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六零娇宠:带着空间躺赢了 > 第185章 学校落成和考试

第185章 学校落成和考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郑志辉的二儿子取名叫郑立诚,是郑老爷子打电话定下的。

    郑家不打算请保姆,也就麻烦唐文雅白天的时候帮着照顾照顾家里,等出了月子啊,钱玉芬自己也忙活得过来。

    麦收过后,农场请了红星公社的建设队伍帮着开始建设学校了。

    学校要在九月份开学,工期自然是紧张的。

    按照工头的意思,天气好的话一个半月就能建好。

    但是大家都知道,雨季快来了。

    只能是从农场里招上一批壮年,想办法赶紧把学校落成才行。

    场里的劳动力不少,壮年劳动力是有的。

    因此招了二十几个职工,跟着建设队伍一起如火如荼的展开了学校建设的工作。

    因着名义上属于“借调”,这些个场里报名的壮年是有补贴的,就在原有工资的基础上给多发了半个月的工资以及二十个鸡蛋。

    为了慰劳他们,农场也很用心。

    每天的消暑茶不停,隔三差五的煮鸡蛋和一些有油水的菜式,也不算压榨劳动力了。

    顾北渊跟郑志辉最近的工作很忙,除了盯着学校建设之外,还得去附近的公社宣传小学的事情。

    几个公社也都愿意配合,远一点的生产大队给学生上下学安排了牛车接送,近一点的三五成群结伴回家就行。

    只是招生的情况不太理想,大部分都家庭大多只愿意让男孩子读书识字,因为学费也不贵,大都负担得起;但是说道让家里的女娃子去上学读书,那就难劝了。

    一些相对开明的家庭是不反对让孩子去上个小学的,反而很支持。对于一些思想保守的家庭,劝女娃子读书仿佛是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大事似的。

    场里的资源以及大家的时间都有限,是做不到上门挨家挨户去劝说的,只能在公社大会上多做宣传和思想工作了。

    “几位书记,大队长啊,我也说句实在话,我本来就是做妇联的工作的,知道这个年纪的女娃子在家里也算得上是不可或缺的劳动力了,但是我们目光要放长远。”

    “就从招工来说吧,哪个地方招工不是会读书识字的优先是吧,哪怕将来队上的女娃子要说人家了,这有点文化傍身也是很好相看的吧。”

    杨主任作为妇联的工作人员,跟乡下百姓接触更多,自然知道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问题,不就是女娃子出去读书了家里一些活计没人做嘛。

    能说动这些保守人家的地方也就是相看人家这一块上了,懂点文化的相看人家指不定能多要点彩礼呢。

    就这样的几天宣传下来,不少人家还是动了心思的。几个生产大队的适龄儿童不少,但是桦甸小学今年只招收一年级,不论年龄大小,只要没读过书的就先打/巩固基础。

    至于有文化底子的,都推到二年级去,统计下来也有两个班级。

    算下来,每个班二十到三十个学生,今年的一年级能招收四五个班级呢。

    不是每个班不多放人,而是这些学生第一次上学,难免不好管教,小班级管理能减轻不少压力。

    相较于几人面红耳赤的宣传着学校教育的好处,知青院这边也紧锣密鼓的准备着。

    等学校落成了,考试的事情也就提上日程了。

    白天去地里忙活,完成任务后就早些下工回知青院复习,能多复习一点是一点。

    农场的会议里说了,招生考试分两部分,笔试和试讲。

    笔试要考两科,除了各自的报考科目外,还有一张综合试卷。

    这份综合试卷的意思还是林书语提出来的,是综合了基础的语文,算数,历史,思想文化的一份试卷。

    就这样,林书语被诱拐着成了此次教师考核的考官之一,真是

    既然这样,林书语本着助人为乐的原则,在顾北渊办公室开始了为期几天的正经工作生活。

    林书语帮着把考试规则写出来。

    考试时间定在了8月8号,8月9号两天,8号是笔试,9号是试讲。

    三门考试的分数满分都是100分,考试总分按照4:3:3的成绩比例记分,分数从高到低录取;其中第一门也就是报考科目的成绩不得低于70分,否则不予以录取。

    报考科目的试卷是请市里小学帮忙出题,在考试前几天会派人去市里取;综合试卷的试题就由林书语出题,只要是好好学习了初高中文化,基本上能拿80分。

    至于试讲那就是抽取题目试讲了,这主要考验老师们的临场发挥能力和教学水平。

    规则一出,知青院沸腾了,这样的招收规则还是第一次见,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是完全来得及复习和准备的。

    对于大家反应的试讲问题,林书语只得亲自上阵,把报考的人员请到会议室来,以身作则的给大家试讲了几节课,顺便把一些注意点给大家说出来。

    知青们本来还不怎么服气这个“空降”来的考官,可在几次接触下来就很是佩服了。

    不仅是京都大学外语学院的佼佼者,写的文章被大领导点名表扬过,出版了好些连环画,翻译的书籍还不少,真真算得上是整个农场里的文化水平天花板的人物了。

    “小景~叫姐姐~姐、姐~” 一听就知道,几个女知青又在逗双胞胎了。

    为了帮助和指导这些知青们复习,农场大方的把一楼的大会议室借给了知青队伍用来举办每三天一次的疑难解答活动。

    “书语姐,我还是不太放得开,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教教我啊?” 一个女知青凑过来,上前求助。

    林书语看着面前腼腆的女孩子,大方的把人拉到讲台上。

    “来,站在台上,看着台下。” 这个女知青高中毕业了,文科很是不错,各方面都很优秀,就是说话声音小了点,这点缺点没什么的,锻炼几次就好了。

    “大家安静一下,我们今天来点不一样的。” 林书语拍手,示意大家安静。

    “这半天的时间呢,你们每个人至少上台试讲一次,两个一组,一左一右自己讲自己的,要求是不能被对方带偏。”

    “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你们的排序还在我这里呢,我到时候随机抽啊!” 林书语扬了扬自己手中的小盒子,那里面是这十几个知青的“编号”。

    “临近考试了,该让他们放松一点了”,林书语心想着。

    这一下午,这间会议室里传出了不小的笑声,有语文老师讲着讲着开始算数的,有体育老师讲着讲着开始唱起歌的,闹出了不少笑话。

    学校实在7月底落成的,就是桌椅板凳什么的还没到,其他设施什么都差不多到了。市里来验收的人验收完很直接的给了工钱。

    八一过后,学校的校长和行政主任背着行囊拖家带口的来了,看得出是有在农场扎根的意思了。

    校长姓邹,是本地的大姓,看着有四十多岁了,带着妻子来的,他之前是市里小学的资深教师,很受爱戴。

    行政主任跟他是同事,姓张,也是带着自己妻子来的。

    两家选了挨着的两套房子交了房租就入住了。

    基于学校的基础设施还没完善,考试就只能在一楼的大会议室进行了。

    笔试的监考老师是秦主任和杨主任两人以及新到的行政主任,实际上就是临时工罢了。

    笔试考试只需要大家按照各科排开坐着,发卷的监考老师自然能分清楚试卷该怎么发。

    第二天的试讲林书语作为考官之一也到场了,看着台上凭空讲解的知青们不得不说“成长进步很大!”

    就连严肃的邹校长,看见这批知青的水平也很是高兴,悬着的心放下不少。

    他是属于临时被选中的,想着一些初出茅庐的知青们也就笔杆子能比划比划,这上课跟写写画画还是差很多的,都做好了吃大苦的准备了,没想到他们给了自己这么大的惊喜。

    阅卷是邹校长和林书语两人一起的,知道林书语的能力和作为后,还想方设法的挖墙脚呢,都被林书语拒绝下来了。

    她不适合做这种“安分”的工作~

    考完试的第三天,也就是8月11日这天,成绩下来了。

    选上的八个知青自然是高高兴兴的,至于没选上的也不气馁,争取再有其他活动再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