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缆镇语录 > 家 教(附录:《金刚经》解析经题与译者)

家 教(附录:《金刚经》解析经题与译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家 教老于教书多年了,渐成一种习惯,什么事都要教育成一个模样。这几天,觉得七岁的儿子也应该好好教教了,否则明年上学还有什么体统。不觉已是午饭,妻摆好了菜,上饭,儿子提筷。撥放下,提法不对。斳老于大吼一声。妻,饭勺掉地。儿子,筷子发配到地下。撥今天发什么疯?斳妻说。撥这是家教,你不懂。儿子,看爸爸的,这是正确的方法。斳儿子双眼呆视,拾起脏筷依样画葫芦。接着学夹菜、盛饭……吃饭要学,走路要学,睡觉也要学……什么都要学。东西,得有个摆处;人,得有个规矩。老于的哲学。终于,有一天。妻大怒:撥你整天教呀,学呀!没个完的!哪个猴年马月能完?斳撥没完?儿子没有结婚我们教。结婚由他老婆教。家教这东西,永远没完,没完!斳老于也大怒。妻呆。儿也呆。附录:《金刚经》解析经题与译者《金刚经》与般若经典缘起性空佛教的众多典籍中流传最广、注疏最丰富的即为姚秦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佛陀三转fl中于二转无相fl时重点宣讲般若经典从文字表面上来看般若经重点阐发空性智慧由“般若”二字我们便可得知佛法既不是有神论也不是无神论而是缘起法般若智慧的代表即是“缘起性空”《金刚经》与禅宗大师心地法门禅宗初祖达摩祖师从印度东渡震旦弘扬佛法在传授心地法门顿悟禅法的同时极力推荐《楞伽经》但由于此经名相丰富说理繁多、译文生涩对于修学顿悟的禅者来说从其契入并非容易之事因此在四祖道信大师之后《金刚经》逐渐取代了《楞伽经》的地位后五祖弘忍大师创东山法门普劝大众诵读《金刚经》而被大家所熟知的六祖惠能大师更是因闻《金刚经》中的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开悟如何得见“如来”?皆是虚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金刚经》不住相的修行可以让我们减少所谓的妄想熄灭种种的烦恼如果我们不能从外境和自心中解脱出来就无法获得佛陀的真意也就不能出三界轮回之海通达宇宙人生的真理学佛者欲悟真心实相就要放下一切才能看清楚一切那时真心便可自见只不过此理甚深微妙不易领悟但人人皆有佛性只要资粮具足、当因缘和合之时人人皆可彻悟《金刚经》帮你彻见本心降伏其心生活中我们在遇到问题时往往会责怪外境的是与非很少有人首先想到的是去反观自己的内心去清清楚楚的认识到“一切唯心造”很少有人能够看清楚这颗“心”才是导致我们痛苦、烦恼和轮回的根本佛法即是“心”法佛陀于《金刚经》中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降伏其心”的法门调伏自心、断除烦恼才是修行的根本而般若法门告诉我们的就是要通达人无我、法无我的境界也只有先从这颗“心”上入手修行也才算真正入了门受持读诵《金刚经》的功德利益成无上道“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稀有之法。”

    ------《金刚经》佛告诉须菩提无论是谁若能随时随地宣讲这部经典就算只有其中的四句偈此处也是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的供养境他们会像对佛塔、寺院一般的恭敬何况有人读诵受持《金刚经》功德之大就更不用说了佛陀给须菩提讲了此经的殊胜功德按照鸠摩罗什大师的本意和历代高僧大德的解释无论何时何地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凡是向人宣说、自己诵读这部经典乃至四句偈等其所在之处犹如一座佛塔殊胜无比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