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商帝之小甲
赤枣子小甲
政令通,江山稳。平生壮志了无痕。青铜鼎盛寄凡尘,雍己昏庸向天问。
商帝小甲之注解:
商帝小甲,商朝历史上第七位君王,太甲之孙,太庚之子,有人说小甲是太庚的弟弟,虽然遗留下来的证据非常少,但是我认为这种说法还是有待商榷的。古代起名字其实是比较随意的,一般都是按照出生日期或者时辰来命名,尤其是帝王之家这么命名,普通老百姓估计就是随便起个好记好叫的名字。古时候是以天干地支来记日子的,最原始的十天干分别是:“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后来慢慢的简化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而商朝就是采用十天干来记日,以十日一个轮回来作为计时的主要单元。比如,甲日就是“太阳甲”值日,乙日是“太阳乙”值日,以此类推,十天一顺,自甲至癸,周而复始。所以小甲一开始其实是被叫做“甲”的,因为他是当月第一天出生的,所以他父亲太庚就叫他“甲”。但巧的是,因为这么起名字,十个就是一轮回,所以重名的几率非常大,光商朝历史上按照这种方式起名的君王就有好几个,叫甲的也不止一个,比如小甲的爷爷其实也叫甲(太甲),所以后人为了区分他们,就在甲的前面加字,这就是小甲名字的由来。
小甲一共在位17年,还算勤政,基本能够做到政通人和,遵循祖制,社稷相对稳固,也没有什么特殊不良嗜好,既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也没有昏庸无能之事,一辈子平平凡凡,没有大过,也没有大功,以至于在史书上基本没有留下痕迹。
但是从一些出土的青铜器可以推断出在小甲执政期间,商朝的青铜器制造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在殷商时期,青铜器制造工艺已经到达了一定的高度,处于一个相对的鼎盛时期,但是,当时青铜器的制造技术虽然已经非常厉害,但是因为铜的产量却不高,所以不能够大量的普及,不能大量的供应民用。因此当时那个年代,青铜器不可以主要用于生产和生活,而是作为人和神沟通的信物,用在国家重大的祭祀仪式上。
小甲死后,将帝传位给了弟弟雍己,雍己是商朝建国后第一位昏庸无能,毫无建树,把商朝搞得一团糟的帝王,他的哥哥、老爹、爷爷虽然也没什么大出息,但是能够很好的守住祖宗的基业,自己没有本事创造造出更加牛逼的法律法规,但是却坚定一个信念,坚持先祖商汤的治国之法,身处帝位虽无显著功劳,但也无明显过世,商朝在前三位的统治下,远离战争,埋头发展,倒也百姓欢乐,国家富强。但是昏庸的雍己一即位,商朝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不知埋头苦学青铜器冶炼技术的小甲在传位时是否手持青铜器叩问过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