第293章
回去以后,谢辞也将全力以赴。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没了外寇威胁,内又有冯坤收拢中央权柄稍振国纲,这大魏朝的国祚大概能延长个十来二十年,或许二三十年也不定。
就算届时战火在中原大地点燃,那也与外寇无关了。
也和他们这一代人无关了。
王朝末年的展望,谢辞当然会有,但他觉得这样挺好的,他对付北戎的同时,也会用心经营朔方积蓄实力,他冲顾莞笑着说:“将来那就交给我儿子了!”
他双目映着晚霞晶亮,他和她的儿子,想想就甜蜜。
顾莞翻了白眼:“你哪来的儿子?女儿不行吗?谁说你一定生儿子的,万一都是女儿呢?”
她也挺喜欢自己的幼崽的,不过最多生俩,多了不干。
谢辞想了想,还真有这个可能,他认真思索了一阵:“女儿也成,不过太辛苦了。”
本朝有长平公主做先例,还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的,女帅领军,只不过,这真的太辛苦的,单一个月事,真正打起仗来的时候,十天半月不下马背不换衣裳都是常事儿。
谢辞年少不知人间疾苦的时候追捧过琵琶女,虽不是那种心怀龃龉的追捧,但也大概听说过只言片语,知道月事是怎么一回事,更甭提和顾莞一起之后,遇上过一次她肚子疼了。
要是月事时遇上鏖战,那真是连月事带都没法换的,太辛苦太辛苦了吗,他是真的不愿意的。
如果都是女儿,他希望她们能安享一世安宁富足。
谢辞认真想了一阵:“看她,如果不愿意,另外挑继承人就是了。”
反正谢家又不是没有男孩,他肯定能保证女儿们一辈子平安喜乐的。
谢辞一脸的忧虑郑重,甚至连怎么挑选女婿都已经顺势脑补了一下,配合他那张年轻的面庞老父亲表情,怎么看怎么可乐,顾莞怎么扑哧一声,哈哈笑了起来了。
谢辞也笑了起来。
笑声迎着风,被吹了开去。
“荀逍和文萱呢?”
“今早就出发啦,二嫂带着呢。”
顾莞抽出马鞍上的水囊,拔开塞子仰头喝了一口,“嗯?你说,是冯坤胜还是老皇帝胜呢?”
她这个角度望的正是中都方向,不过已经望不到中都城的城墙的,瓦蓝的天空颜色变深,晚霞洒遍了残雪和褐黄及视线尽头常青树木的山巅。
顾莞把水囊递给他,谢辞也仰头喝了口:“如无意外,应是冯坤。”
但不好说,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能确定鹿死谁手。
不过到了今时今日,谢辞也已经不甚在意这个了,哪怕是老皇帝,今时今日想动他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大不了,就提前一二十年罢了。”
也不用交给他儿子了。
谢辞尽力而为,问心无愧。
想起老皇帝那个高居睥睨臣不死视为不忠人命草芥的嘴脸,他厌恶地撇了撇唇角。
如果是老皇帝,他几乎可以肯定地说,这最后的一点明光是没有的,能支撑过二三十年是极限了,并且提前的可能性还非常大。
“见步走步,咱们总不能再吃以前的大亏的。”
到了此时此刻,抽身出来,谢辞已经能很冷静地看待冯坤和老皇帝。
如果能让他选,他选冯坤。
冯坤这人无所不用其极不假,但不得不说,他还是有那么一点底线在的。他对谢信衷等人的坚守持嗤笑冷嘲,但冷眼旁观,最后一刻没动手推波助澜过,哪怕谢信衷从前算是他的政敌之一。
冯坤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他也看得明明白白这个国朝和天下又究竟是怎么一个样子。
谢辞忍不住叹了口气,没想到转了一圈,还只有一个冯坤是唯一最适合和他里外合作的。
其他人,想想都全部拍飞了。
如果不是冯坤胜,哪怕两败俱伤,他先前构想的蓝图都没有实现的可能。
他有些感慨:“如果这是太平年岁,冯坤怕也是个贤臣吧。”
他父亲冯良玉是个好官,再教也教不出太差的。
顾莞默了一下,她想的却是谢家,如果太平年岁,谢辞也该是一个恣意飞扬的小将军吧,好像谢大哥谢二哥一样,走过他们的青葱岁月,然后按部就班成长为一个中流砥柱般的好将帅。
他未必青史留名,未必独领一方,当将军的肯定有血有泪,但背后家人是他坚实的倚靠,他大体来说,还是会很幸福很快乐。
她能看见谢辞放置在大腿上的一只手,手背上面鞭痕旧疤还有些明显,她赶紧引开话题:“嗨,谢辞啊,那你说,冯坤如果胜了的话,他会捧个小皇子上位呢还是四皇子?”
其实按照真实利益,最好的掌握操纵的,当然是小皇子了。除去那些早夭的,四皇子下面,还有三个皇子,一个九岁,一个六岁一个五岁。
当然是四五岁的才更利于日后操纵了。
战马四蹄翻飞,驮着两人往西北方向而去,远远已经望见营区炊烟了,谢辞想了想:“不知道,不好说。”
……
夕阳终究没入了地平线,大地笼罩进一片夜的黑暗之中,日出之前,谁也看不破这一片暗色朦胧尽头的究竟是如何告终。
有可能是晨曦喷薄一如期待,也有可能是不尽如人意的大雪和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