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传武:回村摆烂?我加点练武成圣 > 第231章 残页来历,剑仙们往事!

第231章 残页来历,剑仙们往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首先,北剑仙术并不像小说之中,抬手一挥,大喊剑来,就有无数柄飞剑洋洋洒洒如大雨泼洒而去。

    真正的剑仙术,不是操控着冷兵器在空中乱飞砍人的。

    而是在肺内练一团金庚之气!

    这一点倒是与雷法有几分相似。

    前者也是通过不断运用先天祖炁通过五脏六腑,完成五行转换,从而做到引雷。

    后者的结果与其相同,只不过引剑的步骤不同罢了。

    虽然残页里真正的东西寥寥,但是林青凭借着恐怖的精神力,将其补足的大差不差。

    都是引炁外用的法门,剑仙门也正是因此,被圈子里与太极门、九宫门共同称之为三禁上秘。

    其传授条件无比严格,虽然概论中只是一笔带过。

    可林青知道,真实情况甚至要更加苛刻。

    不过你要说在清末那几年,也就是北剑仙门即将灭绝的时候,他不想传后,林青是不相信的。

    就像是郑怀谷一样,必须要在临死前把这一身功夫传下去。

    可是最大的问题在于。

    不是这群剑仙门人不想传。

    最大的可能,是他们也没有学透。

    这种情况并不少。

    一代代传下去,越传越歪,到了现在甚至变成了一套全新的东西。

    至于是哪家,这里不多表述。

    北剑仙术共有九品。

    其修的,是剑炁成门。

    之所以是这个名字,要追溯到古代,真要讲起来,那得上万字了。

    简单概述,

    剑仙二字,就是外有利剑之物象,内有刚气之譬喻。

    初修三品,剑气成形;中修三品,剑气体用;高修三品,真一剑身。

    然后,返虚成道,神气合一,剑真成圣。

    好在除了介绍之外,作者还讲述了北剑仙术的修炼方法。

    只不过,那入门的炼体之术却是空缺了。

    “以我如今的命功,应该能省略掉这炼体的步骤了吧?”

    盘坐在床上,林青有些心虚的想到。

    虽然剑仙门与他的修炼方式相同,都是以武入道。

    但剑仙门炼体炼气之法相互连结,难免会有些关联。

    五章残片,虽然内容晦涩难懂,断断续续。

    可因为有解读过雷法,所以在房间内关了一上午,林青也算是将这五片残页,连着后续给破译出来了。

    然而,有一件事情引起了他的注意。

    就在残片的最后一页,隐约可见上面写着作者名字。

    在破译之后,林青也是得知了原作者的信息。

    陈撄宁。

    林青打开电脑,输入这三个字。

    网页里,大多都是些无关紧要的新闻。

    不过林青还是借此,找到了这位作者的信息。

    陈撄宁,近现代道教仙学大师。

    曾经担任过道教协会会长。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这位曾经因为动乱羽化的协会会长,有过一段故事。

    陈撄宁曾在早年寻找民国最后一位剑仙,梁海滨。

    “剑仙?”

    看到这个词语,林青深吸了口气。

    随后他顺着这个名字往下寻找。

    蛛丝马迹,剥茧抽丝。

    夜幕降临,得益于较为更全面的信息网站,林青也终于找到了这几张残页的来历。

    梁海滨,相传是民国时期的最后一位剑仙。

    其剑仙术法已至小成。

    他已经站在了那个时代的顶点,无人能教。

    因此,梁海滨四处求学,寻找隐士高人。

    而就在这条路上,他碰到了陈撄宁。

    二人一见如故,在梁海滨的转述之下,陈撄宁写下了这份唯一存世的剑仙法决。

    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写下了这剑仙门唯一的火种后。

    陈撄宁最后竟然将其烧毁!

    林青拿起残页,确定了一番,上面确实烧焦的痕迹。

    看来这几张应该是从火堆之中救出来的。

    在此之后,陈撄宁在乱世中被打压死去。

    而梁海滨,则宛如上演了一处戏法般,从此之后凭空消失,无人能寻。

    有人说,他是找到了隐士高人,升仙而去。

    也有人说,梁海滨在深山老林中羽化而死。

    然而无论是哪种说法,都是人们的妄加猜测。

    这位华夏的最后一位剑仙,甚至被誉为了修行界的未解之谜。

    在将这些残缺的线索拼到一起,虽然还有些无法解释的地方,但事情的笼络已经浮出水面。

    林青坐在椅子上,不由发出一声感慨。

    “梁海滨究竟去了哪,那陈撄宁为何又烧掉了剑仙们唯一的火种?”

    没有人知道。

    光这些故事,就已经属于世界的背面,得知的少之又少。

    其中细节,缘由,真想弄明白,唯有亲自问对方。

    奈何无论是谁,终究只能是历史车轮中的一粒沙子。

    林青摇了摇头,不再去想。

    那个年代的东西,其中的前因后果,再怎么猜都猜不到。

    与其瞎想,不如行动。

    “草,不管了,先试一试,老子精都练没了,还怕一个小小的剑仙门?”

    林青啐了一口,至少也得把词条肝出来。

    今天就是要硬刚这秘传中的秘传!

    不过虽然嘴上是这样说的,但他还是极其小心,根据其书中的引导,慢慢引动体内的先天祖炁。

    他结跏跌坐,小腿肚相交,正式以一个三花聚顶,坐开尾闾的姿势开始入定。

    调整好了坐姿,林青开始缓缓按照残页中的方法,开始观照守轮。

    脉轮,出自古印度瑜伽与佛学。

    之前有说过,剑仙门与佛门的关系极其暧昧,密不可分。

    所以修炼方法用到了其中的东西,倒是不为奇怪。

    至于为何光从名字听上去就充斥着道家气息的剑仙门,会与佛学如此密切,就得需要林青之后慢慢探索了。

    古瑜伽认为,人体内有七个能量中枢,分别有不同的作用,与我国的中医有些相似。

    林青慢慢引炁,从顶轮(也就是百会)往下,过喉轮、心轮、脐轮、秘轮,最终聚焦在会阴处的底轮。

    就如同周天运转一般。

    当先天祖炁落入底轮时,要观照片刻,随后再从下而上,完成一次循环。

    其实不管是古印度瑜伽,还是我国的道术中医。

    其研究的对象都是人,虽然名字不同,但其中的含义却是大差不差的。

    在林青炼气化神以及恐怖的精神力的加持之下,观想畅通无阻,用了短短半小时就完成了一次循环。

    要知道,这可是他第一次修习北剑仙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