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直播:我的海洋牧场 > 第570章 食神上线美味鱼面

第570章 食神上线美味鱼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鱼面?”

    “什么是鱼面?”

    “还有这种面食嘛?”

    闻言,直播间的观众们全都充满了好奇。

    江南解释道:“鱼面,顾名思义,就是又鱼又有面。”

    “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区都有专属于自己的饮食文化,鱼面的制作方法也都不同。”

    “比如北方的西省,制作鱼面就很简单便捷,只需要炖一条鱼,再在鱼上面洒上一些面条。”

    “面条沾着鱼汤,再吃上一口鱼肉,那滋味真是绝了。”

    “最重要的是有面条的加持,比较顶饿。”

    “而偏南方的一些省事,制作鱼面就比较细致。”

    “要先将鲜鱼的刺和皮去掉。

    接着剁其肉,直至变成泥酱状。

    再然后加入一定比例的淀粉、食盐揉搓成面,将面分成团,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蒲扇大小之大而薄面饼。

    最后卷成卷,放蒸笼里用猛火来蒸。

    取出来以后,等到其冷却后,就可以切成面条。”

    “今天我准备做个小尝试,将两者合二为一。”

    说话间,江南已经来到了帐篷之中。

    简单洗手后,便开始了鱼面的制作。

    他先取出了两条不同种类的鱼,其中一条用来炖,一条则做成面条。

    想要将鱼里面的刺和皮刮下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江南刀法精湛,对于他来说,处于刺和皮,太过于轻松。

    就跟高中生做小学生的加减乘除似得。

    不一会儿,在阵阵刀光闪烁中,他就将鱼体内的刺和皮全部刮掉。

    为了吃的时候方便,就连那条炖的也一并处理了。

    很多人之所以不喜欢吃鱼,就是因为挑刺太麻烦。

    江南也是为了等会吃面条的时候更加自在舒服,这才处理了一番。

    “岛主这刀工,一如既往的优秀!”

    “明明是很普通的菜刀,为什么到了岛主手里,却跟艺术品似得呢!”

    “岛主也太快了,我都没有看清楚怎么处理的!”

    “谁不是呢,我最讨厌在吃鱼的时候挑刺了!”

    “我小时候吃鱼,刺还曾卡在喉咙里!”

    “你丫的要说清楚,岛主特么的到底哪里快?”

    直播间内,有的观众们想要学习技术,只可惜即便瞪大了眼睛,全程都没有眨眼,都没能看清。

    江南看了眼弹幕,只能解释道:

    “其实处理鱼刺很简单,只需要将菜刀贴紧鱼尾处,并慢慢的推动菜刀将,鱼排两边的鱼肉给它剔下来。”

    “当鱼肉剔下来以后,我们可以明显观察到,鱼肉的内侧有一排细刺。”

    “面对这些细刺的时候,我们要把菜刀倾斜四十五度,并慢慢的去推拉,就能把这些细刺处理干净。”

    “除了这一排鱼刺以外,在鱼尾处上半部分也还有一排小刺,长在鱼肉的正中间。”

    “因此我们还要用刀,找准这股鱼刺以后从两边划开,再用手轻轻一抠,就能把它们抠出。”

    “有些鱼刺太小,很难用菜刀处理,那就只能用醋来浸泡,这样既能软化鱼刺又能增白鱼肉。”

    说罢,江南已经将其中一条鱼放在了案板上,挥舞着手里的菜刀,开始猛剁。

    由于没有绞肉机,只能使用菜刀。

    而一些售卖鱼面的饭店,为了可以给客人快速上菜,都会用到绞肉机。

    郭!德!纲!

    郭!德!纲!

    由于江南剁的很有节奏,炸一听,还以为在呼唤德云社班主的名字。

    其实在过年的时候,大家包饺子也需要剁肉,都曾听到过类似的声音。

    随着鱼肉逐渐被剁碎,江南开始加入淀粉和食盐。

    接着,揉成面团,并用擀面杖将其擀成饼状。

    简单的卷成卷后,江南就将其放在了锅里开始火蒸。

    再然后,江南开始切葱姜蒜,准备炖鱼的作料。

    等到鱼面蒸熟出锅,就可以炖鱼了。

    看着一切准备就绪的江南,直播间的观众们已然有些迫不及待。

    “为什么我感觉岛主做饭特别简单!”

    “不过唯手熟尔罢了!”

    “没错!就跟我一样,身为一个电工,只要我伸手一摸,就可以知道哪天电线有没有漏电!”

    “我记得我们这里也有鱼面,传闻当年孔子都吃过!”

    “我这里也有,还曾上贡给皇上呢!”

    看着江南制作鱼面,有些观众不由的想起自己家乡,随之议论起来。

    “简单的说,鱼面就是将鱼糜、小麦粉和食盐按配比混合制成。”

    “它不但提高了面条蛋白质的含量,还弥补了单纯植物性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不完全的缺陷。”

    “由于营养丰富,因此,古往今来,我国各个城市基本上都有自己独特的鱼面制作。”

    江南见蒸鱼肉面条还需要时间,便坐下来,开口讲解道:

    “我简单的说四种比较出名的鱼面吧。”

    “首先是萧莉鱼面。”

    “萧莉鱼面是麻城夫子河镇传统特色食品,有逾千年历史。”

    “萧莉鱼面因孔子食用过而得名。”

    “相传是春秋战国末期,孔子在夫子河讲学时因食欲不振,弟子们为了让孔夫子能多进食就地取材,用鲜鱼肉和红薯粉所制成的一道美食,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现如今,萧莉鱼面依旧采用沿袭千年的传统工艺,主要以鲜鱼、精苕粉、食盐为原料,并用民间传统手工制作。”

    “不仅清香味美,口感滑嫩,还有健脑、降血压、预防冠心病等保健功效。”

    “正因如此,萧莉鱼面已然成为夫子河当地乃至周边县市逢年过节、居家宴请的必备上等佳肴和馈赠佳品。”

    “不仅如此,在2006年6月,夫子河鱼面作为传统手工技艺入选麻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说话间,江南还一心两用的查看着火候。

    “第二种叫做云梦鱼面。”

    “云梦鱼面是用面粉及青鱼、鲤鱼、草鱼的鱼肉为主料制作而成食品,是湖北地区的名吃。”

    “主产于湖北省云梦县,并因此而得名。”

    “云梦是古泽薮名,为春秋战国时期楚王游猎之地。”

    “楚国建国于荆山一带,西周时,周人歧视楚人,称其为“荆蛮”。”

    “楚王励精图治,统治地盘愈来愈大,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其辖地具有得天独厚的物产资源,《墨子·公输》中记载:“荆有云梦,犀儿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

    “就连云梦民间都有流传歌谣:“要得鱼面美,桂花潭取水,凤凰台上晒,鱼在白鹤咀。””

    “说的是城郊有一“桂花潭”,清澈见底,潭水甘美。

    “凤凰台”距桂花潭不远,地势高阔,日照持久。

    城西府河中“白鹤分流”处,所产鳊、白、鲤、鲫,鱼肥味美,是水产中之上乘。”

    “总之,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悠久,物产富饶,素为鱼米之乡。”

    “而云梦鱼面的出现则在清朝道光年间。”

    “传闻,云梦城里有个生意十分兴隆的“许传发布行”。”

    “由于来这个布行做生意的外地商客很多,布行就开办了一家客栈,专门接待外地商客。”

    “为了满足客人们的口味,客栈特聘了一位技艺出众、擅长红白两案的黄厨师。”

    “有一天,黄厨师在案上和面时,不小心碰翻了准备氽鱼丸子的鱼肉泥,不好再用,弃之又可惜。”

    “黄厨师灵机一动,便顺手把鱼肉泥和到面里,擀成面条煮熟上桌,客商吃了,个个赞不绝口,都夸此面味道鲜美。”

    “自此以后,黄厨师就如法炮制,并干脆称之为“鱼面”。”

    “就这样,鱼面成为了客栈的知名特色面点。”

    “后来有一次,黄厨师做的面条太多了,没煮完剩下了很多,黄厨师就把它晒干。”

    “客商要吃时,就把干面条煮熟送上。”

    “不料,客人非但没有感到难吃,反而觉得更加美味。”

    “在不断的摸索和改进之中,久而久之,风味独特的云梦鱼面终于成为一方名点了。”

    “现如今,由于云梦鱼面选用“白鹤分流”之鱼,桂花潭中之水,新麦上等面粉及芝麻香油等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白如银、细如丝,故又称“银丝鱼面”。”

    “而又因为云梦鱼面营养十分丰富,食之易于消化吸收,并具有温补益气的作用,被人们美誉为“长寿面”。”

    江南一字一句说的都很认真,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毕竟这可是全球直播,表面上看是在科普,更多的还是在弘扬华夏传统文化和美食。

    “有没有云梦的朋友,岛主说的到底对不对啊?”

    “我就是云梦的,我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身为一个本地人,我竟然都没有岛主知道的多!”

    “这很正常!经常待在一个地方,哪怕这里有很多特色都不知道,哪怕这里有一些游玩的宝地,也从未去过!”

    “我在京都生活了几十年,都没去过故宫!”

    “我是云梦本地的!岛主说的没有没毛病!”

    “只有我觉得云梦这个名字很好听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