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同窗好办事
坝桥镇党委书记郑天宇,是顾伟民在官场上的老朋友。两人相识多年,关系一直不错。然而,顾伟民在结交朋友方面,始终坚持一个原则:朋友可多不可滥。
一天,顾伟民在县委办公室处理完文件,抬头看见郑天宇走了进来。他笑着迎上前:“天宇书记,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郑天宇也笑了:“还能是什么风,当然是想来看看你这位大忙人啊。”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伟民,我最近遇到点麻烦,想找你商量商量。”
顾伟民听后,请郑天宇坐下,并为他倒了一杯茶:“说说看,是什么麻烦?”
郑天宇叹了口气:“你知道,我一直想在坝桥镇搞一个大的开发项目,带动镇里的经济发展。但最近资金方面出了点问题,我想请你帮忙想想办法。”
顾伟民听后沉默了片刻,然后说道:“天宇,你知道我一向对待朋友都不会吝啬帮助。但你也知道,我交朋友的原则是:可多不可滥。我不能因为私人关系,就轻易做出违反原则的事。”
郑天宇听后,有些尴尬地低下了头:“我知道,我不该给你添这个麻烦。”
顾伟民拍了拍他的肩膀:“别这么说,我们是朋友嘛。这样,你先把你的项目计划和预算拿给我看看,我看看能不能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帮你想想办法。”
郑天宇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感激:“那就太谢谢你了,伟民。”
几天后,顾伟民仔细研究了郑天宇的项目计划,发现它确实是一个有利于坝桥镇经济发展的好项目。于是,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资源,帮助郑天宇解决了资金问题。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因此更加深厚。
一天下午,顾伟民在办公室处理公务,突然接到了陈良帅的电话:“伟民,有空吗?我和雨彤想请你一起吃个晚饭。”
顾伟民看了看手头的文件,微笑道:“今晚正好有空,那就老地方见吧。”
晚餐时,三人围坐在一张圆桌旁,回忆起大学时代的点点滴滴,不禁感慨万分。冯雨彤开心地说:“真怀念那时候,我们三个总是形影不离,没想到现在都步入中年了。”
陈良帅接过话茬:“时光飞逝,但也幸亏我们之间的关系一直没变。伟民,你现在是雄河县的县委副书记,我们荣盛建筑公司也想为家乡尽一份力。你看看有没有什么项目我们可以参与的?”
顾伟民听后心中一动,他知道陈良帅并非只是想叙旧。他沉思片刻,然后说道:“其实,最近县里有一个旧城改造项目,规模较大,需要实力雄厚的建筑公司来承担。如果你们有兴趣,我可以帮忙牵线搭桥。”
陈良帅和冯雨彤对视一眼,眼中都流露出喜色。冯雨彤激动地说:“真的吗?那太好了!我们一直很关注这个项目,如果能参与其中,对公司来说将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顾伟民点了点头:“既然我们是同窗好友,支持你不是理所当然的吗?但记住,工程质量是首要任务,不能有任何疏漏。”
陈良帅郑重地点头:“放心,伟民。我会亲自督阵,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都达到最优。”
几天后,在顾伟民的引荐下,荣盛建筑公司成功获得了旧城改造项目的承建权。陈良帅和冯雨彤对顾伟民充满了感激之情,而顾伟民也为能为同窗好友出一份力而感到欣慰。
在旧城改造项目启动后不久,双塔镇镇长王晶晶得知了顾伟民对荣盛建筑公司的支持。她心里有些不满,因为双塔镇也有一家建筑公司希望参与这个项目。于是,她决定找顾伟民谈一谈。
王晶晶来到顾伟民的办公室,开门见山地说:“顾书记,我听说你把旧城改造项目给了荣盛建筑公司,双塔镇的建筑公司却没能参与。我觉得这样做不太公平。”
顾伟民听后,并没有生气,而是平和地说:“晶晶,你知道我一直都很注重公平和公正。但在这个项目上,荣盛建筑公司有更丰富的经验和实力。我们是要确保工程的高质量完成,而不是为了照顾某个公司的利益。”
王晶晶听后,依然有些不甘:“我理解你的立场,但双塔镇的建筑公司也很有实力。他们可是咱们县里的老牌企业,这样一来,他们不是错过了一个大机会吗?”
顾伟民微微一笑:“晶晶,你是个聪明人,应该知道少个冤家多条路的道理。这次荣盛建筑公司中标,并不代表双塔镇的建筑公司就没有其他机会。我们可以寻找其他的项目,让他们也能发挥长处。在官场上,我们要尽量多交朋友,少树敌。这样,我们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王晶晶听了顾伟民的话,心里的不满渐渐消散。她明白,顾伟民这样做是为了整体的利益,而不是偏袒某个公司。她说:“我明白了,顾书记。以后我会更加注意处理关系,不让个人情绪影响到工作。”
顾伟民点了点头:“很好,晶晶。我们都是为了雄河县的发展而努力,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
周玲玲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翻看着一本家居杂志,而顾子轩则在一旁玩着积木。顾伟民推门进来,一脸笑容:“我回来了。”
周玲玲抬头看了看他:“今天怎么这么开心?”
“事情进展得很顺利,双塔镇的王镇长也能理解我的决定了。”顾伟民坐到周玲玲旁边,轻轻揽住她的肩膀。
周玲玲微笑:“我就知道你是个有原则的人,但也能处理好人际关系。”
这时,顾子轩抬起了头:“爸爸,你今天又帮了别人吗?”
顾伟民揉了揉儿子的头发:“是的,爸爸今天也在努力让每个人都开心。”
周玲玲温柔地看着顾伟民:“伟民,我知道你在外面很辛苦。但记住,我们是一家人,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们都会支持你。”
“谢谢你们。”顾伟民感激地看了看妻子和儿子。
顾子轩突然插话:“爸爸,那你能不能也帮我找个项目做?我也想帮助别人。”
顾伟民被儿子的话逗乐了:“好,等你再长大一点,爸爸一定帮你找个大项目。”
晚餐时,三口之家围坐在餐桌旁,其乐融融。顾伟民分享了他在工作中的一些趣事,也听取了妻子和儿子的日常琐事。他明白,无论在外界如何风云变幻,家始终是他的避风港湾。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顾伟民特意早回家,带了一盒妻子最爱的糕点和顾子轩盼望已久的玩具模型。周玲玲看到这些,眼中闪过欣喜的光芒:“伟民,你总是知道怎么讨我们欢心。”
“那当然,坚持原则并不妨碍我投你们所好。” 顾伟民笑着说。
看着顾子轩兴奋地玩着新玩具,顾伟民深感,无论官场如何复杂,家庭是他坚守原则的动力和源泉。只有家庭的温暖支持,他才能在官场中保持清醒和坚定,坚持自己的原则,同时又能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