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欢笑
“要是你爸妈在,现在也会非常高兴的!
那行,孩子的名字就由我孙媳妇李柔来取,大家不许再有异议。”
郭令公老爷子一锤定音。
“谢谢爷爷!让李柔好好想想,一定得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郭嘉长出一口气。
终于把爷爷搞定了,能想出繁荣还算不错了。
要是再来一个狗蛋、二丫什么的,那就更糟了。
“其实 其实我早就想了一个名字,大家听听可以吗?”
里屋炕上的李柔小声的说道。
虽然有点“蓄谋已久”的意思,但是到了给女儿取名字的时候,她也不谦让了。
在东北,女人生产下孩子,按照老规矩是要住在屋子里一个月不能出去的。
俗称“猫月子”!
倒不是对产妇的虐待,相反是对其的保护。
害怕产妇过早出屋,会感染风寒等等,会落下病根。
李柔生下孩子,自然也是被安排在里屋,炕烧的热乎乎的。
其余人也都是坐在外屋,与里屋有着门隔着。
一些有讲究的人家,女人在“猫月子”的时候,是不允许除了自己丈夫以外其他男人进女人待的这间屋子的。
亲朋好友们要是过来探望,也只允许女同志进去。
要是冬天,在进屋前还要把自己身体在炉子旁烤热,不然会把凉气带进去,对产妇和婴儿都有伤害。
郭令公就是秉持着这个原则,想要抱一下重孙女,也是让郭嘉把孩子从里屋抱出来,他才抱在怀里的。
在八十年代初期以前,谁家生孩子了,亲朋好友们上门会拿一些鸡蛋或是小米等实物,直接拿钱的非常少。
这叫“下奶”!
寓意是希望产妇的奶水足,孩子不会没有奶水吃。
等到一个月后,产妇才可以出屋,算是解除了防护。
之后在满月这天请亲朋好友们过来吃饭。
这叫“满月酒”!
孩子满月了,表达的就是一个分享喜悦。
这和后面人们各种“巧立名目”,找各种由头摆酒席收红包,根本不是一个意思!
“味道”已经全变了!
“快说说,取的什么名字,让我们听听!”
郭令公听到李柔说已经想好了名字急忙问道。
四世同堂,这可是他老郭家的第一个重孙女,那是相当的重视。
“叫郭笑怎么样?小名笑笑!”
李柔隔着门玻璃看着外屋的人们。
“笑笑?”
“郭笑!”
大家思考着这个名字。
“这个名字好听!”
郭英从外面走进来。
她这个人向来直来直去,早就在外面偷听着了。
要不是刚刚不小心说了不该说的话,也不至于躲在外面偷听。
现在听到李柔说取名叫郭笑,马上进屋表示赞同。
后面跟进来的郭玉也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笑笑,挺好!这名字喜庆!听着让人高兴!”
郭令公这时也表了态。
“那就这么定了,我女儿就叫笑笑了!”
郭嘉笑着说道。
大家也跟着大笑起来。
“我说弟妹,你怎么就知道生的是女儿呢?还连名字都想好了。”
郭英好像是想起了什么,忽然问道。
“郭嘉一直说喜欢女儿,想让我给他生一个女儿。
所以平时闲下来的时候,我就先取了女孩儿的名字。
不过男孩儿的名字我也想好了。
毕竟不出生,谁也不知道是儿子还是女儿。”
李柔解释道。
“哦,那男孩儿的名字叫什么?”
郭令公马上问道。
“我想的是叫郭欢!”
李柔马上回答。
“欢笑,欢声笑语!好名字啊!”
郭令公开心的说道。
“喂,李柔同志,你听到没有,抓紧完成任务!”
郭英忽然来了这么一句。
“啊?四姐你说什么?”
李柔没反应过来。
“四姐,这年都过了,你还是抓紧给我找个四姐夫吧!”
郭嘉马上把话接了过去。
李柔这才反应过来,看了看郭嘉,心里有了决定。
“去去去,别往我身上转移,追求我的人多了,都得拿着蝇甩子赶。”
郭英嘴上说着,心里却想着一个人。
可是马上又反应过来,继续对着郭嘉说道:“听到没有,快点让郭欢到来,我要带着一大堆侄子侄女一起玩耍!”
接着,张胜利、柱子等人也都跟着起哄。
郭令公笑着,嘴里不住的念叨着欢笑这两个字。
春城服装厂。
厂子里领导们正在开会。
“大家看一看,这个喇叭裤如果我们厂生产制作会怎么样?”
厂长李学说道。
一件喇叭裤正在众人手上依次传递着,大家都在查看这件裤子。
这条裤子,裤腿上面很窄,下面却非常宽。
从膝盖处开始,越往下越逐渐张开,形状就像是一个喇叭。
而上面,却又是低腰短裆,臀部位置也是紧裹,和传统的服饰大相径庭。
“这是啥啊?不伦不类嘛!”
春城服装厂的生产科科长冯田第一个发言。
冯田已经五十多岁了,是春城服装厂的老工人,一步步干到生产科长这个位置。
一辈子劳而苦干,从没离开过服装厂的他,根本不知道港城年轻人喜欢的这条裤子现在已经流行到羊城等南方城市。
在冯田的观念里,裤子就应该是直筒的,而且也不能这么不男不女啊!
从他年轻时跟着师傅学艺开始,男裤就是正前方开口,女裤则是在右侧开口。
这些是裁缝师傅最起码要知道的基础知识。
眼前这个叫做喇叭裤的裤子可倒好,不论男女,一律前开门。
而且低腰短裆、紧裹臀部,裤腿子那里宽大的要命,走起路来像扫把在扫地。
这不是胡闹嘛!
实际上,上了年纪的冯田不能接受这种设计,也是可以理解的。
他代表的是传统的老工艺制作手法,与新潮交锋不可避免。
喇叭裤之所以能够在国内流行,起因还是当时的两部电影。
在1978年,有两部电影风靡国内,一个是《望乡》,另一个是《追捕》。
里面演员穿的喇叭裤迅速吸引了大家的眼球,无数青年男女争相效仿。
先是在港城再到羊城、魔都,带着反叛心理的年轻人马上就喜欢上这种新潮的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