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六零娇宠:带着空间躺赢了 > 第172章 临近年关

第172章 临近年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雪下得越发厚了,顾家铲雪的频率也增加到了一天三次。

    白天是林书语来,夜间就让顾北渊忙活。

    “这袋寄大院的,这袋寄去机械厂的,这袋寄去南边的,你看清楚了,可别弄错咯!”林书语帮顾北渊上着行李,边告诉男人寄东西该怎么寄来着。

    “行,我知道了,你快回去吧。”顾北渊顶着风雪,记下了几个包裹的区别。

    “水壶带了吗?”

    “带了!”

    “钱票呢?”

    “也带了!”

    “信呢?”

    “都在车上了,我办事你还不放心?”顾北渊低下头脸对脸地蹭了蹭小妻子,说道。

    林书语扭捏地抱住男人,心里不舍。

    “好了,后天就回来了,别担心,照顾好自己知道不?”男人唠叨着叮嘱了几句。

    “知道了,你怎么跟管家婆一样!”林书语把头埋在男人怀里,撒娇道。

    “去吧,路上开车小心!” 挥手送别男人。

    农场收到通知,明天要去市里开大会,郑志辉和顾北渊两人必须出席,这才有了顾家急急忙忙的送别场景。

    郑家这边,钱玉芬大着肚子,也帮自家男人打包好了包袱。

    郑志辉给自家弟弟交代了不少事情,这才赶着出门。

    郑志东也不是那么不着调的,夜间烧炕,白天扫雪啥也没落下。

    顾北渊是昨天下午收到的电话,接了电话就已经跟郑志辉商量好去的事情了。

    晚饭后,林书语连夜打包了几个大包袱,外带几封家书,想着顺道寄出去了。

    给去往南边的郭家寄了好些个松子榛子栗子的,上次来信说口味好,喜欢吃;林书语自然不是小气的人,也就回了厚厚的礼。

    给京都的就比较固定了,每家几只风干的鱼和鸡,十斤面粉,再有些坚果和菌干菜干什么的。

    今年不回京都过年,老爷子还写信来念叨了几次呢,林书语想着明年可以回去过个节什么的。

    送走了顾北渊,林书语揣着手回了卧室,两个孩子已经被抱到主卧去了。

    想着今晚上得自己起来烧炕扫雪了,有些些惆怅。

    好在这些事情都没什么难度,林书语起夜的时候给自己裹得厚厚的,每天都给自己灌大碗姜汤,自然也就不存在受寒什么的了。

    去开会的两人顶着风雪出发,又迎着风雪归来,带回来了些不算好也不算坏的消息。

    第一天开会,市里召开了“由gong农兵给知识分子以再教育”的会议主题,说明了来年开春后即将有大批城市知识分子下乡的情况,要求各个公社及时建设知青院。

    现在城市里没大学可以上,又没有那么多的工作岗位,城市人口过剩,大批知识分子无所事事,因此上面才有了这样的决定。

    第二天大部分公社的代表都回去了,留下的十几位同志参与了g委会组织的“重要指示”会议,会上说明与苏l国家的关系恶化中,要求严查各部分人员。

    回程的时候,顾、郑二人在车上就这两个会议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有共同的认可,也有不同的分歧点。

    先是共同吐槽每次开大会都选在寒冬腊月的季节,大家都顶着风雪出门,很是累人的好吧。

    再有就是共同的认可,自然是年轻人没大学可上,大批知识分子高中毕业就去就业,或者下乡劳动,国家没什么人才做创新了,委实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行为。

    分歧自然是在关于国际关系的探讨上。

    毕竟西南边陲还在打仗呢,北边又有了动乱,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实在是

    两人的谈话自然都留在了车上,这些事情发表过各自的看法后就该被抛诸脑后,不然容易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不小的灾祸。

    “看样子开春又得扩建知青院了。”两人转移了话题到其他方面。

    “是,现在农场已经三十多个知青了,再来几批,知青人口可就是咱们农场的最主要人口了。”顾北渊点到。

    “关于知青的公分和带队问题得专门管理才行,提拔还是招人?”郑志辉问道。

    “提一个招一个吧,知青还是年轻了些。”顾北渊深深吸了口烟,突出烟雾,说道。

    “也行,明年啊,是有的忙了!” 郑志辉抽完最后一口,把烟头丢出窗外,看着沿路的积雪说道。

    “算起来,东子开春回趟京都,嫂子明年农忙的时候生,你是有得忙了!”顾北渊脑子转了几圈,吐槽道。

    “招人!你的保卫科都有人了,咱们那么大个农场没有财务实在不像话!”郑志辉咳嗽了几声,捏着拳头说道。

    “等明天开会定吧!”盘算了下农场的余钱,顾北渊大概心里有数了。

    “行!开快点,回去整好赶上晚饭。”郑志辉看了眼手表,说道。

    下午五点过,两人就回到了农场,路上花了近四个小时,实在是路况差,不敢开太快。

    隔天,农场的几个主任都出现在了办公室,没办法,得开会嘛。

    “这几天我和场长去市里开会,有几个事跟大家说一下。”

    “第一,场里开春肯定会来一批知青,人数不定。基于农场知青人数比较多,场里决定知要扩建知青院,还得搞个知青办,单独管理知青队伍。”

    “第二,招人的事情,招财务副主任,采购主任,知青办主任各一位。”

    “第三”

    “开春了先把学校的事情往后推,把知青院先搞起来,就在原来的知青院那一块,照着旧的再建上一排。” 后勤的周主任说道,这也是最好的办法了。

    “行!就这么办吧,大家都散了吧,回家路上都注意点,过两天杀了年猪也该休息了。”郑志辉总结着说道。

    “杀年猪的事就给保卫科负责吧,别的也没那个能力。”顾北渊揉了揉眉头,说道。

    “行,那就定在10天后吧,腊月初八也算个好日子。” 刘伟说道,他已经顺利升任保卫科副主任了。

    一连几天,场里都闲着,毕竟那么大的雪,想干什么也不能够。

    直到腊八那天杀年猪,林书语也如愿以偿的吃上了卤猪蹄,当然,顾北渊的下酒菜卤猪耳也没落下。

    腊月初十这天是双胞胎的生日,林书语给两个孩子煮了细细的长寿面,喂两个孩子吃了些,又拿出了亲戚们准备的周岁礼给两个孩子一一展示过,由此,两个孩子的成长手册又添上了不少照片。

    腊月十六那天场里破冰捞鱼,一时间场里猫冬的人都赶着往前凑热闹呢。

    林书语也不免俗,跟着顾北渊早早的就去抢占有利地势,可算是见到了所谓的“破冰捞鱼”大场面了。

    今年是场里第二次组织捞鱼,收获自然没有第一次多。

    大部分都是鲫鱼和鳜鱼,也有少量的鲂鱼、白鱼。

    分到顾家也就只有两三条,加起来不到八斤重。小条的鲫鱼当天就被炖豆腐煮了,剩下几条剖了冰冻起来,这么冷的天,露天就是现成的大冰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