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 第423章 万界科举尾声

第423章 万界科举尾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

    作为主考官的欧阳修几度沾墨,都有些颤颤不敢落笔。

    他真真是想叹息。

    当年若是自己也参与了这样一场科考,恐怕真要淹没其中排不上名号了。

    “我何德何能,敢为这些考卷评分啊……”

    欧阳修又叹一声,这才缓缓执笔,郑而又重的一张张着墨。

    帝王一边给分则快得多,基本上大略一扫就能迅速给出个评分来。

    为帝者需考虑的不如科举考官那样复杂,只两样便足够。

    于国朝有用无用,有多大的用处。

    待到时限将近,系统将分数整合出来,各朝的学子们也都纷纷被万界图书馆送出。

    各个此时都神色激动或恍惚,惊然似从九天仙界归来。

    不过俨然对学子们来说,一个囊括了世间万物之道理的图书馆又与仙界何异呢?

    半空中,金龙盘悬着衔来一张闪烁着灿烂光芒的金榜。

    威严的声音从四面八方而来,振聋发聩!

    “本届科考成绩皆列于此榜,榜上有名者,位列万界朝堂!”

    万界朝堂!!!

    此名一出,学子们无疑又是一阵头晕目眩!!

    有人激动所致,大胆提问,“敢问金龙神使,这万界朝堂所为何物?”

    金龙答道,“便是字面意思,万界朝堂记名官员,身死之后可至此处任职。”

    多的却不再说了。

    然而学子们一听,已然又想晕死过去了。

    身死之后可到其中任职?!!

    这、这简直!!

    这与飞升成仙,接文曲星的班儿有什么区别!!

    帝王们若有所思之余,学子们已经努力克制激动的快步上前去找自己的名字。

    榜上有名者,自然是激动的恨不得当场大笑三声,榜上无名者,则悲伤的仿若死了爹娘。

    但金榜统共就那么大,其中人名廖廖不过数十人,而参试者何止千人!!

    李白安静的站在金榜之下,仿佛是呆怔了。

    苏家三个却不知从何时过来他身侧,苏轼抬头一看,叉着腰哈哈大笑了几声。

    “恭喜白兄,贺喜白兄,一甲榜首,乃本届状元郎啊!!”

    此话如石破天惊,轰然炸开,程颐程颢、张载、曾巩、宋濂、李斯……数不清的人纷纷慨然走上前来,笑着朝他一拱手。

    “贺喜白兄啊!”

    “果然不愧是名动一时的诗仙李太白,厉害!”

    “墨义诗策皆为前三,这状元今日是你实至名归啊!!”

    墨义诗文没什么好说的,前者大家都没有差的,诗文李白是毫无争议的断层第一,唯有最后一项策论。

    纵然帝王们对此的评价非常两极分化,但没有一位帝王在面对这样精彩的策论时,能昧着良心给低分。

    议论中心的李白本人却好似脚踏虚处,茫茫然无所遁形。

    他……是一甲第一名?

    苏轼无声的瞧着他神色,忽然退后两步,重重清咳了一声。

    “咳咳!!大家安静安静!方才白兄说此等喜事,必须当即吟诗一首以贺!!!大家想不想听!!”

    诗仙李太白的现场亲口作诗!!

    众人双眼biubiu的放光,一叠声的起哄高呼!!

    “想听想听!!”

    考试时大家都精神紧绷无暇四顾,此时终于结束,才纷纷都有了些旁的实感。

    诗仙李太白——活的!会动的!就在眼前啊!!

    前朝的尚且不论,往后数哪一代文人从小没背过几首李太白的诗文!!

    在忽然越来越整齐划一的‘来一首!来一首!’之中,呆怔的李白终于缓缓回神。

    一抬头,众人顿了一瞬,随后更加整齐划一的热烈高呼。

    苏轼朝他挤了挤眼睛,促狭一笑。

    李白:…………

    ……

    底下看榜的热闹纷繁,上面帝王们也不至于在此时扫兴,笑眯眯的看着下方盛景,顺便暗自里各琢磨着那万界朝堂是怎么个说法。

    金龙却没有再解释的意思,微微一甩尾巴,巨大恢弘的科考场渐渐化作碎片坍塌消散。

    漫天王座之后各开一巨大华丽的时空之门,静静悬浮。

    【本场科举即将画上尾声,各朝学子各自随帝王返回。】

    诸人纵然有些不舍,但终要叹息着各自回了各自的方向。

    盛会太过短暂,不知下次相逢又是何时?

    李世民正瞅着李隆基幽幽叹息,“唉,朕真是不放心让太白先生跟着你回去,不如你小子忍痛割爱给朕得了……”

    李隆基不敢拒绝,自然也不是很想给,窝窝囊囊的诺诺赔着假笑。

    李世民哼了一声,到底也没强要。

    他心中有数,李白的策论,比起他贞观一朝,显然在李隆基所属的天宝年间更能发挥出效果。

    如此说,不过是警告敲打一番李隆基,要他紧紧皮子知道回去最要紧的事情是干什么。

    帝王们正各自跟儿孙们‘交流感情’,准备着要转身离开之际,下方忽然传来了一道悠长而又清晰的吟诵。

    那吟诵自四面八方响起,竟然顷刻间让此处天地改换,草长水涌,幻化出了一幅新的景象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却是李白,在无奈之后略略沉思片刻,开口讼诗!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滚滚的长河自九天灌流而下,从众人面前呼啸着奔腾向前,而尽头则是一望无际的碧波大海!!

    刘彻双眼大亮,这回更是兴奋又毫不犹豫的扑通一声跳进了翻滚向前的长河!!

    “芜湖!!又有好玩儿的,虽则不是鲲鹏有点遗憾,不过这个看着也不错!!”

    古有神笔马良落笔成真,今有诗仙李太白诵诗化界!

    景帝晚了一步没揪住他,气的额头突突直冒青筋!!

    “这!小!兔!崽!子!!”

    刘邦搓搓手,却是不知从哪儿弄来了一块儿木板,紧跟着跃跃欲试的踩着板子随浪而起!!

    “小崽子,等等你爷老子!!”

    景帝:……?

    文帝默默扭头。

    有汉高祖和汉武帝打头,其余帝王臣子中不乏有跳脱活泼之辈跟着玩儿去了。

    李渊就晚了一步,迅速伸手都没拽住眼睛放光野马脱缰的李世民。

    李治笑眯眯的凑到武则天身旁,“媚娘放心,朕是稳重的。”

    武则天,“朕喜爱活泼的。”

    李治笑容一僵。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

    一句一句缓缓道来,金光洒在众人面前,化作了丰盛华丽的宴席。

    四处清风朗月,洋溢着喜悦欢畅的曲子。

    有神妃仙子载歌载舞,裙裾飞扬,有仙鸟乘风,盘旋飞翔。

    众人置身其中,便觉出通身舒畅清爽,耳清目明,仿佛陷入了舒服至极的云层之中。

    嬴政正负手站着,身侧缓缓走来一个笑呵呵的慈祥老头。

    “秦皇陛下,既是天幕所赐的分别宴席,不若就且歇息片刻再走吧,也可把酒言欢啊。”

    此人正是朱元璋。

    紧跟着,又有羽扇军师领着一个满脸惊恐的小胖子走过来,在二人不远处拱手相拜。

    “在下诸葛孔明,冒昧来拜见二位雄主,这是我们家不成器的陛下——阿斗,快快上来见礼。”

    嬴政和朱元璋应声看过去,倒是都对诸葛亮相当有印象。

    “是你。”

    “诸葛先生大才,不必客气那些,近前来坐吧。”

    嬴政对人才素来是和缓的,更不必说诸葛亮这位曾经好几次在天幕赛中给他留下过深刻印象甚至赢过他的大才了。

    诸葛亮立刻拜谢谦辞了几句,却是毫不犹豫的拽着快吓的哭出声来的刘禅一屁股把他按到了嬴政和朱元璋身边。

    刘禅:……qaqqqqqqqqqq!!!!

    别处的帝王远远看着,都暗自思虑未曾想刘禅居然在秦皇明祖跟前还挺得脸。

    刘备去见过了文景二帝,刚叙了几句,转头瞧见了此情景,三人齐齐一默。

    刘备艰难的开了开口,“那、那是吾儿……”

    汉文帝刘恒却是笑了一下。

    “走吧,咱们也过去。”

    他意有所指瞟了一眼正有点犹豫要不要过去唐祖李渊和宋祖赵匡胤。

    笑容更加温和可掬。

    “去晚了,就得坐小孩儿那桌儿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