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生:别喊我娱乐天王 > 第514集 郑部长

第514集 郑部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雨露出版社联系不到人。

    知道对方是托词,王鸿伟也没有生气。

    个人有隐私权,不想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他能够理解。

    不过,《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实在是非同小可,王鸿伟也在第一时间向上面汇报了。

    并且向自家老爷子做了汇报。

    王四海看完之后,激动得老泪纵横。

    不顾王宏伟的劝告,非要亲自打电话,向军队高层推荐。

    雨露出版社很快接到了上百万的订单。

    《三十六计》定价四十。

    《孙子兵法》定价四十。

    雨露出版社给军队以七折优惠,卖给了军队。

    本来,《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在社会上的动静并不大。

    但军队的大动作,很快就流传到了社会上。

    军队喜欢的东西,一定是好东西。

    大家对《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充满了神秘感。

    突然之间,这两本书就爆红了。

    看得懂的,看不懂的,大家都在追风,一时之间,两本书也是洛阳纸贵。

    短短两个多月,《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销售了四千多万套。

    虽然文言文很多人看不懂,但里面有注释啊。

    特别是《三十六计》,还有许多小故事。

    更神奇的是,《三十六计》里面,举的成功例子,很多都是来自于《三国演义》。

    比如隔岸观火,比如瞒天过海,比如以逸待劳,比如。。。

    几乎是相辅相成。

    没有看过《三国演义》的,就去看了《三国演义》。

    不知道《三十六计》的,听了别人介绍,就去买了《三十六计》。

    三国热。

    兵法热。

    权谋热。

    老朋友聚会,言必称三国,话必谈计谋。

    有人拿着放大镜准备挑刺,也实在难以自圆其说,只好放弃。

    但有人开始攥文,公开怀疑湖海散人与星河,这个时候推出《三国演义》《三国志》《三十六计》《孙子兵法》是不是有什么阴谋。

    是不是要让人学坏。

    是不是要搞乱龙国。

    余笙从网上看到这些文章,也是气得无语。

    怪不得前世郭德纲会说:“有些人不能从专业上打败你,就要从道德上毁灭你。”

    这样的文章虽然不多,但话语权很大。

    在网络上也是有一点影响的。

    余笙就在文章后面,以余生好闲评论:“你就是个屁!

    自己除了会给人盖帽子,可有一本书,能够对得起一个人字。

    你出门记住,一定要在中午出去。

    因为早晚会被人打死!”

    余生好闲,没有人知道是谁。

    大家都以为是网上的哪个键盘侠。

    谁知道,指责《三国演义》的那家伙,与绿城文化馆馆长宋青是同学,私交还算不错。

    他看到余笙的评论以后,想着自己没办法直接下场撕逼,就委托宋青帮他写一篇文章,抨击“余生好闲”在网上污言秽语对他的攻击。

    宋青碍于面子,就答应了下来。

    结果一看网名,竟然是对出绝对“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的余生好闲。

    他记得非常清楚。

    因为余生好闲对的“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获得了特等奖。

    对方让他把奖金代为捐给了黑雾村灾区。

    自始至终,宋青都不知道对方是男是女,是老是少。

    如今竟然在这里发现了余生好闲,宋青大喜过望。

    他立刻关注了对方,并且向对方发起好友申请。

    至于说写文帮助老友声讨对方,宋青早就忘记了。

    谁知道对方已经下线了。

    余笙正在夜以继日的抄写二十四史。

    这个过程很是艰难。

    因为龙国的历史,虽然大体上一致,但几乎所有的历史人物,与前世都不一样。

    这样,他必须要先研究这个世界历史,做出重大改动,觉得没有违和的地方了,这才抄写。

    说是抄写,至少有三分之一,要重新书写。

    所以,进度比较慢。

    看守他的人,不停的给他买书。

    天南海北的都有。

    余笙也算是来了一次摸底学习,终于对这个世界的历史,有了比较深的了解。

    当然,为了保证原著的完整性,余笙是先默写出来,然后再想着如何改动。

    他也做好了,把前世的《二十四史》,当作小说直接出版的准备。

    只是还没有想好名字。

    不知不觉中,也是在煎熬中,元旦到了。

    又是新的一年。

    余笙也算是被软禁了大半年。

    虽然与看守他的人交谈不多,他们也处的像是朋友。

    到了十点的时候,余笙发现那些守卫忽然少了许多。

    随后,有人来了一个陌生的男子,年纪三十多岁,过来请余笙,说是领导要见他。

    穿着打扮,像是秘书。

    不过对方并没有介绍自己,余笙也就很识趣的没有问。

    余笙没有拒绝的权利。

    他知道,如果不是男子口中的领导,就没有现在的他。

    并没有坐车,而是跟着男子,走了不到五十米,就到了一间办公室门前。

    男子敲了敲门,然后两个人就进去了。

    “部长,余笙同志来了。”

    是同志!

    余笙一路上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哦,先坐吧,我马上就好。”

    余笙看着面前的老人,应该不到六十五岁,不怒自威,哪怕是胆大如余笙,心里又开始忐忑不安起来。

    因为,老人他有点印象。

    名字叫郑忠旗,至少也是正部级的领导,至于是什么职务,余笙真不知道。

    虽然王梅,余城都提醒他,要关心政治,特别是上层,余笙已经尽力了,还是记不住,不太明白。

    男子给首长添了茶,也给余笙倒了一杯,就退出房间了,只留下余笙一个人坐在沙发上。

    郑忠旗很快就完成了手里的工作,然后站起来,特意走到余笙面前,与他握手。

    余笙站得笔直,心口砰砰直跳。

    “郑部长好!”

    余笙沉稳的向郑忠旗问好。

    “不错,还知道我是谁,并不像是王梅同志说的,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文弱书生嘛。”

    余笙听了,已经明白,郑忠旗部长,虽然不能说是自己人,但这次找自己,肯定不是坏事。

    只是,这样一位大领导,找自己有什么事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