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说媒这一块,我谁都不服 > 第259章 彩礼问题,从古至今,高低是解决不了的。是矛盾

第259章 彩礼问题,从古至今,高低是解决不了的。是矛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看来‘彩礼’这方面,是全民公认的敏感问题啊。

    ……的确。

    这个问题已经大到了,高层都看不下去了。

    前几年,上面都连续出台文件,关于限制各地方彩礼的问题。

    但是,收效甚微。

    甚至,每隔一段时间。

    关于‘彩礼’的问题,都能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

    引发激烈的讨论。

    简直就跟中医似的。

    信奉的人,无比信奉。

    不信的人,却又恨不得踩到底。

    而即使是高水平、高认知的人。

    在面对这样的分歧时,仍然会吵得不可开交。

    彩礼,也是如此。

    本质上,彩礼是两个家庭之间的博弈。

    是传统观念,与现代化观念的博弈。

    是男女感情,与物质利益的博弈。

    是彼此价值,在追求利益最大化上的博弈。

    掺杂了太多的因素。

    比如一些富裕地区,如江浙沪一带,普遍没什么彩礼。

    他们结婚讲究门当户对,一起并家。

    ‘并家’就是两家的资产,全部挤兑到一块,都属于小家庭的。

    这样,谁也就不吃亏了。

    但是,这源于双方都处于富裕阶段,且都是独生子,且家庭资产大差不差。

    这样就太少见了。

    而在北方,尤其是河楠、山栋、广栖、江栖一类,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彩礼’问题就尤为严重。

    动辄都是十万起步的彩礼。

    乃至十八万,二十八万,三十万。

    这其中,还要另加三金、婚礼、酒席钱。

    几乎都是男方出的。

    折合起来,结一次婚,花费的成本巨大。

    几乎掏空了家底。

    那为什么会这么高呢?

    是因为观念不一样吗?

    显然,不是的。

    归根结底,还是经济问题。

    因为贫穷,所以在教育孩子方面,投入的钱财占据收入比例太大。

    从上学,吃饭,穿衣,到大学……

    一个孩子,怎么也得花个几十万。

    那么,一旦出嫁,成为了别人家的媳妇。

    如果一分没回来,岂不是打水漂了?

    所以,需要男方出一笔钱,作为感谢女方父母,这么多年的培养。

    视为一个利益化的回馈。

    在古代,一旦这笔钱出了,那么女方是不能再回娘家了。

    因为古代的传统陋习里,出了彩礼不回来,就等于买卖女儿。

    买到了家里,是要当牛做马,任劳任怨。

    现代化教育语境里,一些地区和人们,仍然保留着‘彩礼不回’的习俗:但是后面‘当牛做马、‘任劳任怨’的习俗,却废除了。

    当然,也有在这个习俗上,衍生出新的规矩的。

    比如男方出彩礼,女方出嫁妆,视为对新婚家庭的祝福和支持。

    毕竟新婚燕尔的,还都年轻,没什么经济基础。

    双方父母又都是已过中年,有点积蓄是正常的。

    拿出钱来,支持小家庭。

    而等双方父母老了,小家庭再养育两个老家庭。

    如此,正好。

    但是,这种形式虽有,却不普遍。

    只在一些零碎的、较为富裕的家庭里,出现过。

    而对于大多数,挣扎在生存线左右的家庭来说。

    女方能把彩礼全部还回去,一分不要,就已经是众人点赞了。

    而且,因为女方家里,大多数还会有个弟弟或者哥哥。

    若弟弟或哥哥有点出息,则无妨。

    就怕许多小地方里,弟弟或哥哥没啥出息,还略微败家。

    买不起房子,娶不到媳妇。

    父母就只能指望着,在女儿嫁出去时,拿着彩礼钱,补贴儿子。

    所以,新闻里常能看到,一些家庭在女儿出嫁当天。

    拿着彩礼钱,直接到县城里,交首付订了房子。

    然后搞的小夫妻,闹得不愉快。

    不过这种不愉快,也大部分得忍着。

    因为,对于底层男人来说,能娶个媳妇,就不错了。

    在曾经计划生育的那些年,执行最到底的,是八零后九零后两代人。

    许多农村都贴着大标语:‘计划生育是强国之路’

    ‘引下来,流下来,就是不能生下来!’

    ‘对计划外怀孕的,实施强制流产!’

    ‘谁超生叫谁倾家荡产、谁超生叫谁家破人亡!’

    ‘……’

    好家伙,一个个看着,吓人得慌。

    而为了躲避计划生育,广大农民兄弟,也是极尽所能。

    比如小品‘超生游击队’里,东奔西跑。

    比如逃到荒郊野外,生下来再回来。

    比如挂靠到别人名下,等风声过来再抱回来。

    甚至……

    还有各种,惨绝人寰的手段。

    比如看到是女儿,就不要了。

    心肠好的,会把女儿卖掉。

    心肠狠的,会把女儿直接扔掉,荒郊野外。

    这在农村,简直笔笔皆是。

    因为,农村里人总觉得,家里还是得有个儿子。

    儿子能继承家业,能给自己养老送终,永远都是自己人。

    而女儿长大了,都是给别人做嫁衣。

    因此导致,原本该五五开的男女比例。

    却莫名其妙地,女生比男生少三千万。

    你以为,这少了的三千万女生,哪去了?

    是天道法则,是基因变异,恰好导致女生比男生少吗?

    并不是的。

    而是在广大农村,广大县城,那些天高皇帝远的三不管地带。

    在孕期发现是女儿。

    或者出生后,发现是女儿。

    忍痛不要了的。

    这就使得,男生比女生多。

    那么对应的,在相亲市场上,女生有更大的选择权。

    不嫁给你,还有别的男人,可以嫁。

    你不出钱,不买房子,不买车子,还有别的男生愿意买。

    这也就造成了,如今彩礼失衡的局面。

    许多男光棍抱怨,找不到媳妇。

    或者找到了,彩礼却又极其的贵。

    但是,贵就贵吧。

    这归根结底,是市场行为。

    供需关系决定的。

    又不是强买强卖。

    况且,结了婚,过得也不一定好。

    君不见,多少人在婚前过得还不错。

    但一旦结婚了,天天看着这吊儿郎当的家伙,为柴米油盐操心。

    原以为,结了婚可以帮忙解决生活问题。

    没想到,正是与自己结婚的这个人,给自己制造了最大的生活问题。

    可是。

    不结又不行。

    不结,我们未来就严重欠缺劳动力。

    不结,将来的社会发展,就严重欠缺人才。

    不结,将来被资本家收割的人就不够……啊不对,为理想奋斗的人就不够。

    不结,将来步入老龄化社会,使得拿退休金老年人的数量,高于正在奋斗工作的年轻数量。

    ……你说这种情况,怎么搞?

    还是得结婚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