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会说场面话
县自然资源局局长吴晓琼在一次会议结束后,走到顾伟民面前,带着微笑说:“顾县长,今天的会议您讲得真是太精彩了,我们都深受启发。”
顾伟民听后,也微笑着回应:“谢谢吴局长的夸奖,也感谢大家在会议上的支持与配合。”
吴晓琼接着说:“您总是这么谦虚,其实我们都知道,您在工作中一直都是高标准、严要求。有您在,我们自然资源局的工作也更有动力和方向。”
顾伟民听后,心中明白这是场面话,但也不可少。他回应道:“吴局长过奖了。我一直都认为,一个团队的成功,不是靠个人的力量,而是靠大家的齐心协力。自然资源局在吴局长的带领下,一直都做得非常出色,我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吴晓琼听后,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顾县长真是会说话。放心吧,我们自然资源局一定会继续努力,为县里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这段对话虽然充满了场面话,但也体现了顾伟民作为领导者的智慧和情商。他懂得在适当的场合给予下属鼓励和赞扬,同时也善于化解潜在的尴尬和矛盾,让整个团队更加和谐、高效地运作。
到了第二天,县应急管理局局长郑天宇一直以来在工作中表现得有些低调和保守,他的意见和决策往往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他来到了顾伟民的办公室,表情带着一丝无奈。
郑天宇说:“顾县长,有个事情我想和您汇报。最近我们局里在处理一起突发事件时,遇到了一些困难。我们的建议和方案在县政府内部没有得到太多的支持。”
顾伟民听后,眉头微皱:“具体是怎么回事?”
郑天宇解释道:“我们的方案虽然有些超前,但实际上是针对该突发事件的最有效应对方式。然而,由于我在局里的地位和话语权相对较轻,很多人对我的提议持怀疑态度。”
顾伟民听后沉默了片刻,然后说:“郑天宇局长,你知道吗?‘人微言轻’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问题。但关键在于,如何在适当的时机‘发威’,让自己的声音被听到。”
郑天宇有些困惑:“我不太明白您的意思。”
顾伟民解释道:“你需要在合适的场合,通过有力的论证和事实支持,展现你的专业性和决策能力。不要害怕与其他部门或领导产生分歧,只要你认为是对的,就要坚持下去。”
郑天宇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我明白了,顾县长。我会找到合适的时机,用我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来‘发威’,让更多人认识到我们应急管理局的价值和作用。”
顾伟民微笑着点了点头:“很好,我相信你能做到。记住,有时候,为了推动事情的发展,我们需要一些坚持和勇气。不要被‘人微言轻’所束缚,要敢于发声,敢于担当。”
等到郑天宇离开,县统计局局长李晓玲走进顾伟民的办公室,她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女干部,工作能力强,但也有些直率,有时候说话过于直接。
李晓玲开门见山地说:“顾县长,我最近统计了一些数据,发现我们县在某些方面的表现并不理想。我觉得我们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来改善这个情况。”
顾伟民听后,并没有直接回应,而是先观察了一下李晓玲的神情和语气。他注意到李晓玲的语气略显急躁,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急切的情绪。
顾伟民微笑着说:“晓玲局长,你一直很努力,对数据敏感,这是你的优点。但是,你知道吗?说话也是一门艺术。我们需要学会看人说话,量体裁衣。”
李晓玲有些不解:“什么意思?”
顾伟民解释道:“就是要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说话方式和内容。有时候,过于直接或者急躁的表达方式可能会让别人感到不舒服,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李晓玲听后若有所思:“那我应该怎么做呢?”
顾伟民说:“你可以先肯定别人的工作,然后再委婉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这样更容易让别人接受你的观点。另外,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理解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人沟通。”
李晓玲点了点头:“我明白了,顾县长。我会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尽量做到看人说话,量体裁衣。”
到了下午,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姜洪涛与顾伟民坐在会议室里,两人的面前摆着一份合作方案。姜洪涛一直以来都是个心高气傲的人,很少愿意放下身段去寻求合作。
姜洪涛有些犹豫地说:“顾县长,我知道这次合作对我们机关事务管理局来说意义重大,但是,这毕竟涉及到我们的面子问题。如果我们放下面子去寻求合作,会不会被人看不起?”
顾伟民听后笑了笑:“姜局长,面子在很多时候都是一种包袱。如果我们总是为了面子而固步自封,那就会错失很多发展的机会。”
姜洪涛听后默然不语,他明白顾伟民的话中的道理,但内心还是有些挣扎。
顾伟民继续说道:“其实,放下面子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相反,能够放下面子去寻求合作,正是一种成熟和智慧的表现。我们要的是最终的成果和利益,而不是一时的面子。”
姜洪涛深吸了口气,然后说:“我明白了,顾县长。为了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发展,我愿意放下面子,去寻求这次合作。”
顾伟民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姜局长。我相信这次的合作一定会为我们双方带来更大的利益。只要我们能够放下过去的成见和面子,携手前进,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