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夏朝之发
竹香子发
不辞劳苦求贤。田间地头舍边。英雄怎能问出处,笑谈数千年。
贤臣名君尊前。豢龙氏、繁荣人间。暴桀亡国数年后,奈何姒发不见。
夏帝发之注解:
姒发,夏朝第十八位君主, 姒皋的儿子,还算是夏末一位明君,只不过生了一个败家儿子。姒发有一个优点,知道自己在管理方面的能力不行,也知道夏朝积攒了很多矛盾,他自己无法解决,所以就遍访贤能来帮助他治理国家(这是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作为大夏朝的最高统帅,不是任何事情都要亲力亲为,敢于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才是领导干部的第一任务,而不是任人唯亲,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姒发的不拘一格降人才,和他老子姒皋一起,扶大夏于将倾,力挽狂澜,让大夏朝表面上又风光了一段时间。
这其中有关姒发不拘一格取人才最著名的小故事流传至今:话说姒发继位后,发现自己处理政事起来特别费劲,感觉自己不是那块料,所以他就到处寻觅贤良之人,田间地头,深山老林,闹井市区,只要听说哪里有高人,他都会亲自赶过去,亲自面试,如果真是品德高尚且有才能的人,他总是礼贤下士的请他们入朝做官,根据他们的才能分配他们做最擅长的事,从这一点看,姒发绝对当时最牛逼的hr。有一天,姒发出去游猎,途中大雨倾盆而下,于是去一农户家避雨,农家有一老人,生的仙风道骨,目光炯炯,眼神坚定,姒发一看,心想:老先生非常人也。于是就和老先生攀谈起来,一谈不要紧,发现老先生出语不凡,是个人才,原来老人的名字叫关龙逄,虽然是个养马的,但姒发没有因为关老先生是养马的就置之不理,而是和老先生坐而论道,探讨如何治国理政。老先生洋洋洒洒一番话,直接说到发的心坎里。姒发非常激动:这就是我要找的治世良才啊。姒发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又向老先生请教起为君之道,老先生说:作为君王,您是天下百姓心中的楷模,所以要品德高尚,待人谦恭有礼,对待大臣们要充分的信任和尊重,爱护人才,公正公平,这样天下才能安定,江山社稷才会稳固,大夏朝才能兴旺发达。姒发一听关老先生所言极是啊,后来知道关老先生是豢龙氏(传说是古时候训龙一族)的后代,更加坚定了启用关龙逄的决心。回宫后,姒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一道圣旨把关龙逄提拔为大夫,关老先生在这个位置上干的很出色,果然是个人才,不久姒发就把关龙逄老先生提拔为宰相了。关龙逄为相后,没有辜负姒发的知遇之恩,更没有埋没自己的才气,不负众望,把大夏朝的政事处理的井井有条。一代明君贤臣留下了千古佳话,大夏朝隐约有了止住下滑的风险,社会又繁荣昌盛起来。可是这对明君贤臣怎么也不会想到大夏朝会在以后的数十年而被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