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人心
隋家父子三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又不敢相信地看了看自己。
真的会谢,有被冒犯到。
林九娘躲在人群的最后面,脸红着低着头,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本来想逞一时之能的她,没想到却闹了个大乌龙。
等到大家伙都安静下来,程芷柔这才说出了自己的安排。
她站在赵长山的面前,给大家隆重介绍了一下这是他们流放村所请的工匠。
“趁着天气和日子都好,咱们明天开始便着手准备建造房子之事。赵工匠怎么说,大家就怎么做。”
盖房子,是他们这些流放的犯人最期待的事情。
毕竟原先留下的茅草屋不仅阴暗潮湿,还四面漏风。人住在这样的环境里,一点舒适感都没有,反而被蚊虫叮咬的厉害。
“村长,咱们明天就能盖房子了?”何婶子兴冲冲的来到赵长山跟前,迫不及待地询问,“赵工匠,俺们这盖房子啥时候能盖好啊?”
“对啊赵工匠,要怎么做您尽管说。不用您出力,您只要当监工就成。”
“对对。赵工匠,您要在这里住上一些日子。我们家还有一间空房子,您要是不嫌弃的话,可以住进来。”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还是程芷柔摆摆手出言打断。
“大家伙都先别着急。咱们每家每户都得盖房子,但是这房子的细节,我还有很多地方要跟赵工匠商量。”
“今天天色都不早了,大家伙还是早点回去吃饭歇息。广义跟茂染,你们俩就负责把买来的米给大家伙分一分吧。”
一听说还有大米吃,所有人顿时都感动地不行。
宋夫人上前拉住程芷柔的手,激动地说:“村长,您已经为了我们大家伙这般考虑了。我们还怎么好意思吃您送来的米……”
宋夫人说着,眼眶微微发热。
若是在从前,他们家也不必为这一点米发愁。可是今非昔比,一家子自打流放以来吃了不少的苦头。
总是这么接受别人的施舍,宋夫人的心里非常过意不去。
程芷柔打住宋夫人即将要说的话,她安慰地看向宋夫人,然后又看向了大家。
“这些米是我原先的赏银买的,就当是借给大家渡过这一段艰难的日子。等到咱们以后的日子逐渐好起来,再还也不迟。”
这么一说,大家伙突然想起那五百两赏银的事情。
因为这赏银,隋家一家子也是承受了不该有的冤屈。
这会子,大家心里也挺愧疚的。因为当初他们明知道隋家是被冤枉的,可碍于官差的鞭子,他们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为隋家说一句公道话。
“村长,俺们没有银子还你,但是从明天开始你们一家子每天烧的柴俺包了。”
“对,村长家盖房子这体力活我们出了。”
“是啊,正好隋将军他们去军营里也忙。这家里的体力活就交给我们这些男人好了。”
何婶子看到大家这样说,也不乐意了,“就你们男人有力气?俺们女人也能干这些活是不是?”
“是!”
几个妇人齐齐地答应。她们才不怕苦,只要能把日子过好就行。
程芷柔听到这些,心里还是非常感动的。她便也不推辞,一个个应承下来。
有些时候,得需要看到哪些人是真心,哪些人是假意不是么?
她是村长,可不是什么冤大头。
别人要是对她好的,她也会还回去。但是这些人当中,可保不齐哪些人跟她不是一个心的。
赵长山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好的流放的犯人。主要是方才他看了一圈,发现大家伙也都挺热心的,看上去并不像是什么犯了罪的人。
回隋家的路上,赵长山问出了心底的疑惑。
“程娘子,想必你们这些人先前在京城都是高门大户吧?”
他方才注意到,有几位夫人言行举止,说话做事。一看就是高门大户里出身的,跟他们这种乡野的百姓截然不同。
程芷柔点头,真切地说:“赵工匠,我们虽然都是被流放的。但是我们这些人里有些人原先家里都是入朝为官的。”
“啥?真的?”赵长山咋舌,这跟高门大户的有钱人还不一样哩。
“对,所以你住在这里的日子里放宽心。我们都是心地善良之人,不会把你怎样的。”
“不不不,程娘子我可没这么想。我要是有这些顾及,当初就不会答应了。”
毕竟这可是流放村,一般的寻常百姓都不愿意与之交往。他们避嫌都来不及呢。
“我知道,这五两银子我们也会一分不少的给你的。不过这房子,得按照我的要求来盖。”虽然是盖土坯房,但是程芷柔想盖的不是那种普通的土房子。
他们这些人要在这里不知道住多久,而且古代自然灾害频繁,不能像流放路上住的土坯房一样。
下了个暴雨,房子就倒了,还砸死不少人。
赵长山知道程芷柔是个有自己想法的,便一口应承下来。
“没问题程娘子。我知道你跟那些寻常的妇人不一样,你想盖什么样的房子尽管说。”
他们家祖祖辈辈都是给人盖房子的,没有什么能难得住他。
赵长山的到来,让隋家的四间破茅草屋显得更加拥挤了。林九娘只能跑去跟隋愿一个屋子,而隋明跟隋漾一个房间。
赵长山便凑合着,跟矜贵的隋二公子一个屋子。
隋家的每个人对赵长山都很热情,把他当做客人一般招待着。
晚上吃饭的时候,煮了米饭,烧了鱼,外加一盘子野菜。吃得是再寻常不过的晚饭。
不过还是让赵长山感到独特的是,隋家饭菜的口味。
具体的赵长山形容不上来,因为太好吃了!这是他从未吃过的饭菜口味,怕是连县里最好的酒楼大厨的手艺都比不上。
看着一锅米饭,实则一人盛一碗就没了。一条大鱼,这么多人一起吃,最后就连汤底都被隋渊倒在自己的碗里拌饭了。
赵长山吃得意犹未尽,但也不好意思厚着脸皮让人家给他分点鱼汤。只能悻悻地把一口饭扒完放下了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