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商帝之武丁
玉堂春武丁
旧劳于外。爰暨平民数载。三年不语,政交冢宰。举贤用能,不走寻常路,管他出生昨何在。
商王控制神权,王权朱颜改。厉兵秣马,踏尽不服路,武丁盛世照山海。
商帝武丁之注解:
武丁,商朝历史上第二十二位君王。第十九位君王盘庚之侄,第二十一位君王小乙之子。小乙贵在自知之明,有一颗复兴商朝的心,知道自己能力不行,就培养自己的儿子武丁。小乙即位后,立武丁为太子。在武丁年少的时候,小乙为了培养武丁,让武丁去民间历练,与平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让武丁了解民间疾苦,知晓民间百姓的艰难辛劳、所想所愿。武丁在民间锻炼了好多年,能够体察民情,了解百姓的不易,为今后武丁复兴商朝奠定了坚实基础。
小乙驾崩后,武丁即位。即位之初三年,武丁基本不说话,朝廷政事都交给冢宰决定,自己在一旁观察朝廷情况,了解国家风气,百官之像,自己不轻易出手。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沉淀。武丁正式开始全面掌握朝政,从幕后走向前台。武丁走向前台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当时三年不理朝政,武丁是因为觉得没有可靠的可用之才,因此他必须找一个代言人,推向前台。武丁非常聪明,喜欢借助上天的旨意,当时那个年代,上天的意思比什么都重要。
一天,武丁起床后,对文武百官说:“我昨天晚上做了一梦,梦中有位圣人跟我说,让商朝复兴的人才已经出世,长的什么样什么样?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只有找到他,商朝才能振兴。”所以就命令大臣们到处去寻找这样一个人。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个叫傅险的地方找到说。当时说正服刑,在傅险筑路,把他带来见武丁,武丁经过一番考察,发现果然是个人才,于是对文武百官说:“我要找的人正是他。”经过一段时间,说把武丁交代的事情处理的明明白白,说为人谨慎,品德高尚,大公无私,武丁便任命他为宰相,此后的很多年,说辅佐武丁将商朝治理得很好。武丁就用傅险作为说的姓,称做傅说。武丁通过圣人托梦的方式不断提高说的地位,把傅说推向了权力的巅峰,使之成为权力系统中的关键人物。武丁利用傅说进行强化王权的同时,也在理论和制度上采取了集中权力的措施。武丁首先在法理上规定了“君为臣纲,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君臣秩序。其次是改革了用人制度,所有人员任免,武丁必须说了算,加强了商王的人事任免权。最后,对祭祀制度进行了改革和规定。把神权掌握到商王自己手中,那个时代与王权作对的贵族主要是假借神权,武丁聪明的把神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再也没有贵族敢捣乱了。就这样武丁一步一步的把大权集中在了自己的手中。成功杜绝了商朝继承内乱的机会。
武丁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但是他深知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人无法治理好国家,所以他经常微服私访,到民间寻找有才能有学识的人才,除了通过圣人托梦的方式找到了傅说,还任用贫苦出身的甘盘等人,在他们的辅佐下,武丁修政行德,励精图治,十几年后,将殷商治理得秩序井然,经济生产发展迅猛,人民安居乐业,人口兴旺,境内安定团结,国力日趋强盛。
武丁对外强势,御驾亲征,把那些叛变的土方、舌方、羌方等诸侯打败,迫使其再次臣服商朝,还把从前商朝没有征讨的地方也征服了,令商朝的疆域扩大了十倍,是商朝疆域最大的时期。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商朝的版图达到了历史极值,整个商朝也呈现出太平盛世的局面。史称“武丁盛世”。
武丁一共在位五十八年,公元前1192年因病驾崩,他死后留下的是一个繁荣富强的大商王朝。武丁死后,由儿子祖庚继承王位,因为武丁的文治武功,对商朝的杰出贡献,所以给武丁上庙号高宗,史称商高宗武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