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娱乐:和热巴上综艺,吃牛排掏筷子? > 第363章 死亡诗社

第363章 死亡诗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红队抽到题材,死亡诗社!】

    【模式,群演模式!】

    从这场比赛之后,赛事又做了微小的改变。

    第3队是轮流上台表演,根据抽签次序,第1个上台表演的队伍,所抽到的题材才会曝光。

    看到自己队抽到这个电影,苏隆表情有些凝重。

    这又是一个非常非常难的电影。

    越好的电影越难演绎!

    看到苏隆这副样子,热巴还有些不理解。

    “这算是什么类型的?”

    “怎么名字怪怪的?”

    “现在节目组怎么老是搞一些奇奇怪怪的电影?”

    苏隆叹了口气。

    “你们都没看过这部电影吗?”

    “可惜了。”

    “我觉得这部电影可以入选全球百部优秀电影。”

    “今天我们的表演会特别特别难。”

    苏隆示意众人靠近点。

    热巴和杨老板一左一右,把苏隆夹在了中间。

    这是一场群戏,一个老师和一群学生。

    死亡诗社这部电影,探讨的是生活本身。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活得有意义。”

    “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

    “把非生命的一切击溃!”

    “以免等我生命终结时,发现我从来没有活过。”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位新来的老师基廷,试图用一种全新的教育,启迪一群被传统成本教育压的透不过气来的青年们。

    他不希望自己教导的这些学生们,年纪轻轻就像一群傀儡一样。

    被别人安排好自己的人生。

    按部就班的被限制住自己的人生。

    这些学生虽然还没有毕业,但他们的前途一眼就可以看到边。

    有的人家境富裕,毕业之后注定要去继承家业。

    有的人家境贫寒,不得不严格按照自己的父母要求,一步一步往前走。

    他们似乎早早就被人写好了一生的剧本。

    他们只是演员和提线木偶而已。

    他们的喜好,他们的想法,似乎并不重要。

    基廷老师鼓励他们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但是在学校里受到了巨大的阻力,不光家长反对他这种教学理念,学校其他老师和校长,同样对他这种标新立异的教育,持反对态度。

    苏隆首先要让自己的选手明白,这部电影要表达什么观念。

    也是他最喜欢的一部电影。

    这部电影早在1989年就已经上映了,这正是因为这部电影,还坚定了自己要走进娱乐圈的信念。

    其实在他前世年轻的时候,谁都不会想到他会当明星。

    他15岁就辍学了,早早的就去街市上的各种店铺帮工。

    到了80年代初期,虽然进了无线电视艺人训练班,但自己始终是把这当成一份赚钱养家的职业。

    对于前途,对于自己的未来,从来没有考虑过。

    后来他演了鹿鼎记,开始崭露头角。

    赚的钱多了,一切似乎好了起来。

    在那个时候,他也只是觉得自己运气好,找了份好工作。

    直到看到这部电影。

    他才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上天对自己的眷顾。

    15岁辍学,早早融入社会。

    父亲好赌,遗弃家庭。

    这种开局的少年,肩负着多么大的压力?

    当初他对自己人生的最大期待,就是学一门手艺,能够让家人过得安逸一些。

    直到看到这部电影之后,他才明白了自己以后该怎么做。

    这部电影的精髓,其实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

    表面上是位基廷老师,做的都是一些荒诞不经的事情。

    第1堂课,给学生的命令就是撕毁书本。

    然后第2堂课,就是让学生站到自己的课桌上大声朗诵。

    然后接下来,甚至大半夜带着学生到山洞里彻夜朗诵诗歌,抒发自己对对社会的看法,对生活,对未来的看法。

    这部电影给苏隆的一生带来很大影响。

    也给他的内心带来深深的震撼。

    听到这部电影的内容,热巴非常不理解的样子。

    他怯生生地举起小手。

    “我问个问题行吗?”

    “老师不应该教学生好好听话,好好读书吗。”

    “这个老师让学生撕书本,站在课桌上,这不是捣乱吗?”

    看过这部电影的王恒,立刻反驳。

    “不是这个样子。“

    “这位老师来到这个学校,觉察到这个学校的学生都死气沉沉。”

    “一些学生,早早的就被家长制定了之后的发展。”

    “他们的人生一眼都可以看到边。”

    “就像当年,我爸妈就想让我去读金融。”

    “只有读金融才能赚大钱,并且可以方便操持运作家里的钱。”

    “当时我已绝食抗议,才去读了影视学院!”

    “不能因为父母的想法就改变你的一生,选择你喜欢的人生。”

    “而不是做你父母的傀儡和延伸。”

    听王恒这么一说,热巴更不理解了。

    “可是,并不是每个孩子家里都像你家那么有钱。”

    “有的父母安排孩子去读一个专业,或许是为了好就业。”

    “比如说,现在张雪峰老师就是给一些家境一般的孩子,提了一些很好的建议吗?”

    “如果一个家庭一般的孩子,学一些不着边际消耗又大的专业。”

    “最后不仅拖垮了整个家庭,他也很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热巴这番话有理有据,也很接地气。

    直接就把王恒说的哑口无言。

    苏隆拍拍王恒肩膀。

    “其实小王说的不太全面。”

    “他只是拿自己举例子,他看的只是这部电影的表面。”

    “这部电影并不只是鼓动青年们,不要被父母安排自己的人生。”

    “他更深一层的意思,你知道是什么吗?”

    说到这里,苏隆神情有些恍惚。

    他似乎又回到那个下午,那个时候还是以录像带的方式观看了这部电影。

    由于自己英文比较差,那个时候的录像带又没有字幕。

    他几乎是连蒙带猜其中的内容。

    却依然被深深震撼了。

    这部电影并不只让青年们去抱怨父母的约束和管制,并不只是一味的让青年去不切实际的追求错误的东西。

    基廷老师为什么不顾一切,甚至冒着自己被学校辞退的风险。

    也要用这种另类的方式激励大家?

    因为他发现,这里的学生都已经没有了进取心。

    那么原本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

    是因为原生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灌输给他们“意识壁”,他们丧失了追求更好生活的激情。

    他明白自己不能再坐视不管。

    因为这位老师也有同样糟糕的前半生。

    他浪费了半生的时间,才琢磨透了一个道理。

    不能以别人的自我限制和意识壁垒,来束缚自己的人生和理念。

    有些人平庸一生,不是因为他没有天赋,没有才华,没有机遇。

    是这些东西到来的时候,他没有抓住他们。

    或者是自己压根没有积极进取,这是消极的,保守的,守住一个最低的底线。

    传统教育,和家庭给予孩子们的。

    是一种保底教育。

    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被家庭和学校潜移默化灌输给自己的思维禁锢,绑住了手脚。

    无法去追求自己的灿烂生活。

    当苏隆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就开始细心的琢磨自己的演技。

    在90年代他拍电影,就不单单只靠天赋和颜值。

    开始靠自己,日以业绩的努力,和对各种电影艺术的了解。

    热巴等人都听的愣住了。

    脑子一时有些不够用。

    作为昔日的学霸,杨老板也有自己的理解。

    “但保守也并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呀。”

    “起码可以让人衣食无忧,让大部分人生活安定。”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成功,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苏隆点点头。

    “说的没错。”

    “比如你是一个面包师。”

    “你只会做一种面包。”

    “一天两天下来,大家都觉得你的面包很好吃。”

    “但是几年下来呢?估计附近的邻居,一想起你的面包就想吐。”

    “就算是身为一个面包师,你也要不断的学习,研发新的点心。”

    “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面包师。”

    “这部电影不是让你去背叛,去推翻一切,而是让你在可能的范围内,改善一切!”

    “多一点创意,对生活多一点,少一点毫无意义的墨守成规和保守!”

    “各位选择当演员,父母一开始是否支持呢?”

    “各位能够站在这里,这说明你们至少已经初步突破了自己的意识壁垒!”

    “不就是演员?我想做我就可以做!”

    “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

    “如果我提醒自己的演技,就可以成为伟大的演员,就可以成为巨星!”

    “像发哥那样的巨星,像范伟那样的巨星!”

    说到这里苏隆有些激动,声音也提高起来。

    这些话被发哥和范伟都听到了。

    热巴脸上渐渐露出微笑。

    他终于明白,苏隆为什么看到这部电影的名字,表情那样复杂。

    对于别人来说,这可能就是一部电影。

    略显沉闷的电影。

    而对苏隆而言,这就是一生的导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