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娱乐:和热巴上综艺,吃牛排掏筷子? > 第515章 网吧大腕

第515章 网吧大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3场戏终于开始了。

    这是老王给妻子送饭之后,回家路上要做的事情。

    由于妻子约好了姑爷和女儿回家小聚,正好谈谈借钱的事。

    必须得买点东西,应付一下。

    由于现在手头紧,每天又要应付妻子的大额花销。

    所以,他买东西也是格外谨慎。

    这家网吧也捎带销售一些烟酒和副食品,所以他们每天晚上都会来这里吃一袋泡面,算是解决掉晚餐。

    范伟在十几年后,重新演绎这场戏。

    心情也是十分复杂。

    当年的时候,他扛着巨大的压力出演了男主角。

    那个时候,电影电视剧的男主角,基本上都是当红巨星或者帅哥靓妹。

    像他这种长相极为平庸的中年男人,并且还是小品演员转职。

    演这个角色几乎受到所有人的嘲笑。

    再加上这部片子的投资有限,影片的类型又是小众文艺片。

    几乎所有的影评人一致认为,这部片子生来就是为了评个地方性的小奖项,然后消失在众人视野中。

    甚至连进入众人的视野都没机会!

    这部片子上映的时候,几乎就没有什么排片量可言。

    跟大家预料的一样,没有赚到什么钱。

    但是也没有像所有的影评人说的那样,赔的裤衩都掉了。

    范伟的高光表现和这部片严谨的剧情,精良的制作。

    让所有的影评人和内行人都眼前一亮。

    尽管由于票房和宣发,和其他种种原因。

    这部片子最终没有取得什么大奖。

    但是这部片子在夜间内的地位和声誉,却没有随着时间而消散。

    反而,越是近年,越有人关注起来。

    越是稀缺好的电影,大家乐队这种好的电影格外怀念。

    背景大屏幕,显示出小网吧内部的情形。

    这是典型的90年代风格的小网吧。

    破旧狭窄,门前有个小吧台。

    小吧台旁边还带着几个玻璃柜,后边还有个小货架。

    货架上有饮料,矿泉水,方便面,还有各种小食品。

    在角落里还放着几捆啤酒。

    老王一进屋,就直奔暖壶。

    然后随手拿起一包康师傅,熟练的撕开包装袋。

    将面饼掰成两半放在保温桶。

    所有的佐料都小心均匀的撒在里面,一点都没浪费。

    最后他拿起暖壶,倒进去几乎满满一暖壶的水。

    这1块1的方便面,把能用的东西都用上了。

    网吧里的电脑几乎清一水,都在玩cs。

    可是唯一的一台电视播放的却是电视剧长征。

    颇有民族风格的岇长悲凉唢呐声,和电脑发出的各种枪械射击声,形成各种冲击。

    这个时候老板拿着暖壶走了出来。

    老板是沙溢演的。

    沙溢演这个角色,也是轻车熟路。

    不仅岁数合适,并且他也是东北人。

    口音什么的压根不用矫正。

    作为一个大龄男演员,他对这种东北小城的风貌。

    比在场所有人都了解。

    看到这熟悉的场景,他甚至有些感慨。

    这很像他上学时候,自己家乡的情形。

    随处可见的破旧小网吧,沿街是五花八门的商店,前一家商店或许是高大上的名牌时装,下一家商店可能就是卖花圈的,门口还摆着几个样品。

    网吧老板贴心的,把刚装满的水壶,放在了老王面前。

    老王见到老板,立刻心情好起来。

    这附近这么多小超市小商店,可他偏偏就喜欢来这家网吧买些东西。

    因为这里的老板会做人,不管你买多小的东西,都热情招待。

    并且非常殷勤。

    沙溢可以说是黑队中,非常有潜力的队员。

    只不过一直没有受到重视。

    这次老王力排众议,把这个重要的角色安排给了他。

    网吧老板这个角色,要想演好,其实不容易。

    因为他太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人。

    很多标准的生意人。

    对主顾很和气,处事精明,特别会说话,明明很赚钱,却特别低调。

    老几乎每天晚上去医院伺候完妻子,都会来这里吃泡面。

    也就是一包方方面的生意,老板却从来不嫌弃。

    还能陪他聊一会儿。

    当然也有可能是同年龄段的人,比较有共同话题。

    尽管网吧这些玩游戏的小年轻,每天都能给他贡献大几十元,从来不跟他们聊一句。

    【挖挖就是个冲啊。】

    【全天候冲泡面,24小时赚钱呀!】

    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得出来,老王知道老板很赚钱。

    他也有几分嫉妒和羡慕。

    虽然只是个小破网吧,却从来都是满坑满谷。

    这句话也是一个试探。

    这个熟悉的网吧,如果能找一份工作也是不错的。

    但是老板的回应,立刻断绝了他的幻想。

    【我要有你那好工作,我也不遭这罪!】

    这句话立刻就把好面子的老王,

    老板一句贬低自己抬高别人。

    既让老王断绝了幻想,也让老王心里热乎乎的。

    老板的意思很明白。

    我这儿不缺人,并且事儿很多。

    别打这里的主意。

    老王抽了一口烟。

    【退了。】

    【光荣了今天。】

    老板连忙寒暄几句。

    【铁路上退休工资蛮高的吧。】

    老王有几分得意的样子、

    【高不高先别说。】

    【主要是人没了,还能追加一年工资!】

    看得出来,他对自己的职业,自己奋斗终生的事业很自豪。

    并且铁路上的工资,比起一般职工要高出不少。

    观众们看到这里,有些人不太明白。

    【才1200,算高吗?】

    【并且退休之后对边批只剩600,就这还有人羡慕?】

    【这你就不懂了吧,零几年,这个时候有些小地方工资都是三四百元,四五百元。】

    【我记得我10年,工资才勉强破千。】

    【这也太低了吧,我们那边打工流水线的,一个月那个时候都三四千了。】

    【那个时候一些大城市和南方,工作机会比较多,厂子也比较多。】

    【如果待在老家小地方的话,工资也就这个标准。】

    【我家是二线的小城市,我记得那个时候工资也就七到八百。】

    【7~800已经很高了,这说明你们家那边有大企业。】

    【我记得我们那边是市里的经济栋梁,人均收入也才八九百。】

    【06年的时候,我是基层部门的经理,工资也就这个档次吧。】

    【不过那个时候开网吧是蛮赚钱的。】

    【这个时候上网也贵,最贵的时候一小时七八块钱到10块钱,到后来稳定到两块钱。】

    【这个小网吧有个20台机子,每台每天都能赚个30,再加上上网的这些小年轻抽烟吃泡面什么的,几乎一个人一天都要四五十。】

    【一台机子四五十,10台机子就是四五百呀。】

    【如果说20台机子,每天都满员的话,那就是一天能赚1000呀。】

    【这1000只是毛利,还得去除成本电费,还得交税。】

    【还有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机器的损耗。】

    【把这些都去了,估计一天能闹个四五百吧。】

    【四五百已经很牛了吧,那个时候的工人一个月才能赚这些。】

    【要不说,想赚钱还得自己做买卖。】

    【那么说这个老板,比10个老王都强啊。】

    【那干嘛还要这样恭维他?】

    【人家生意人!这是客!他不这样,老王会每天到他这儿买东西?】

    【说的也是,像这样做买卖,不挣钱才有鬼呢!】

    【你瞧,就买一袋方便面的主顾,他还帮人接着鱼骨头!】

    【就这服务!什么买卖干不好呀?】

    台上范伟和沙溢的表演,还再继续。

    不得不说,原版电影里这个网吧老板的演员,演的是相当有深度。

    他把一个普通生意人那种状态,毫无表演痕迹的展现在大家面前。

    很自然的跟老王搭话,很自然的恭维对方。

    老王吃着保温桶里的泡面,这一点点面饼,掺杂着媳妇吃剩的菜汤鱼汤。

    味道是十分复杂的。

    但是老王依然吃的很香。

    这就是他完整的一顿晚饭。

    为了赶时间,每天给媳妇儿做完晚饭送到医院,伺候完之后。

    他只能这样草草的给自己解决了晚饭。

    周而复始。

    每天晚上都是一包泡面的体量。

    从来不超标。

    因为即便是没退休的时候,1200的工资也是紧紧巴巴的。

    他实在没有多余的钱去潇洒。

    甚至老板建议他多买一包榨菜。

    他都拒绝了。

    并且拒绝的冠冕堂皇。

    【我不吃那垃圾食品。】

    【我这里啥都有。】

    【啤酒咋卖?】

    因为晚上姑爷要来了,他必须象征性的准备点东西。

    几瓶啤酒是肯定要买的。

    然后买点花生瓜子,买点水果。

    也是肯定要有的。

    网吧老板看来对他十分熟悉,立刻就问。

    【怎么了?姑爷要来吗?】

    老王被人看穿心事很不高兴。

    【他不来我就不喝酒了?】

    【来4瓶啤酒。】

    【现在讲究的是,新闻联播就酒,国内新闻喝一瓶,国外新闻喝一瓶。】

    【剩下一瓶晚间新闻。】

    老板愣住了。

    【还有一瓶呢。】

    老王弹弹烟灰。

    【还有一瓶等着明天重播的时候喝。】

    这就是东北人特有的唠嗑方式。

    半是吹嘘,半是掩饰。

    话题被引到这个方向,就没人注意到刚才的话题了。

    观众被这一幕生动的戏码,搞得兴趣盎然。

    【这个老王也太能装了吧。】

    【平时啤酒都不舍得喝吗?】

    【搞了半天,姑爷不来,他都不舍得喝酒。】

    【就这条件,还喝啥酒?】

    【他媳妇儿每天在医院,大把的花销,没那条件了。】

    【不过老王是真嘴硬啊,承认自己窘迫不行吗?】

    【东北人好面子这个你不懂。】

    【我就是东北这边的,我们这边老爷们,就算兜里只剩一分钱,他也不会承认自己没有钱。】

    【我大学的时候下铺是个东北哥们,每次吃饭他都抢着结账。】

    【结果一个月过了才10天,生活费就用完了。】

    【暑假回家的时候被他老爹一阵揍。】

    【回来的时候脸都肿着。】

    【这也太悲催了,真的这么好面子吗?】

    【这就是男人的倔强,即便自己山穷水尽,也不能承认。】

    【难怪老王到处想招呢,也难怪老王媳妇儿催他跟女婿借钱。】

    【不到万不得已,谁会向女婿借钱?】

    【这还是铁路职工,收入比一般的工人要高得多,一般人咋活呢?】

    【还是那句话,没什么,别没钱,有什么别有病。】

    【一旦家里有了病人,金山银山都止不住。】

    老王买完酒,感觉今天心情不错。

    决定一咬牙一跺脚,买包烟。

    这是一个中年男人最后的奢侈。

    他问了好几种牌子,最后锁定了大前门。

    老板把大前门掏出来的时候,说的比较委婉。

    【老牌子吗?便宜好抽。】

    这就是高情商的体现。

    他绝对不说,这是最低档的香烟。

    因为他看得出来,老王手头很紧。

    估计也就买得起这种香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