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 死(附:《金刚经》第七品:无得无说分)
品 死死,有啥味儿,一般人大概没有品过吧!我们的科长却品过,时间整整15天。那次也是碰巧。一个天气好得想高歌痛饮的日子,科长却耷拉着,从医院蹩出,手里抖着一张纸。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可是白纸黑字,撥胃癌后期,15天内再作彻底检查……斳科长自己想想也没做过什么对不起老天的事。唉!到这个地步,想什么都无用了。15天,怎么过?等死?先自杀?再治疗?……那都不是办法!路过中学,马上到家了,还是想不出好法儿。中学的莘莘学子,在异口同声高吟一句古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哪个不死?我这个科长也早晚要走这条路的。至于撥留取丹心照汗青斳科长这辈子也没想过。科长有个信条:不求成功,但求无过。因此工作是不好不差,不紧不慢,不痒不痛,用科长的话是撥恰到好处斳。科长一转念,反正只有15天了,何不好好干点东西,也不枉当科长这么多年。这么一想,科长又把死放到口袋最底层了,大踏步朝自己的办公室走。进门,先大扫一通,反正今天星期天没人看见,平时科长是不屑于扫地的,那是人家勤杂工干的。接着捞出一大堆文件、报告之类,开始一件件处理。第一件便是青工小文与小莲闹离婚,而管这方面的负责人出差了,报告送到科长这里。科长阅毕,知不止,拎了报告直奔那小两口家。至,正在唇枪舌战。撥吵够了吗?斳撥哟,科长大人,请进,请进。斳撥对不起,影响你们的工作,我等你们吵好了再进来,反正今天是星期天我有时间等。斳二人不语,脸,大红大红。把科长请进,请坐泡茶。撥小莲,你的报告很有文采,列举了小文的大男子主义思想的实例太对了。说句心里话,我老伴也正同我闹离婚呢?说我大男子主义思想泛滥……唉!斳科长一副似乎被老婆休了的样子。撥什么?斳二人大惊大讶。撥事情同你们有点相似,但后来我们认为长时间争吵没有用,便开怀倾心各自谈了自己的心里话,终于又甜甜蜜蜜了,那么你们呢?小文应该让着点,小莲应该理解小文,小文有他的事业,有他的追求。斳二人点头称是,此后和好如初。接着,事情更多,张三分房了,李四同人家打架了,副科长生病了……科长忙乎乐哉的!死,早忘记了。科里的人都大惊:科长发疯了吧!深夜里,科长清数剩下的日子,心里清楚,15天,减1天便只有两个星期,减2天,便只有13天了……也绝不让家里人知道。老伴心脏病受不住,大儿子刚结婚,二儿子要出国,三儿子要高考,小女儿同男朋友正欢。科长认为,不能打破这个局面。工作大干,饭大吃;流言不听,酒不喝,烟不抽。在家里,如故,不让人瞧出破绽。不久,科长被评为当年先进工作者,奖状、奖金、奖杯、锦旗、证书,一大叠,一大叠,科里上下,喜气洋洋。这天刚好第15天。科长平静地走进医院,捞出那张撥催命单斳递给主治医生。撥哟,今天终于找到了,这位同志,你的单子上次弄错了。斳他一看封皮:林凤珍,女,47岁,汉族,地址……他妈的!老子白干了15天!事后,科长三天没出家门,听人说有病请假。三天后,一本长达17页的报告送到上级手中,科长报告中详细地把自己自从当上科长后的情况全写上:错误多,工作干得少,直至这15天品死,大干工作,以及日后打算。上级领导大为感动,在一次特大会议上当众宣读17页报告,当众撕毁,大手一挥宣布:科长破格上升三级,晋升工资二级,号召全系统向科长学习,好好工作。科长高升后,人家问他品过的死是什么滋味。科长不语,什么也没说,不理你,一个劲地走了,也不回头。附录:《金刚经》解析第七品:无得无说分第七品浅释无得无说分在这段经文中须菩提回答了佛陀提出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来在菩提树下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境界是实在的吗?第二个问题是佛陀成道后转大fl、说法度生是否确实有很多法可说呢?尽管须菩提还没有圆证如来境界但他是无诤行大阿罗汉凭自己证觉无为空性的体验及佛先前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思路回答说如佛所说,如我所解并没有具备实在自性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佛所证也没有一个恒定不变的法为如来所说为什么这样说呢?须菩提作出了如下解释因为如来所说的法都是为了众生修行及开悟众生而假设的方便之法因而不可以执取其为实有也不可以用语言来完整地表达其中的含义既不能叫做“非法”也不能叫做“非非法”为什么呢?因为一切圣者贤人都是因为对“无为法”的理解和证悟不同而有所差别的无上正等正觉圆极佛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文音译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是指只有佛才具备的智慧和能力"正觉",就是佛智或称作"一切种智"是十方三世的一切诸佛修行所得的智果"无上",指其至高无上无人可凌其上"正"者,不偏不邪之义十法界同为一体谓之"等"不同于凡夫外道的见解称为"正觉"无上正等正觉就是圆极佛果、自在菩提菩萨虽了然心性平等自利利他但尚未圆证究极之果其上尚有"正等正觉"有待努力二乘超凡入圣明心见性但不能明了一切众生心性平等因而只能自觉不能觉他只是"正觉"而已外道心外取法修诸多苦行却不明心性为何物所以是"邪见"凡夫众生虽有本觉真心但妄念未除故称"不觉"只有佛陀三智圆明五眼洞照始觉与本觉合而为一能转生死为涅槃化烦恼为菩提所以称为“无上正等正觉”六种“无为法”法性真如所谓“无为法”是与“有为法”相对的一个概念是指不依因缘和合而成的不生不灭、无来无去非彼非此的绝对真如原本是涅槃的异名大乘佛教尤其是中国佛教以无为法为诸法之本体与“法性”、“真如”等为同一含义法相唯识宗根据修行人的境界不同将无为法分成六种:1虚空无为指远离烦恼障和所知诸障后显现出来的类似虚空无障碍一样的境界2择灭无为指凭借无漏智慧的简择力断灭一切烦恼而证得的真如境界3非择灭无为是指真如自性本来清净离诸杂染并需要依靠无漏智慧来进行简择4不动无为是指修禅定者在进入色界四禅天的时候舍离苦乐二种感受的境界5想受灭无为也叫“灭尽定无为”是指修习禅定进入到无色定的无所有处阶段一切染污心想及苦乐二受全部息灭的境界6真如无为是真实如常而不虚妄变异的真如境界在佛看来一切修学佛法的圣者贤人在未觉悟圆满的阶段在有为世间修行朝向无为涅槃的过程中虽然大家都是在一步一步地解除烦恼一分一分地觉悟圆满但是因为根机不同领悟的境界也就出现了差别为了不让圣贤人等对佛法和佛所证悟的境界有所执著所以佛在经文中强调“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