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六十年代随军日常 > 第 150章 了解

第 150章 了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林晓慧听着这介绍,挫败的说“你俩也是这样介绍咱家情况的”。

    “介绍是母亲家庭妇女,父亲是军人,家里兄妹八人,我排行老二”孟季洲说“其实这些从填的表格上都能看到”。

    林晓慧看了孟季渝一眼,孟季渝立马说“我说的基本上是一样的,本来她妈听家里兄妹多不太愿意,后来她嫂子问下面的弟妹都是什么文化程度,我如实回答,后来不知怎么就同意了”。

    “那也用不着这么急着办婚事啊!”林晓慧说。

    孟季洲笑着说“妈,我倒觉得这样挺好的,你不累”。

    “结婚是件大事,这也太草率了”林晓慧说。

    孟斌插言道“算了,孩子们都愿意就由他们吧”!

    林晓慧起身去看俩小孩子,见孟季淞正哄他俩睡觉呢?

    “洗澡了吗”林晓慧小声问。

    “洗白白”平平一骨碌爬起来说。

    抱着去给他俩洗完澡,又喝了奶粉这才睡着。

    他们回来时,林晓慧拿着本《金剑雕翎》看的津津有味。

    “妈,你还看武打小说”孟季湘问。

    “不能看吗?”林晓慧说“这本书很好看”。

    方书瑶回屋看孩子已经睡了,过来说“妈,你早点休息吧”!

    林晓慧站起来说别忘了关大门,就回卧室。

    孟斌在床上看着报纸说“你是要拜访季洲的岳家”。

    “这婚结的急匆匆的,这么不踏实”林晓慧说“还俩人同一天举行的婚礼,真是巧他爹碰上巧她娘,巧上加巧了”。

    “那你想怎么问”孟斌说“人都已经进家门了”。

    “我就是觉得不符合常理,咱们季涵要是有喜欢的人上门,孟斌你舍得她这么匆忙的出嫁吗?”林晓慧问。

    “当然不能就这么匆忙的嫁出去”孟斌说“就因为这个觉得不踏实,也可能他们对孩子的重视程度不一样”。

    “切,你直接说重男轻女多省事,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林晓慧说“明天我还是要问清楚”。

    “先休息,明天再慢慢的问吧!”孟斌说。

    早上吃过饭,林晓慧发愁怎么开口问才不伤害对方自尊。

    孟季洲过来说李百玲有话想对她讲。

    李百玲坐在林晓慧对面说“妈,我在原来家里是可有可无的人,大姐是我爸妈的第一个孩子,接着是两个哥哥,后来我一岁时,我妈又生了妹妹。我和季洲同岁,妹妹是老师,准备今年十月一日结婚,所以我要先嫁出去。季洲是我自己挑中的,家中的次子,这个排行刚刚好,既不会像长子一样处处做表率,也不会像小儿子一样娇惯的一事无成”。

    “你是用你原生家庭做对比,这样对我家季洲不公平”林晓慧说“季洲是个开朗活泼、阳光帅气的军人,我想知道你是把他当成了什么”。

    李百玲没说话,孟季洲说“妈,我知道你是担心我,当时我得知百玲同意结婚后我是很高兴的。我性子跳脱她稳重,我急躁她冷静,我俩性格互补,婚礼上的事也是一起商量着办,我觉得挺好的”。

    “我不是难为她,只是婚姻是双向选择,是相互适应相互成就相互理解,婚姻更是一种责任”林晓慧说“在这个家里,每个孩子都是我的心头宝,我不希望你们两个在婚姻中受到伤害”。

    除了屋里的孟季洲和李百玲外,孟季湘他们几个在院里摘菜,都听见了这番谈话。

    方书瑶低声说“我以为只有我惨兮兮的,没想到二弟妹也是如此,怪不得看着冷心冷肺的。不知三弟妹是怎么回事,她看着不像是家里对她不好”。

    “你这说的什么话”孟季湘说“你现在和我是一家人,我对你不好么”!

    方书瑶红着脸说“胡说什么呢?季涵还在这儿”。

    “我没听到”孟季涵起身说着向屋里走去“妈,你们说完知心话了没有,说完了让二哥出来干活”。

    孟季洲和李百玲出来,“二哥,你做个铁锅炖吃吧!”孟季涵说。

    “和妈说声咱们去菜市场买排骨”孟季洲笑着答应。

    林晓慧看着这群孩子拿着菜篮子又去菜市场了。

    锁上门,带上存折去银行查货款,分别去了农业和工商两家银行。查完后急急忙忙的回家,孩子们已经回来了,方书瑶、李百玲帮着王丽莹搬物品。

    她回屋给刘成打电话,接通后她问这货款是不是错了,怎么会有这么多钱。

    刘成告诉她货款没错,里面还有肥皂、罐头的钱,酒的价格定不下来,只知道价格是越来越高,钱让她安心收下。

    听刘成这么讲,她放下心来。其实她不知道马江让他们几家的亲戚都参与进来了,从十家变成四十多家做酒、做肥皂,每次交易还是他领着人去,从不假借他人之手。

    放下电话,把存折放好,听见院里传来平平、安安的笑声。

    孟季淞和两个孩子进来,“妈,三嫂上班的医院离咱这儿不远”孟季淞笑着说。

    “那就好”林晓慧说“你休几天假”。

    “休半个月吧!”孟季淞说“队里人手不足”。

    “人手不足你就主动回去”林晓慧说“这可不行,我和你爸还等你孝顺呢”

    “叔孝顺”安安说。

    “叔坏,奶气”平平对安安说。

    “叔坏”安安立即改口。

    “你们两个小坏蛋,四叔白哄你俩玩了”孟季淞过去抓他俩玩。

    搬完东西,几个人过来坐下,看样子像要长谈。

    “妈,让王丽莹和你讲讲她家的一些情况”孟季渝说“具体的我也不知道”。

    王丽莹挠挠头说“我不知从哪儿讲”。

    方书瑶说“从你和季渝怎么认识的讲起”。

    “我认识季渝是去年的事了”王丽莹说“我爸是军人,我妈是地方医院的医生,平时都很忙。哥哥是老大,还有两个姐姐,我是最小的一个。我妈生我时已经三十岁,那时候她和我爸整天忙工作顾不上我,就托付给院里的一位老奶奶照顾。应该是我两岁多的时候,家里人发现我很笨,说话说不清楚,也不认识路,姐姐出去玩就把我锁在家里。后来哥哥推荐上了大学,大姐没考上大学进了纺织厂在工会工作,二姐上的中专,我后来考的护理”。

    “三嫂,按你说的你也不笨”孟季淞说“你都能考上学会笨到哪儿”。

    “后来我妈想让我分配时回金陵,我听从学校的分配到京市”王丽莹说“我家有个规定,父母以后有长子赡养,同样他们的财物也都给长子。至于我们这些女孩子结婚后就不再管娘家的事,同样也得不到娘家的助力,姐妹之间也不再来往,安安分分的在婆家过自己的日子。我和季渝认识是经人介绍的,我妈当时不同意是因为她嫌弃妈你是个家庭妇女,后来我大嫂问你下面的弟妹文化程度,她不相信你妈一个家庭妇女能培养出大学生,总之一句话我们家是个亲情淡薄的家庭”。

    “你家这规矩是封建思想”方书瑶忍不住说道。

    “从我记事起,我爸就讲过,以后想要出人头地就得自己拼,家里只管到我们二十岁”王丽莹说。

    林晓慧听的是瞠目结舌,这奇葩的规矩可不就是封建思想,怎么当时运动中也没割了去。

    “妈,你什么意思”孟季涵问。

    “你妈能有什么意思”林晓慧说出心中所想“这规矩在运动中怎么也没割了去”。

    “三嫂,按照你家这规定,你兄姐以后和你不会来往”孟季淞说“我们家兄妹以后可是要来往的”。

    “都去忙你们的”林晓慧把大孩小孩都赶出屋,长叹一口气。

    中午吃着饭,孟季涵问“妈,我和大嫂后天上班,明天你有事安排吗”?

    “没事,对了你们去拍婚纱照吧!季湘和书瑶也去补拍婚纱照”林晓慧想起来说道。

    “妈,我和季湘孩子都有了,再照婚纱照会让人笑话的”方书瑶说。

    “没人笑话你”林晓慧说“挑家技术好的拍,把孩子带去让他们给你提婚纱”。

    “行,就按妈的意思办”孟季湘说“下午我去转转看哪家照的好”。

    “妈,你不去照相吗?”李百玲问。

    “不去,我要爬长城”林晓慧说“我中午也不回来,你们几个在外面吃饭”。

    晚上在卧室,林晓慧把今天的谈话讲了一遍,她实在是理解不了这离谱的亲家,想出去散散心。

    孟斌问她想去哪儿散心。

    “去长城”林晓慧说“我也去听听孟姜女的哭声,缓解一下我无法言语的悲痛”。

    孟斌叹口气说“带上水,换双球鞋,路上注意安全”。

    第二天一早,她爬起来洗漱完,给孟季湘了四千块钱,自己开着车走了。

    “爸,妈这是”孟季洲问。

    “晚上咱们谈谈”孟斌说“季淞,你腿再踢高一点”。

    林晓慧心里的火烧的她都要爆粗口了,站在城墙垛口向远处喊:啊…啊…啊,喊完了一遍又一遍。

    这该死的老天是给自己出的什么幺蛾子,自己好歹把孩子拉扯大,结束买卖想要躺平时,又给安排了三个在娘家不受待见的媳妇,这是要玩死我吗?

    边走嘴里边咕囔,别的游客见了都以为她神经有毛病。

    来的时候堵着气,不管不顾的闷头朝前走也没觉着累,等返回时卸了劲就觉着腿也沉了。

    开着车回家,孩子们还没回来,拿出衣服洗澡。

    孩子们回来时,林晓慧正在煲汤。

    “妈,你回来了”孟季涵问“爬长城累吗”?

    “还好”林晓慧问“季洲、季渝我和你爸还去拜访亲家吗”?

    “不用”李百玲说“我妈不在乎这些虚礼”。

    “我家也不用”王丽莹说“我们过的好就是报答他们了”。

    “行吧!你们既然不用,我就不去拜访他们了”林晓慧说“后天我回老家看房子,你们自己安排好回部队的时间”。

    安排好家里的事,她又开车回老家。

    回来的正是时候,因为第二天要封一层楼,李师傅特意跟谢叔讲要上供、放鞭炮。

    谢叔问“不是盖起来才放鞭炮吗”?

    “咱们按照习俗办”林晓慧开着车去买烟酒、肉鸡鱼、烧纸、鞭炮。

    第二天十一点半林晓慧在李师傅的指导下上供,祈祷上预制件平稳、顺利。

    预制件全靠人工拉上去,林晓慧站在边上看着,一块一块的拉上去放好。

    噼里啪啦的鞭炮响起,林晓慧看看表十二点正。

    “李师傅,酒席已经备好了,赶紧的先去吃饭”林晓慧笑着说。

    “妈,放鞭炮是什么意思”孟季泠问。

    “去除邪气”林晓慧说“你们也去吃饭吧”!

    孩子们去吃饭,她又去自家的老屋看盖房的进度,估计两天后一层楼也要封了。

    七月底两处房子彻底的竣工,外墙用水泥出光,剩下的就是打门窗、安装大铁门。

    张美兰找上门来问“妗子,门窗找人做了吗”?

    “没有”林晓慧让谢叔领着仨孩子回京市了。

    “能不能让我公公来做”张美兰期期艾艾的问。

    “是他自己做还是和杨卫国一起”林晓慧说“要是他自己可以在这里做,俩人就没必要了”。

    “是我公公自己揽活”张美兰说“那我回去和他说声”。

    “美兰,麻烦你找个做铁门的,来给做两扇大门”林晓慧笑着说。

    “嗳,我这就去通知人来量门”张美兰高兴的走了。

    林晓慧继续用水管饮外墙和室内的水泥地面。

    第二天,杨卫军帮着他爹把木工工具带过来,卸着工具说“杨卫国从厂里辞职去双宇家具厂当副厂长了,家具厂老板分给他一套三居室的楼房,他已经从家里搬走了”。

    “你家老屋他不要了”林晓慧问。

    “不知道”杨卫军说“我爸本来想把老屋也分成两间,跟这儿一样给我和卫强,我妈还是不同意”。

    杨卫强拉着地排车进来“妗子,这木料放哪儿”。

    “屋里”林晓慧指指中间的屋说。

    杨卫军和杨卫强搬木头“妗子,洪涛自己去琼省联系的香蕉”杨卫强说“他说是你早前和他说过”。

    “说过,只是当时他没去,怎么现在又去进香蕉了”林晓慧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