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说媒这一块,我谁都不服 > 第1章 农村集市摆摊说媒?技惊四座!

第1章 农村集市摆摊说媒?技惊四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大姑娘,小寡妇,都来看一看啊。”

    “俗话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

    “咱苏晨,不干别的,就是当媒人。”

    “不管你是带把的带沟的,是黄花大闺女还是失足站街女,是精干小伙还是憨厚老光棍……”

    “只要想结婚,就来找我苏晨大媒人。”

    “分期付费,童叟无欺,介绍不合适可收回预付金。”

    潼乡镇,集市上,

    路边摆了个地摊,上面写着大大的‘说媒’二字。

    再看这小伙子,眉清目秀,年轻帅气,估摸也就二十岁的样子。

    “小伙子,你咋做起这个生意了?”

    “年纪轻轻的,不去找个事业奋斗,来当媒人?”

    “是啊,你是这块料吗?”

    “媒人可是个找骂的活啊。”

    围观的人里,议论纷纷。

    苏晨笑着,摆了摆手。

    “您们都放心好嘞。”

    “您谁要不信,可以站出来,让俺给您看上一眼。”

    “咱不仅能给人说媒,还能看人的婚姻状况。”

    “但凡说错一句,我立马收摊走人。”

    苏晨自信说着。

    瞬间,四周人都被震慑到了。

    有几个跃跃欲试了起来。

    其中,一个秃头老汉,凑了过来。

    估摸着有个六十岁的样子,头顶稀疏,弯腰驼背,一看就是被生活压弯了腰。

    “俺叫赵铁柱,您给俺看看婚姻吧。”

    操着一口流利的村里话,蹲了下来。

    苏晨看着这个赵铁柱。

    立马打开了脑海的系统。

    【说媒系统】

    ……

    时间回溯到一个月前。

    穿越过来的苏晨,得到了这个系统。

    ‘说媒系统’。

    这名字,起得是真叫一个奇葩。

    别人系统都是干天干地干空气的,我这倒好,给人说媒?

    【叮……宿主不要小看本系统哦。】

    【当今华夏,结婚率低下,已出现大量光棍,影响国运。】

    【宿主肩负着挽回结婚率、拯救光棍的历史重任。】

    【请宿主慎重对待。】

    听完这些,苏晨一愣。

    确实如此。

    当下社会里,剩男剩女极其多。

    其中剩男多是正常的,因为本来男人就比女人多三千万。

    而女人们,则是身处大城市,拥有高昂的学识与认知,不愿如同曾经先人一般,依附于一个普通低下男。

    也就落了个单身。

    当然,除此以外,还有其他林林总总的原因。

    比如彩礼太贵、房价太高、养娃成本太高,以及遇不到合适的。

    若是根本不认识,就无从谈起结婚了。

    而说媒系统,正是为此而存在的、

    【本系统可读取对方详细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婚姻匹配值、个人资料详情等……】

    【绑定单身人士后,可搜索周边十公里区域,匹配最佳人选。】

    【绑定双方后,以‘热恋值’作为双方感情参考,供宿主撮合。】

    嗯,不错。

    得到系统后,苏晨曾经随便找人试了一下。

    准确无误。

    恰逢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参加工作。

    就干脆直接当了媒人。

    【叮……为鼓励宿主创业,特颁发三万元创业基金。】

    三万?

    这也忒扣了,只给三万。

    无奈,只能回到了老家潼乡镇,开了这么一个铺子。

    从租房到简单装修,再到购置桌椅板凳,买了台电脑,花得差不多了。

    但几天过去,没有一个顾客上门。

    这‘说媒’行当,更多靠乡里乡亲介绍,很少有直接开店铺的。

    村里人,普遍接受不了这种形式。

    苏晨就灵机一动,来到集市上了。

    这乡镇里,每月十五号,都是一次大集。

    四村八庄的村民们,人山人海地来赶集。

    小贩们在地上扎个帐篷,或者摆个地摊,就开始做生意了。

    此时,苏晨摊位前的人越聚越多。

    这还是第一次,见集市上有摆摊说媒的。

    正在给这个赵铁柱,讲解婚姻呢。

    在系统里输入了‘赵铁柱’的名字,锁定了面前这个驼背老汉。

    【姓名:赵铁柱,六十二岁。】

    【配偶:王秀娥,五十九岁。】

    【婚姻匹配值:61。】

    【婚姻履历及点评:……】

    “赵大叔,你共相亲了三次,第二次对象都同意了,都走到提亲地步了,但因为缝纫机忽然摔坏了,买不起新的,对象嫌你没诚意,没跟你结婚。”

    “但第三次,就水到渠成结婚了:结婚四十多年了,勉强算是及格吧,没发生过什么大风大浪,一直平平淡淡的:但每隔几天都会吵一次,可吵归吵,从没有摔过东西,更没有动过手。”

    苏晨一口流利的话,娓娓道来。

    赵铁柱听着,愈发惊讶和欣喜起来。

    连缝纫机的事都知道?这在当年,可是结婚三大件之一,必不可少的。

    “对,对,就是这样啊。”

    “说到心坎里了啊。”

    “敢情你不仅会说媒,还会看相啊。”

    赵铁柱鼓着掌。

    “小苏啊,也给我看看吧。”

    一个大妈凑了过来,试探地说着。

    苏晨点了点头,问了大妈的姓名。

    【姓名:李含香,四十五岁。】

    【配偶:王德彪,五十八岁。】

    【婚姻匹配值:33。】

    【婚姻履历及点评:……】

    “李大妈,您婚姻不顺啊。”

    “自打二十岁,认识这个比你大十来岁的王德彪:当时年少不懂事,看到这高高壮壮得就嫁了,结果婚后就发现王德彪有暴力倾向。”

    “但因为太早怀了孕,为了孩子也就妥协了,一直忍到现在。但最近几年,这王德彪更加变本加厉,打得您更加频繁了。”

    “但您也不输他,也敢于拿起武器跟他干了:棒槌、擀面杖、炒菜勺,都被您当成武器干过。”

    苏晨一番话出口。

    这李含香大妈,除了满脸惊讶外,还泪水涟涟。

    估摸着这么多年,从没对外人吐露过这些事,但没想到被一个说媒的,给讲了出来。

    句句扎心。

    “那您看我的婚姻,还有持续下去的必要吗?”

    “这个不归我管哦。”

    苏晨回答着。

    农村讲究‘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虽然苏晨不太认同这句话,但也最好沉默是金。

    “好的苏媒人,谢谢你。”

    李含香转身走了。

    接着,

    又几个人,拥挤着过来了。

    苏晨挨个点评着。

    【姓名:周子丹,二十七岁。】

    【配偶:李健,二十九岁。】

    【婚姻匹配值:55。】

    【婚姻履历及点评:】

    “你们三年前结的婚,婚前你定的要求是要房要车、彩礼十万,结婚后才发现彩礼是刷的信用卡,还背了一堆的外债。”

    “几年下来,你们一直在还债,你老公也朝九晚五地在干活:但你觉得他配不上你,因为你的闺蜜们,都嫁得不错,唯独你老公,几年下来才刚勉强还了外债。”

    “私底下,你……”

    意味深长的眼神,看了一眼,不再言语了。

    这周子丹,背着老公,跟别人搞过。

    但这光天化日的,还是不说了。

    接着,再有人过来。

    【姓名:王钢蛋,三十八岁。】

    【配偶:岳美丽,二十九岁。】

    【婚姻匹配值:75。】

    【婚姻履历及点评:……】

    “你们俩口子一直务农,你种地,你老婆在附近厂里工作,勤勤恳恳,几年下来置办了新房和车子,也算过得幸福。”

    “虽然偶尔拌嘴,但你们内心里,都彼此很珍惜对方,很珍惜这段感情。”

    ……

    【姓名:郭伟康,二十三岁。】

    【配偶:李小菲,二十四岁。】

    【婚姻匹配值:79。】

    【婚姻履历及点评:……】

    ……

    【姓名:杨大壮,四十一岁。】

    【配偶:孙小花,四十一岁。】

    【婚姻匹配值:82。】

    【婚姻履历及点评:……】

    ……

    连续几个小时。

    来来往往的人群,不断询问着各自的婚姻状况。

    听到苏晨的解释后,一个个都露出了无比惊讶的面容。

    这可不止是说媒,连看相都会了。

    把各自的婚姻状况,说得淋漓尽致,千真万确。

    “来,这是我的名片。”

    “有需要说媒的,尽管来西街二号铺找我,店名是‘苏晨说媒’。”

    苏晨把提前准备好的名片,发了出去。

    上面有自己的手机号、微信二维码,以及店铺的地址。

    顾客们纷纷接了过来。

    直到傍晚临近,一些商贩开始收摊,撤离集市。

    苏晨也简单收拾下,回去了。

    接下来的说媒事业,能不能有所进展,就看今天发出去的名片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