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千古帝王PK群,我让老朱当群主 > 第328章 亘古未有之盛世,史上最卷的盛世!

第328章 亘古未有之盛世,史上最卷的盛世!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世间万事福祸相依。

    九考登龙制一出,打开了这世间上升之路。

    却在极大程度上损害了世家利益。

    世家作乱,以庞大的关系网络渗透其中,妄图干涉九考。

    三皇震怒!

    武皇帝杨坚带着潜龙院院首杨广,向作乱的世家大族提起屠刀,以摧枯拉朽之势肃清寰宇。

    十二年,弹指一挥,往事如烟。

    晋国早在“三皇九考登龙制”颁布的时候,便改了国号,名曰——乾!

    只因“乾”为龙,正应了“登龙之制”的登龙之意。

    建制之初,三皇分列三方形成三角之势管理天下,“潜龙院”、“腾龙院”尽皆设在在三方中央太原城。

    太原城在朱高炽的建议下改名为“永乐城”,当时杨广没少吐槽。

    “我说胖子,你打个本儿也不忘拍你爹马屁,你可真孝顺。”

    “嘿嘿,那是~我哪敢和您比啊,把你爹打的丢盔卸甲还哈哈大笑,佩服佩服。”

    九龙登考推行十二年,前三考三年一次,如今已进行了四届。

    文皇帝朱高炽在第一届下三考结束后,便推出“强国不愚民”的主张,大力普及教育。

    潜龙院每三年都会吸纳天下各处的新鲜血液加入,每年进行大谏论。

    针对法制、政令、民生发表谏言、辩论,提出相应的改良之策。

    如若谏策被采纳,那么便可通过中三考的“谏\"字关。

    之后“谏策”会递交腾龙院,若无异议便全国推行,若有争议那便由腾龙院的“腾龙”认领在地方施行试法。

    若试法成功,或者改良成功,则上交相应的文武内阁。

    若试法且改良者,所推行善法,利国利民达到相应要求者,则过上三考“明”字考。

    匆匆十二年,大乾终于迎来了九考制度最大的挑战。

    朱高炽年迈已高,奈何天下至今没有通过文考第九试之人,文皇之位归属无数人翘首以待,想看看朝廷会如何决议。

    “秀儿!你为什么就这么不想当皇帝!?”

    永乐城内,三皇聚首,三个人中间围着一个已有中年景象的儒雅男子,这是刘秀。

    “刘秀刚入次界,便许诺过不谋皇位,不可逾越,当然要谨遵承诺。”

    刘秀被这三个人围在中间,一时之间也是左右为难。

    秀已立誓,何苦逼我

    “大贤王,你能不能不要这么贤德,你贤德的有点可怕了”

    杨坚其实很不喜欢见刘秀,如果他只是史书里面的一个名字,没事儿看看可以。

    但是

    活生生的刘秀真的不太招人喜欢,太正了!

    真的让人有点自惭形秽,不是说太正直不好,这很好,但是不妨碍杨坚不喜欢和他待着。

    和这种人待在一起,会感觉自己很糟糕。

    在精神层面总有种被碾压的感觉,在他刘秀身上总是有一种对一切的包容。

    如果他是臣子,他遇到这样的君主会五体投地,但他是皇帝!

    遇到这种人唯一的感觉就是不想见,不想看。

    “光武帝,你参与九考在一年内即可通过,你若不参加,待我死了文帝之位空悬,于国不利啊。”

    朱高炽苦口婆心道。

    九考制度最大的一个隐患也暴露了出来,那就是“储龙”之位。

    登龙制循序渐进,一级一级的考,一步一步的跃龙门

    但是在九考制度施行之初,“储龙”之位空悬。

    到今天为止,进入上三考的人都是寥寥,更遑论通过上三考的人。

    刘盈看刘秀陷入纠结,开口道。

    “刘秀!祖宗之命你也不听了么,你莫不是想当那不孝子孙!?”

    刘英刚说完,刘秀崩不住了,这话你怎么说的出口的啊!!!

    “噗通”一下刘秀跪下。

    “秀一生重诺,也罢为孝,为天下,秀便做一次背弃誓约之人。”

    刘盈感动,眼眶湿润上前扶起刘秀。

    杨坚和朱高炽则是一脸怪异,同时心里面多少有些不舒服。

    心情很复杂如果要说是什么感觉,那可能只能用“自惭形秽”来表达了。

    “报!”

    大殿外突然传来“护龙卫”的报令,“护龙卫”直属三皇,有护卫帝皇,监察九考公正之职。

    “九考参考者刘聪,以二十万大军东征高句丽,跨海平倭,皆大胜,已完成武考“战”字考。”

    “哦?”

    杨坚眼睛一亮,他们现在还在为文考不出龙而发愁,他儿子竟然就通过“战考”登龙了。

    猪怕壮,人怕比,愁一愁看一看,咱儿子是不是不一样。

    杨坚顿时嘚瑟的朝着几人挤眉弄眼。

    “武皇帝,你眼睛如果不舒服还是找太医看一看吧,咳咳~”

    朱高炽看杨坚这个模样,哪里不知道他在嘚瑟什么。

    “文皇帝,你这身子骨是有些弱了,我看该看看太医的是你啊。”

    “咳咳,没事儿,老了快死了而已,这么点小事儿,太医就不用看了,还是你的眼睛重要啊。”

    朱高炽又是咳嗽了两声随后笑道。

    “没想到第一个过了九考的,竟然是我子刘聪,哈哈。”

    杨坚白了一眼朱高炽,永乐的儿子是真损啊和他小叔儿有一拼。

    大乾帝国,历经九考天下大变。

    以治世为考,以拓边为考,以利民为考,以创盛世为考,开创亘古未有之盛世!

    大乾历十二年秋。

    潜龙院院首刘聪武考登龙,成为武皇帝“储龙”。

    大乾历十三年夏,武皇帝石勒退位,入“祖龙庭”监理九龙武考,自此“祖龙庭”建立后第一位祖龙诞生。

    刘聪卸去潜龙院首之职,由刘琨担任,登基成为二世武皇。

    大乾历十四年春,大贤王文考登龙。

    次月,第一任文皇帝刘渊退位入“祖龙庭”,大贤王司马睿登基成为二世文皇!

    大乾历十六年,谷雨,初代文皇刘渊寿终殡天。

    四海缟素,八方嚎哭。

    作为九龙登考的发起者,刘渊在民间威望极高,他在位期间的仁德爱民为世代歌颂。

    是他亲手铺垫了通天路,打开天门。

    他的长眠仿佛打开了某个开关,大雨下了整整半月。

    大雨倾盆,不仅仅是苍天嚎哭,百姓感伤

    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那便是——洪灾!

    洪灾的到来,让正在等待中三考的“潜龙子”兴奋不已,阴霾一扫而空。

    没错,就是兴奋不已。

    四海安定,八方繁荣,中三考变得越来越难。

    在前人的基础之上,怎么才能把已经很好的社会变得更好,怎么把高产了那么多的农业弄的更兴盛。

    全国各地,经济繁荣跟前面十几年比起来,那就根本没得比。

    贫穷限制了想想。

    治理洪灾却不一样,天灾这种事儿可遇不可求啊

    所以一到天灾。

    潜龙子们是最兴奋的,越快越好的治理好灾情那他们的通关评价就会更高,这可比让盛世更盛简单多了。

    随着逐年的九考,

    不是考题越来越难,考题还是那些考题。

    但是完成的难度越来越高,因为太繁盛了,大乾盛世卷的恐怖!

    “安得广厦千万间,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句诗词,从唐朝诗人杜甫写下之后流传了千年,可是哪怕到了千年之后

    千年之后,广厦千万间,然而还是却唯独少了“安得”二字。

    有广厦千千万,但天下寒士若求一间,当以一生来求。

    在大乾则不一样。

    什么?

    在我治理的地方竟然还有人没有房子!?

    安排!!!

    赶紧建房,府衙出钱!

    什么?

    在我治理的地方有单身,还是女子单身!?

    快点组织全城相亲!!

    不不行,广招天下单身之士前来与我成妙女相亲,办咱就得给人办大一点,才好寻良人!

    钱?

    混账!

    咱们府衙的钱多的府库都放不下了,还不赶紧花一花再建一个府库岂不劳民伤财!

    大乾很卷!

    少年当立凌云志,大乾之人自小便以九考登龙为志。

    天下官员从有了官身,便是“潜龙子”,一生受考不可懈怠。

    如若懈怠,也不是不行。

    九考摆烂者也有,但是不多。

    后浪打前浪,前浪拍在沙滩上,如果摆烂那慢慢就只能不断的降级降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