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生毒妃:王爷宠妻手册 > 第514章 芙蓉山案背后之人

第514章 芙蓉山案背后之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五百一十四章 芙蓉山案背后之人

    季九曦此次连沈二也未告知,便是离开了新锦,实在出乎了江奈文的预料。

    江奈文知道下药一事加之天牢一事,他已是连自己都戒备了,生怕自己再伤了元笙一。

    此次离开新锦,他必然也是和元笙一一起去的,去圆他们的梦。

    蒋欣沉思良久,道:“殿下心系王妃,已是无法阻挡,既是如此,不如成全。”

    “美人之关,向来难过,殿下重情,若再次分离他们,只怕两败俱伤,不战而败。”

    蒋欣是尘宫的主事人之一,一直在新锦待着,对着新锦发生的事情,他是比较清楚的。

    王碧云则不赞同这样的想法。

    她觉得王爷安全的最重要的。

    她提出自己的困惑:“王妃回来,实乃幸事,可天牢之中记载王妃是没了气息了,太后的人亲自检查,不会作假。

    而乱葬岗漫天大火,也是事实,王妃是如何幸存下来的?

    这一年,王妃又是如何度过的?”

    “此事,奴觉得还是要查的,王妃是最能亲近的王爷的人。

    若是一片真心自然好,若是怨恨于心或者别人利用,王爷可就危险了。”

    王碧云是尘宫中主事的人之一。

    她的另外一个身份,便是阳春楼的头牌舞娘。

    阳春楼,位于城南的最热闹的青/楼,在新锦的名气,和位于新街的揽月楼是一样的。

    卢子爽:“王妃之事,九曦已经下令不准查探。他有自己的主张想法。”

    “此事,便不要再查了,免得再生了嫌隙!”

    “子爽!”

    王碧云取出一封信,“你便是看过这个再觉定要不要!”

    “王妃若如此前一般良善,我自然无异议,可王妃,消失了一年多,已是今非昔比。”

    信中记载了王妃每次进入揽月楼后见过的人。

    王碧云:“这是我们在揽月楼的姐妹记载的。王妃最常和一个王妈、旧草的人接触。

    黄桃已经查探过这两个人,她们皆是听命于一个叫做廖长安的人。”

    “黄桃觉得此人身份不简单,便和我汇报过,我安排了人跟他。

    可我们的人跟了两次,但都跟丢了,此人身份绝不简单。”

    王碧云继续道:“此人常握着一玉笛!身边常跟着一侍从,身边侍从看起来身手不错。”

    卢子爽:“玉笛?”

    “此事,可有直接和九曦说过?”

    王碧云:“婢子黄桃和殿下说过,但殿下并未说什么。”

    江奈文思维敏捷,思考片刻便想起了二年前的一件事情。

    花灯节时,沈二曾说王妃把一人所赠送的玉笛送去了当铺,换来了银子。

    当时,虽然好奇这送玉笛之人的身份,只是笑谈元笙一贪财之性,那玉笛之主人身份便未查探。

    如今看来,怕是有些千丝万缕的关系。

    江奈文从不信什么偶然和意外。

    他立马下令,必须彻查玉笛之人身份。

    卢子爽摁住他的手,“待国公回来再行定夺或者问过九曦的意见吧?奈文!”

    若那玉笛之人,真不简单,那元笙一这一年多,只怕都在那玉笛之人处。

    去查玉笛之人,元笙一不会不知道,她怕是又会生出事情来。

    牵一发而动全身。

    江奈文:“子爽,此事不简单!必须抓紧时间查。”

    “元笙一难产之前,是因为受了刺激,如意的那些话,必然是有人告诉她的,如意长居王府,几乎不出王府大门,怎会知道那些事情。”

    “当时,我们便觉得,有背后之人作怪,这人,不是陛下,不是太后,是另外一方人。”

    “如今这些事情串起来,更是证明有这样一个人。”

    蒋欣:“若此些事情真是同一人所为,那未免太可怕了一些!”

    “此人该是很早就开始谋划了,一直深藏不露,只怕,背后之势力,不会低于尘宫。”

    王碧云:“既是如此,便是紧急查,等殿下或者国公回来,确实晚了一些。”

    卢子爽:“若真有此人,只怕对方,已是盯着我们了,此事,查!但不宜‘大动干戈’,要若无其事的查。”

    众人思索一番,觉得有理,便是决定暗中查探。

    ……

    芙蓉山的案子,已是结案,因事涉重大,在朝廷文书未下之前,外人皆是不知情。

    四月二十七日,大朝日。

    大理寺卿上奏陈明芙蓉山一案详细。

    朝臣哗啦。

    私炼铜矿、囤积兵器之人,竟然是璃王殿下。

    那个从不朝议朝政,只讲孝道只侍奉母妃的仁孝亲王。

    大理寺卿已是当众列举了九条证据,证明是璃王殿下所为,众朝臣仍是觉得事情蹊跷,纷纷站出来言明所想。

    率先出来的是户部尚书大人姚文正。

    姚大人:“禀告陛下、太后,此案,事涉亲王,又是璃王,实属突然,臣觉得需再商议定夺后再昭告天下。”

    姚大人的嫡女,是璃王殿下的侧妃,此处他本该避嫌,但谋逆一事,事关重大,他也顾不上这些了。

    刑部侍郎自请出列,“陛下、太后,璃王殿下,一向是闲云野鹤的性子,倒不像是有反骨之人,此事,臣建议再审议。”

    左相大人出列,“陛下,太后,臣与璃王殿下有姻亲,老臣又曾是殿下的老师,照理,不该言论。

    只是璃王殿下是老臣看着长大的,若此事是殿下所为,老臣是看不懂殿下所为所图在哪?”

    国师向和大人出列,作揖,“陛下,璃王殿下的性子,一向温厚。

    此事,若真是殿下所为,不可姑息,若有其他隐情,也不可有冤情。”

    “亲王,都是先帝留给陛下的守护江山的重要人员,不可以有冤假错案。”

    季照光:“爱卿们所言甚是!

    璃王殿下,确实淡泊名利,先帝在世,他便不喜出风头的。

    此事,朕知道后,惊诧的心情和各位是一样的。”

    “此案骇人听闻,便是再议一议,母后以为呢?”

    太后:“众位卿家所言甚是在理,国师所言,更是顾虑周全。

    陛下,哀家以为,此事需要议一议。”

    季照光:“众卿都认为此案有再议的必要,圣母皇太后也赞同,朕也以为璃王殿下的素日行事得体,不像是反骨之人。

    此事或许有不一样的情况出现。”

    “今日便是听听各位的想法,议一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