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说媒这一块,我谁都不服 > 第334章 两个年代的爱情故事,白衣飘飘和名牌首饰。

第334章 两个年代的爱情故事,白衣飘飘和名牌首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海底的景色,果真十分秀丽啊!

    潜入进去之后,到了多少米,也不清楚。

    总之,能看到斑驳的水底画面,游过的鱼,摇曳的水草。

    对比海洋馆,是差了点。

    但是,却有另一种风情。

    因为,这里看到的景色,是纯野生的。

    毫无人为加工的意思。

    这才是,最纯粹的原始化美景啊。

    一边喝着茶,一边赏着景,也唠了起来。

    张朝阳询问着,关于苏晨的过往。

    听说是出身在河楠一个小农村里,家里压根没什么钱?

    但也读到了清化,算是少见的‘别人家的孩子’。

    毕业后,却从事了‘说媒’事业。

    脑洞清奇,选择不可思议。

    也引起了外人的猜忌和质疑。

    但是很快,搞得这么风风火火,无人不知。

    加上一直搞的‘恋爱课’。

    算是把华夏婚恋行当,摸得透透的了。

    于是张朝阳追问着,当下男女的婚恋观。

    与他年轻时,八九十年代的婚恋观,有什么区别呢?

    苏晨对这个问题,还是很感兴趣的。

    毕竟,这两个不同的时代,婚恋观的确大相径庭。

    之前,更多是在网上了解到,那个年代的事情。

    而此刻,终于面对面的,见到了一位,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

    苏晨回答说,这两代人婚恋观的差异,主要是经济水平决定的。

    八十年代那会,普遍贫穷羸弱:上层与下层之间,没有多大区别。

    也没什么文化娱乐活动,就是在村里务农干活。

    人与人之间,不怎么靠法律约束,就靠人情世故。

    所以,大多数人,心思纯正。

    男孩看到女孩,扎个马尾辫。

    女孩看到男孩,穿着白衬衫。

    只是这么一个对眼,就互生情愫。

    也就结合在一起了。

    这,就是曾经的婚恋观。

    白衣飘飘,阳光明媚:车马很慢,岁月悠长。

    而现在呢。

    因为经济方面,极大增长。

    物质方面,被满足了。

    人们也都走出小地方,看到了外面的大世界。

    男孩不仅看到了马尾辫女生,也看到了夜场里,黑丝短裙的女生。

    女孩也不仅看到了白衬衫男生,也看到了单手保时捷,凌厉骇然的西装暴徒。

    飘飘白衣换成了黄金项链,名牌包包。

    明媚阳光换成了工业区的浓烟、厂房机器的轰鸣声。

    慢车马换成了快递、快餐、快车。

    为了生计奔波忙碌,生活节奏加快,使得生活从‘岁月悠长’变成了‘白驹过隙’。

    所以,‘婚姻’也被赋予了更多意义。

    底层为了生育,中产为了稳住阶级,高收入为了开心。

    其中‘爱情’这两个字,就变得不再重要了。

    只要利益到位,什么爱不爱的,根本无所谓。

    ……

    张朝阳听着,点着头。

    也表示认可。

    这华夏过去的几十年,是发展极为迅速的几十年。

    甚至可以说,那些发达国家,用几百年走完的路,在我们这里却只用了三十年。

    这样的速度下,势必造成许多地方的割裂。

    不同年龄层之间的认知割裂,以及消费、生活方式上的割裂。

    本质上,八零九零后,与六零七零后,就是两类人。

    九零后与零零后,也是两类人。

    这些零零后们,从小感受着优渥的生活,不愁吃穿。

    打内心里,不会再崇洋媚外,不会再自卑怯弱。

    相反,是满满的自信与从容。

    是文化与经济上的,高度自信。

    那么,再往后,一零后长大了,婚姻观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应该会回归到‘感情至上’的年代。

    因为,再过几十年,经济发展速度会更怠速。

    乃至于:只有大城市在发展,中小地方就负责岁月静好。

    阶级固化严重,四周很少有去外面买房的人。

    人们也都深知了,靠自我奋斗,来发财致富是很难了。

    靠婚姻改命,也很难。

    所以,要么不结婚。

    结婚,就凭感觉找个喜欢的,就行了。

    反正也赚不到钱。

    ……

    但是,这都是几十年后的事了。

    此刻,还不用考虑这么多。

    ……张朝阳听着,眼眶竟然盈余一些泪水。

    这让苏晨,很是惊讶。

    一方大佬,忽然伤感了?

    “还是羡慕你们,年轻真好啊。”

    低着头,喃喃感慨着。

    说这人生经历虽然丰富。

    但是,却还有太多的不知足,不满足。

    往后,华夏腾飞,彪炳世界。

    还有太多的事业可以做。

    可是,偏偏却已经五十九岁了。

    快六十岁了。

    身体、心力,都已经不支持了。

    往后的人生里,不能再乘风破浪了。

    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所以,想重仓投资你,一起搞这个事。”

    张朝阳话锋一转。

    灼灼的双目,盯着苏晨。

    苏晨震然。

    这眼神,说明他说很看重自己的啊。

    而且,这个‘重仓投资’四个字,说起来铿锵有力。

    这个张朝阳应该也知道,‘苏晨说媒’已经被投资了。

    而且是全球,最顶级的几个投资团队。

    还包括乡政府等,也有股份。

    当然,为了迎接往后的股东,苏晨也留下了一个巨大的股份池。

    后续有资本愿意进来的话,在股份池里高价购买股份。

    这价格,可能是之前股东的几倍。

    也就相当于,之前的股东,赚了几倍的钱。

    这对于后来的资本方,当然是不太情愿的。

    但也没办法:投融资市场,就是这个样子。

    前期投资人,风险大,收益也高。

    后期投资人,风险小,但收益不会高。

    而许多高级的投资人,是几乎不会做‘天使轮’投资的。

    因为,这一轮的风险太大。

    一百里难出一个成功的。

    总是先看前期发展,形成一定规模后,在大举资金进入。

    反正有钱,不怕价格高。

    再借助各方手段,把公司做大,直到上市。

    而上市,才是真正的赚大钱的路数。

    收割资本市场的钱,直接翻个十倍。

    这,就是许多高级资本的玩法。

    张朝阳,显然也想这么玩。

    苏晨笑着。

    说这边先努力,给你匹配个对象,再说。

    融资这一块,目前没有需求。

    自己本身也不缺钱。

    ……张朝阳,却是释然一笑。

    “为什么不先听听我的报价呢?”

    “报价……”

    苏晨看着对方坚决的眼神,莫名感到更多骇然。

    总不能,这张朝阳要出‘重’金吧?

    特别特别‘重’的金。

    来压舱自己吧。

    “这次,我要开一个绝对高价。”

    “把苏晨说媒,搞成我职业生涯里的最后一仗,也是翻身仗。”

    说着,张朝阳拿出一张合同,放在了苏晨面前。

    苏晨低头一看。

    直接窒息了般。

    这入股价格……十个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