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亮剑:咱老李就喜欢边区造 > 第253章 原子弹的信息

第253章 原子弹的信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总司令突然说:“兴国你听没听过曼哈顿计划?”

    王兴国听到这个名词,眼睛立刻睁大了一圈。“美国陆军部于1942年6月开始实施利用核裂变反应来研制原子弹的计划,亦称曼哈顿计划。该工程集中了当时西方国家(除纳粹德国外)最优秀的核科学家,动员了10万多人参加这一工程。工程负责人格罗夫斯和奥本海默。

    早在1937年2月,纳粹德国开始执行了铀计划。

    这都是科学界公开的秘密,不论他们如何隐瞒。当今世界著名的核物理学家就那些,而且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和这两个计划都有一定的牵连。

    这两个国家在全世界寻找材料和高端的科学家,要说真正的秘密,其实就是他们实验室的位置。

    怎么?总司令也对原子弹感兴趣?”其实王兴国哪有消息,都是通过外挂查找的后世公开信息。

    副总司令表情严肃的说:“我听说,这种超级炸弹,一枚就能摧毁一座城市?他们说的是不是太夸张了?”

    夸张?小鬼子那个6千多度高温的夏天,“小男孩”和“胖子”在广岛和长崎的战绩是实打实的。在后来的研究报告中估算,广岛66万人在爆炸中死亡,长崎39万人死亡。在之后多年,有很多人因为这场爆炸中的核辐射中毒身亡。

    “不夸张,这都是理论数据,而且都是保守估计的下限。”王兴国思考后,还是开始给首长们讲解原子弹的原理。“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燃烧时释放的能量,来自碳、氢、氧的化合反应。一般化学炸药如三硝基甲苯(tnt)爆炸时释放的能量,来自化合物的分解反应。在这些化学反应里,碳、氢、氧、氮等原子核都没有变化,只是各个原子之间的组合状态有了变化。

    核反应与化学反应则不一样。在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里,参与反应的原子核都转变成其他原子核,原子也发生了变化。一般习惯上称这类武器为原子武器。但实质上是原子核的反应与转变,所以称核武器更为确切。

    核武器爆炸时释放的能量,比只装化学炸药的常规武器要大得多。例如,1千克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约8x1013焦耳,比1千克tnt炸药爆炸释放的能量419x106焦耳约大2000万倍。核武器爆炸释放的总能量,即其威力的大小,常用释放相同能量的三硝基甲苯(tnt)炸药量来表示,小的仅1000吨,甚至更低;大的达1000万吨,甚至更高。”

    副总司令毕竟和王兴国比较熟,说话也比较随意。“兴国,是不是吹的有一些过了。威力这么大的炸弹为什么还没有国家使用?”

    “副总司令,举个例子,造一艘航母的原理早已经公开了。世界上能造航母的还是只有那几个国家,咱们华夏别说航母,就是军舰还仅仅造出一艘小炮舰,目前还在黄河上测试玩儿呢!”

    副总司令接着问:“那兴国你知道原理吗?咱们军工部能制造吗?”

    王兴国快速的思考其中的得失,其实核武器还不是那么着急。而且咱们国家还是有很多核物理的人才的。主要是王兴国通过外挂能了解的核武器信息也不多,而且王兴国认为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任务,于是说:“原子弹更需要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我一个学习机械的,只能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按照其他国家的方式,都是一个军方的重量级人物和一个核物理学家牵头。就像军工部陈部长、我和赵刚这样的组合,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稳妥的方式。”

    总司令点点头:“这种模式我们还是认可的,主要是这个总工人选,你有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毕竟你对科学界的风云人物更了解一点。”

    “我还真知道一个人物——钱三强,于1932年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

    1936年从清华大学本科毕业;

    1937年9月,在严济慈的引荐下,到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是伊雷娜·约里奥-居里(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并跟随化学师葛勤黛夫人做钋的放射源研究,还在让·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先生主持的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研究所学习。

    1939年,完成博士论文《α粒子与质子的碰撞》;

    1940年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

    唯一的缺点是年龄太小,今年刚刚30岁,还没有自己的成名项目。”

    总参谋长笑呵呵的说:“要说年龄,你小子今年有25了吧!你小子还说30岁的年龄小。如果他有了自己的成名项目,咱们就很难将他弄回国。就你刚刚介绍这些,就足以说明这是一个天才人物。兴国,你有他的联系方式吗?”

    “我没有,但是我知道有人有。清华大学吴有训教授,或者前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严济慈所长有。这些都是他的良师益友,互相之间一定也有联系方式。”

    总司令说:“这些就让组织去做工作,兴国,你认为谁能先制造出来原子弹?”

    “应该是美国。”王兴国心里知道答案,自然语气都十分肯定。也不用其他人问,王兴国就自顾自的回答:“一分付出,就应该有一分回报。美国集中了当时西方国家(除纳粹德国外)最优秀的核科学家,动员了10万多人参加这一工程,并且付出了大量物力财力。”

    总司令接着提问:“兴国,你认为咱们华夏能制造出来原子弹吗?”

    “一定能。”王兴国十分笃定的说:“也许不是第一个,但是咱们一定能制造出来。只要肯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另外,我认为外国人能制造的,华夏人一定也能制造。

    不过只要咱们启动这一计划,华夏就走上了一条孤独的道路。所有人都会忌惮咱们,认为咱们有威胁的国家都会针对咱们和想尽办法破坏咱们的原子弹工程。

    而且咱们要动员10多万人,这个动静可不小,想要保密可是十分困难。”

    总司令沉思过后,“这就交给组织吧,要相信组织的力量。咱们既然在兴国这确认了原子弹的威力,就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研究出来。这个原子弹,咱们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没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