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摆开阵势,也不是不能奋力一战。
淅沥雨声,气氛沉沉,一触即发。
可陈璜话音刚落,谢辞突然举手制止:“不必!”
谢辞心念电转:“你看,那些胡民瘦得不正常。”
他视力极佳,很快就看清晰了汹汹冲锋在最前方的胡民,他们挟孤注一掷为族人谋一条生路的愤慨的杀意,但这些归夷州最精壮的汉子,却一水的瘦骨嶙峋。
两年的挨饥抵饿让这些汉子消瘦得厉害,却未曾掏空他们的身体和战力,胡裔承袭祖上彪悍遗风,极凶悍好斗,只要肯拼命必是一股强大战力,北戎这个精心选择的时机正正好。
谢辞眸光一动,心念急闪,“……放慢马速,我们迎上去。”
谢辞思维敏捷,电光火石他似乎想明白了归夷州叛乱的原因,他定定盯了少倾,做了一个非常大胆决定,兵刃回鞘,他一夹马腹,不退反进,驱马上前。
秦关陈琅等人一懵,急忙打马跟上。
沓沓骑兵缓缓奔来,没有退后到开阔的地方,反而迎了上来。
贺元一愣。
但电光石火,离得远远,他看见一张似曾相识的年轻面庞。
剑眉星目,身姿笔挺,缓缓驱马而来,一刹那之间,那年轻将军的面庞尤其是眉梢眼角,与那个盖世英雄般的严肃将帅重合在一起。
血缘非常奇妙。
而谢信衷是那么地让人铭心刻骨。
如同放弃在沙漠的苦行信徒,突然望见了他们的曾经梵音金顶。
这些都是耿直的汉子,不是已经活不下去了,愤慨又难过,他们不会走上这条路。
但一刹那之间,击中了他们的心。
“将军,是谢将军!谢将军——”
骤然之间,贺元他们刹住脚步,淅淅沥沥的雨,热泪陡然满眶,他们一下子就认出了谢信衷之子,一时之间,手足无措,眼泪哗哗。
秦关卫真等人对视一眼,奔至近前,明显消瘦并有不少差不多皮包骨的人,看得极清晰,他们不禁目露错愕。
……
归夷州的事情最后当场解决了。
本来就是在煎熬,带着拼死之心给女人孩子留下一些生存物资的归夷州男人。
他们叛了之后,女人孩子将会离开归夷州四散遁入深山,实在不行就翻越阴山,跋涉回到草原生存。
哪怕这个过程恐怕十不存一。
但他们真的没有办法了,他们快活不下去了,去年冬天归夷州死了好多老人孩子,所有希望都放在春天,可这天还是这样!
他们真的没有法子了!
归夷州的男人铤而走险,但不代表他们不难过不煎熬,这是他们生养了两三代人地方了,是他们的家乡了,但凡有一丝可能,他们也不会走这条路。
可以说,谢辞的出现,一下子击溃他们内线某一点,霎时泪如雨下,跪在地上痛哭失声。
谢辞额面染血,目光凌厉,他一下子就发现了贺元他们之中北戎人,后者面色大变,立即掉头往大河方向而去。
“刷”一声细刀出鞘,谢辞闪电般击杀了那两个北戎人。
贺元他们看见,愣了一下,却怔怔坐在地上,片刻贺元一骨碌翻身爬起,抄起长刀带人掉头回去,把剩下的那几个北戎人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按住干掉了。
这是为防他们泄露谢辞的身份秘密。
贺元紧紧握着刀,握拳的手紧了又松,松了又紧,他不知怎么解释,他们不是想反叛的,真的不是,但想起族人,又……
这波补刀印证了谢辞猜想,大家对视一眼,松了松一直紧握兵刃和马缰的手。
谢辞翻身下马,将贺元扶起:“你们为什么会这样?”
贺元痛哭失声:“我们也不想的!可是这几年年景不好,我们已经有两年颗粒无收了!自从谢帅去世之后,州里再也没给我们发过一次赈灾粮食,山里的猎物越来越少,我们族里的人连一天一顿都维持不下去了!……”
归夷州羌氐栗特混居,还有胡汉和各族混血,其实从前摩擦也是有的,谢信衷让他们消除隔阂良性竞争,但这两年却艰苦的生活让他们真正结合成一体。
谢辞一下子握紧双拳,愤慨直冲天灵盖。
从前的朔方大都护是赵恒,那个和秦显一样是谢信衷左臂右膀的赵恒。谢信衷去世之后,赵恒愤慨不已,不顾一切要为谢家翻案,最后……追随谢信衷去了。
赵恒下马后,朔方被一分为二,一半的归卑二州都护为郑守芳的心腹汪权,另一半的宁朔州总督司昕则是卢信义的妻弟。
从此,归夷州就再也没有到手过一点赈灾粮。归夷州前后几次去人往州府讨要赈灾粮,每次都被打伤而归,最后一次打死了人,贺元才绝了讨赈灾粮的心,铤而走险。
“谢帅,谢帅啊——”
贺元一个四十几岁的大男人,跪在地上痛哭流涕,他愧而无颜面面对谢辞,却又悲怆难忍,归夷州真实在太难太难了。
一时之间,连陈琅都沉默了,这个桃花眼青年低头默不作声,用力眨眨眼睛,艹!他就说他不想参军了。
秦关沉思片刻,最后一咬牙,低声和谢辞说:“灵州仓廪还有存粮,可供归夷州这边渡过难关。”
“好!”
谢辞深吸一口气,他一个箭步扶起贺元:“秦关立即遣人回灵州安排运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