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王相很操心
宗文帝一早收到张公公来报,说有了进展,可是他支支吾吾半天,也不敢张着个嘴。
最后宗文帝瞪了眼睛,张公公才把审讯结果给了宗文帝看。
宗文帝也是大吃了一惊。
“皇后?”
宗文帝不敢相信,这事儿竟然牵扯到皇后。她统领后宫这么多年,能平衡后宫实属不易,若没有皇后的治理,这后宫又怎能一直这么安稳太平。
宗文帝与皇后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她的为人宗文帝一直很清楚。
所以张公公说完,他都心虚的看了一眼旁边皇后。皇后听完审讯结果,自己也吓了一跳。
自己在宫里好好的,竟有人泼了这么一盆脏水。真是人在屋中坐,祸从天上来!
“皇上妾冤枉啊,我真的没有差人做过这等龌龊之事!下毒害人妾不屑,更何况被毒之人是与我相知又要好的宜妃妹妹!
这定是有人想从中作梗,想离间我们姐妹之情。
还望皇上继续严查,还臣妾一个公道!还宜妃妹妹一个真相!”
宗文帝,看了看皇后,平静的长出一口气。
“你起来吧!这事儿朕会查清楚的,还皇后一个清白。把你被牵扯进来,也是朕万万没有想到的。你暂且待在寝宫,哪都别去!”
皇后心中庆幸,幸好宗文帝没有头脑发热的立刻处置了她。这说明,宗文帝也是不相信这个调查结果的。
“这件事情等退朝回来再议,巴国那边探子可有来报?”
张公公弯着腰,从袖口里掏出一个小竹筒递给宗文帝。
“回皇上,来信儿了,后半夜到的。”
宗文帝打开火漆竹筒,展开字条。看了看内容,冷哼一声。
“别说迪坤这小子有点他父王的狠劲儿,他的叔叔穆靖王已经被抓了。
看来阿依娜和赵青宇好日子也没几天了,迟早都会落入他的掌心!”
字条被扔到炭火盆子里,瞬间燃烧殆尽。
李岚烨看了看时辰,该上朝了。他整了一下衣服,抬眼瞧见李岚华正往他这边走。
李岚华找他还能有什么事儿,肯定是为了宜妃。躲是躲不掉的,李岚烨把他拉到一边。
“马上上朝了,宜妃娘娘的事儿下了朝我跟你讲!”
李岚华点头,他也整了整衣冠准备上朝。
朝堂上,各州县奏报,因天气寒冷,有些地区因为大雪冻死了不少人,还有的冻死了赖以为生的牛羊马等家畜。
还有的地区因为干旱收成不好,百姓们忍饥挨饿的。修堤坝,建粮仓都是迫在眉睫的民生大事。
宗文帝看着一厚摞的奏折,胸中郁结,他长呼了口气。
“我大天朝刚结束了一场战事,没想到又迎来了天灾。这民以食为生,吃不饱、穿不暖,我天朝怎能稳固?
各个州县的大老爷呀!你们都干什么吃的,朕就想知道,为什么现在饿死人了才来报!
户部,是不是死的人多了,瞒不住了啊?你们啊,一个个的干嘛吃的!来统计各地人口数量,每三个月给我上报一次,不得有误!
还有传朕旨意,受灾府县立刻开仓放粮,再不够,附近府县借调。开国库,补上后续缺口。
等春暖花开,各地修建水库,存水以备自用。若年底在有人来报,因干旱和缺粮食而饿死老百姓的,各府县大人们,提头来见!
你们听好了,朕的俸禄只发给有用的人,听懂了吗!”
宗文帝黑着脸,贪腐案撤掉了一批官员后,随之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接二连三。
以前哪里有什么饿死的百姓,哪里有冻死的猪马牛羊!可见之前他们隐瞒了多少,粉饰的有多好!
宗文帝查贪腐,发灾粮,清匪患、肃边境,这几波操作下来民心尽收。
当然他也知道,作为一个帝王想坐稳这天下,就要学会制衡。后宫平衡,朝堂平衡,百姓平衡。
宗文帝缓了缓自己情绪,语调平和许多。
“江山李氏要守好,责任也要扛起来呀!百姓处于水深火热,朕很心痛。从今日起,宫里一切开销用度拿出三成用于赈灾!”
宗文帝站起身,走到百官中间。
“众爱卿,朕这么做可能只解决眼下,少部分银子的问题,众爱卿可有什么办法吗?”
王相向前一步,深施一礼。
“皇上爱民如子,实在是君王之表率,老夫也愿意效仿皇上,拿出一半的俸禄出来,帮百姓度过难关。”
又有不少大臣附议,也要学习王相为百姓百解难。当然也有不少人心里反对,职位低俸禄少,拿出一半后自己就要喝西北风的。
正在有人犯难之时,宗文帝开心的笑了笑。
“王相真是走心了,您这表率,朕心意领了,这样吧!五成属实多了一些,出两成,俸禄的两成拿来给百姓聊表心意,大家看如何呀?”
大臣们这脸跟变色龙似的,一会儿青,一会儿红。这才多一会儿功夫,就演绎了水火两重天的极致神情。
“两成”众人听到脸色终于好了很多,这好赖还能接受,直接五层还是很要命的!
很多人点头同意,宗文帝看目的达到了,便下了旨意。
“九品以上官员,拿出两成俸禄作为救灾善款分发给百姓。若无异议就这么办吧!另外,从国库在调一批银子,以用于赈灾!”
所有大臣们哪里敢反对,前阵子的贪墨案刚砍完一波脑袋瓜子,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反对啊!
四面八方的附和声不断传来,都是表示同意此举的。
宗文帝心里明白,剩下的人虽然听话,但是论治理方面,和那些被砍了头的老狐狸精们对比还是有差距的。
想到这里,宗文帝指着堂下的王相。
“王相,你辅佐朕二十多年,有些事呀,还得多替朕操操心那!治国治家,平天下,多给朕找找人。”
王相赶紧低头认错,态度虔诚。
“皇上教训的是,接下来老夫定会物色好的人才给皇上,给老夫几个月时间,一定不让皇上失望。”
宗文帝就像个老小孩子一样脾气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宗文帝一听,这几个月时间就能把人给我补齐了,没开玩笑吧!
科举考试三年一次,你这几个月就能抓到人才,宗文帝心里呵呵笑。
“既然王相心意已决,那便依了你。三个月后,朕要看到你选的人才名单,如果这些人没有通过朕的考验,那王相就准备回家种地吧!”
王相立刻接旨,这个事儿他可得仔细着看。
“老臣,接旨谢恩!”
王相毕恭毕敬叩头。
宗文帝刚要散朝,太子李岚祯站了出来。
“父皇英明,儿臣有奏。”
“哦,太子有什么事要奏?”
“儿臣愿意把之前父皇赏赐的金银都拿出来,作为善款分发给百姓,以表儿臣之诚心!”
宗文帝没想到李岚祯竟然这么舍得自己的家底,要把银子都拿来分了。
他平时吃穿用度可不是能将就的,宗文帝看李岚祯似乎认真的,他思量了一下。
“太子这么想,朕深感欣慰,能把百姓放在重要位置,就是好君王的特质。很荣幸,朕的祯儿有!”
李岚祯微微笑了一下。
“父皇,儿臣其实还有一个请求!”
宗文帝开心,也想听听他的诉求。
“儿臣想亲自把银钱送到百姓手里,父皇也知道,之前贪腐案就有过抽丝剥茧之先例。
州县层层扒皮,最后所剩无几,儿臣想亲自督导此事,将之前犯下的错将功抵过,还望父皇成全!”
宗文帝沉默了片刻,最后眼神温柔了下来。
“好!既然太子想这么做那便去,你早些处理早些上手,父皇也能躲躲清闲。”
李岚祯听宗文帝应了此事,心中喜悦。
李岚烨李岚华互相看了一眼,确认了一下眼神,直觉告诉他们,李岚祯搞这出不会像表面这么简单的。
他察觉到李岚祯眼神里透露出一丝丝的得意。
退了朝,宗文帝去了御书房批阅奏折。他边看折子,边和王相聊天。
“王相能助朕从百官身上挤出两层银子解决百姓受灾问题且没有怨言,这招也亏你想的出!”
王相呵呵笑。
“没有皇上的抛砖引玉,这个办法老臣也想不出来呀!老臣佩服皇上,能让大臣们服服帖帖掏出这两层银子还感觉像捡了便宜一样!”
王相在朝这么久,摸宗文帝的心也算摸得明白,他深知要在适当的时候给天子抗梯子,既能让他往上爬,又能让他往后退。
宗文帝看了眼王相,不禁笑了,这个老狐狸还真是这么多年也就他还算本分。没在他背后捅刀子,还知道帮自己搭把手分分忧!
“最近,华儿和媛媛经常去宜妃那里看望,看样子他们相处还不错啊!”
王相呵呵笑。
“下人报,他们确实相处融洽,老夫的心病总算是去了!”
宗文帝,换了一个折子,看了看,拿起朱笔划了几下,放到一边。
“起初我也是担心的,华儿这孩子性子有些直,有时候一条路走到黑。不过,他始终是个男人,又有哪个男人过的了美人关呢!
媛媛长得明艳动人,华儿不动心才是奇怪!
我们的安排,就是给他们搭了个桥,这小两口尝到这男女情爱的滋味后就算绑在一起了!”
“皇上说的是!如今他们能出双入对,老臣就等着抱外孙了!”
宗文帝,停下手。抬头看向王相,眼里光可是一点没挡住。
“烨儿和华儿同时成婚,他们俩谁先为朕生下孙儿,朕就重重的赏!王爱卿,你可要让媛媛加加劲儿,朕很看好她!”
王相当然知道,对皇子来说,谁先生下孩子,生的男孩还是女孩真关系到其地位。
宗文帝虽说皇子公主都不少,却要按照祖制按年龄大小排位。
生的越早分的越多,越往后赏赐越少。王相当然希望李岚华和王媛媛能如愿早些生个男孩儿出来。
“皇上的期望,老臣尽量传达!”
两人正聊起劲儿,外面有人来报。进来的是个小公公。
“启禀皇上,宜妃娘娘那边毒症发作,人正在闹呢,已经去请了太医院的大夫过去瞧!”
宗文帝头疼,朝上的事儿还好说,王相和众大臣都能一起想对策,这后宫的事儿他们想帮也帮不了。烦躁!
“好了,你下去吧!”
王相见宗文帝面露难色,也替宜妃犯愁,岚华和媛媛这么关键的时候,宜妃娘娘可不能出什么意外。
现在他能做什么呢,随即也陷入了沉思。宗文帝本来想自己处理掉这事儿也就罢了,没想到意外的让王相也知道了。知道就知道吧,反正也瞒不住的!
“唉!本来这事儿属于后宫的事儿,不该你听到,这不关系到岚华么,你知道了也好。宜妃前些日子突然中了一种奇怪的毒,这种毒就像一种瘾症,御医说很难根除。
这件事儿之所以没有大张旗鼓的调查,是有人想栽赃皇后。
你和朕都是太傅的学生,都知道太傅什么人,皇后什么人,她统理后宫这么多年朕没操过心。
有人故意编排皇后,朕心里不畅,这件事朕压着没查,不是不想给宜妃一个交代,是宜妃不让。
朕的这两个妃子都是朕信赖的女人,只是这个策划谋害两人的人太过恶毒。
朕准备暗中调查,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
“竟有此事!”
王相被宗文帝讲述差点惊掉下巴,按这么讲,这是有人想挑拨宜妃和皇后,那岚烨和岚华岂不是要受到波及。
“皇上英明,这事儿牵扯两位娘娘还牵扯两位皇子。两位皇子如同皇上的左膀右臂,他们若是不睦,可就麻烦大了!”
宗文帝点头。
“是啊!可是挑拨之人不找出来,又没法给宜妃一个交代,岚华也会记恨朕这个父皇一辈子!王相,朕讲给你听,也是希望你能帮朕想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王相这下也犯了难,这他可怎么办?
“这……老臣没处理过这种事儿,皇上还是放过老臣吧!”
“诶!王相,你又不是外人,块想想,就当朕是有求于你!”
王相为难的都快成问号了。
“不敢当,不敢当!老臣愚钝,真不知道怎么处理家务,给老臣点时间慢慢想想!”
从御书房出来,王相一直在琢磨这事情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