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望海寨的信仰
“山君!那个白袍人跳海了!”一道女声又急又惊的说道。
姜潮当然也看到了,她微微扫了一眼说话的船长。
她让她看着鬼礁的情况,没想到她还是在偷偷的看船上的情况。
咳,抛开这些不谈。
白袍人跳海后,船上的人却并不着急?
“山君,这白袍人为什么要跳海啊?”船长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道。
她实在是想不明白,白袍人不像是被另一个人推下海的,那就是他自己跳的,可是傍晚的海水可是很凉的,他跳海做什么?
姜潮同样不明白。
但此刻的天和海,金黄的边际已经由创世的艺术家绘画完毕,转而开始用笔沾水,逐渐洗掉这天上的色彩,夕阳躲进深山又或者是深海里,光亮很快就暗了下来。
“山君,傍晚结束了,天黑马上要涨潮了!”船长望了眼天色说道。
姜潮点头。
三人只好匆匆离开。
临走之际,姜潮站起身,朝鬼礁那边看了一眼。
她是对的!
回过头,其余俩人已经到船上等候了,她也快速攀爬下去。
天色昏暗,海上影子,惟天海交际,小岛屿一点,与余舟一介、舟中两三粒而已。
……
回到望海寨的时候,天色已经昏暗,这个时候一个人赶回去不太安全,姜潮便留宿在了寨子里。
到船长家蹭了一顿晚饭,吃完饭后又交代船长继续盯梢鬼礁的情况。
姜潮回到了望海寨的住所,因为每个月会来一次,所以房间里并不积尘。
她用鸡毛掸子扫了扫床榻,从柜子里取出被褥铺好。
又到寨子里的公用井打了桶水回去冲了个凉,换洗了一身衣物。
躺在床榻上,姜潮心中思虑着到另一边去查看的可能性。
她听说过季家,但并不认识季家的人,她也听别人说过,季家的人孤傲自负,不好结交,最关键的是他们的行踪不好掌握。
姜潮想着想着便睡着了。
至于小人鱼?她在水潭里放生了许多淡水鱼,所以不怕会饿到响响。
午夜凉风降湿热,知了叫翻天,拌入梦,可咸、可甜……
天边翻起鱼肚白,蝉鸟交织鸣,人渐醒,一日计、始于此。
不过寅正,姜潮便起了个大早。
到井边打水,和几个同样早起的人打了声招呼,洗漱完后找了把镰刀,背了个箩筐,外出割取新鲜嫩草。
“山君!山君!等等我,我和您一起去!”有人叫住姜潮。
姜潮闻声停在寨门口等了会儿,不一会儿便是跑来了一个女人,同样背着箩筐拿着镰刀。
姜潮记得,此人是李灵雯的母亲,李香。
追上后,女人憨憨的笑了笑说道:“山君,您起的可真早。”
“我想着起早一点,喂完马我还要赶回长寿寨。”姜潮耐心的解释道。
“山君您可真是太忙了啊,上次也是来了一天,晚上又着急火燎的赶回长寿寨那边。”李香感叹道。
姜潮顺着她的话想了想,她感觉其实还好,古代公务员没有现代公务员忙呢!
现代公务员可能有着体制要严格遵守,比如一个月只有几天假。
但是她做山君一个月,甚至是一年的时间都可以自由安排,换成别的不负责任的人大可吃喝玩乐,压榨寨民。
但她是经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人,她能做好的她就会做好。
当然她肯定不会过度操劳自己,所以除了刚开始的时候比较忙,一天到晚脚不离地的跑来跑去,那时候一切还没步入正轨的时候,凡事都要指定规则和调整制度,但在后来百寿山的人为秩序顺利步入列轨后她就很轻松了。
她规定自己每个月都必须抽时间去三个寨处理公务,其余的时间就是随便搞搞研究。
研究研究农作物的杂交培育,或者研究研究水生物的繁殖培养,又或者是研究研究什么有利于便捷生活的物品,但这些研究的前提都是基于她无聊,找事情做,打发时间的。
决心研究人鱼之后,她便很少做其它的事了。
忙完寨子里的公务后,她基本上都是和小人鱼待在一起腻腻歪歪。
心里是这么想的,但是姜潮不可能这么直白的说出来。
她表现出一副欣慰的样子说道:“看到你们生活条件都在慢慢变好,我就心满意足了。”
她此话一出,李香瞬间满满感动。
她眼中含着泪花点了点头,然后非常的感激姜潮:“谢谢您,山君,没有您,就没有如今的望海寨!
您在望海寨最困难的时候出现,解决了我们的温饱!
还有营生!要是没有您,也就没有望海寨的水产养殖场!
您真的是功德无量啊,要我说啊,您是大好人,定能长命百岁!”
这一顿话说的慷慨激昂,都把姜潮给渲染到了。
她会心一笑道:“哈哈,那就借你吉言了!
不过我们都要长命百岁,毕竟我们百寿山可不是浪得虚名的!”
很久以前镇上的人说,百寿山上的人均寿命很长,所以便叫这座山百寿山,意味着很多寿命长的人,这里是一块宝地,凡是进了此山居住的人都能长命百岁!
李香甚至笑出了泪花,呜呜~太想哭了,山君人真好!
姜潮刚来那会,山上大有人不服她的。
“一个小丫头跑来当什么什么狗屁山君!”
“又是来吸咱们贫民百姓鲜血的蜱虫!”
“快点滚出百寿山,我们不需要一个小丫头来管!”
……诸如此类的话语大有存在。
别人不听她的,那又怎么样?她就自己在寨子附近搭个小屋子遮风挡雨和睡觉,起早摸黑的干。
凭着一颗赤子之心,渐渐的有些寨民被她所感动,愿意听从她的安排,加入她那个所谓的“奔赴小康计划”。
半年过去了,望海寨的生存险境被彻底打破了,望海寨的大多数人们都已经选择相信她了,没有人敢看她年纪小就看不起她,只是还有着少部分人对她怀有迟疑。
随着事务所建起,姜潮制定了大大小小的规矩和守则,人们已经开始无条件服从了。
她在寨子里的时候,每天晚上睡觉前都将全寨人聚集到事务所开会。
制定明天的新目标,统一思想和理念。
哪怕是个文盲,也要知道服从大众和听命长官!
这无疑是个庞大的工程,但她如此日复一日。
后来啊,水产养殖场第一批鱼群长大,用木桶运送鲜货、或者晒成干货装进麻袋里,交给与此同时同样在进步的百步寨售卖。百步寨对外接,望海寨则是专心养殖。
有了收入后,她组织寨子里的所有适龄孩童,不论男女,统一送到镇上去读书,还从自己的私库里出钱在镇上买了一处宅院,专门供孩子们读书的住所。
她说不求孩子们将来读取功名一定要当上大官,只求孩子们能读的懂书,写得了字,看过更广的世界,未来能有更多的选择。
无论他们以后是选择回百寿山还是去闯荡外面广阔的大世界,姜潮带领全寨人支持孩子们的选择!
孩子们没有学习的压力,他们也是专心的在学院里读书,休课的时候便回到寨子里,陪伴上了年纪的长辈,帮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不错过童年的乐趣。
于是在一年后,望海寨大变了个样。
吃喝不再成为生存难题,小辈儿个个能读书写字、孝敬长辈,家家户户跟着她开始财政盈余。
寒冷的冬天也不再需要外出捕鱼为生,全寨的公账富余,公共设施一个一个修建,每家每户的房屋开始修葺,还建造了山君发明的火炉。
全寨的人都开始信仰姜潮,认为她就是神仙的化身,不过在姜潮简单的教育后,他们最终将她视为独一无二的首领。
望海寨是对姜潮信念感最强的寨子,因为她在望海寨待的时间和花费的功夫是最多最用心的,而寨子里的人在认定姜潮为山君后便再也没有怀疑过她说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动作。
后来开发新寨长寿寨的时候,望海寨里不少人跟着她开垦新地,建立新寨!
姜潮会特殊对待望海寨的原因,是有自己原生家庭的关系。
她胎穿到贝壳村后,便一直有想法想要改变贝壳村的处境,那个每年都会有的生存危机——不能出海,出海必死!不能进山,进山会死!
她闯荡完江湖,了解完风土人情、通晓律法、收集了一大堆大余王朝的各种资料。
那个时候过的又苦又贫,一有钱便拿去买那些典籍文献了,有些不卖的遗孤本她还跟它主人死磕,最后成功抄录到备份。
在阴差阳错下当上了一座山头的山君后,她也是忐忑的。
但在来到百寿山后发现望海寨和贝壳村的处境非常相似,她便不留余力的下足了功夫在望海寨上。
因为只有望海寨成功了,意味着贝壳村才有机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