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宠妾灭妻?嫁你死对头后凤仪天下 > 第433章 再难相见

第433章 再难相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萧翊风最后看了萧铮一眼,转身往回走。

    他知道今天便是和萧铮的诀别之日,他自己也不知道沈念会不会杀他。

    事到如今,只能坦然接受所有可能的结果。

    赫连鸿跑上来,在沈念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音落瞬间,大街小巷上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开始有百姓从住所中出来。

    萧铮登时明白沈念想做什么。

    他猛地抬头看向沈念,对方逆光站着,脸上的神情晦暗不明,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威严。

    在这一瞬间,萧铮似乎看到了昔年在天运河畔与匈奴人围攻沈聿时的场景。

    那日,沈聿也是以这种风姿站在匈奴人的尸体中,宛若天神降临。

    “你和沈聿,真的很像。”萧铮骤然开口。

    沈念闻言微微垂眸,眸中寒光凛凛,“你不配提起他的名字。”

    很快,城墙下便有百姓聚集在一起,他们一眼便看到了被钉在墙上的萧铮,以及威武飘扬的“沈”字战旗。

    众人面面相觑,不明就里。

    仗打完了?姓沈的又是哪路将领?

    人群中,唐度生和夏神医并肩而立,瞧见沈念站在高位处,二人眼眶通红。

    唐度生激动得手都在颤抖,夏神医揽着他的肩,“终于等到这一日,济川他做到了。”

    唐度生用力点头,“济川,好样的!”

    唐玄知扶着他的一只胳膊,“烽火谁能平,沈家燕云骑,他本该便是这般熠熠生辉之人。”

    这是一种由心而生的敬佩,他与沈念同岁,他深明自己没有沈念的头脑和魄气。

    待到街市上站满了冀州百姓,赫连鸿取来战旗,将原本的“萧”字战旗一脚踹下去,将“沈”字战旗牢牢握在手中,用力挥动。

    龙腾虎跃般的字在天光中带着神威,发出的烈烈风声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撼。

    战旗在沈念的身后飞扬,颇有君临天下之姿。

    “昔年萧氏谋害沈氏全族,镇北将军殒命京城,今日得以沉冤昭雪,我沈氏铁骑,势必不会放过仇敌!”沈念对着街上高声说话。

    “城中凡被侯府迫害之人,不计老少,皆可上前在此人身上讨回来。”沈念眉目沉沉,语气凛然,他继而又道,“以我沈济川之名,还诸位一个公道!”

    萧铮低声笑起来,“沈济川,我收回先前说的话,你比你的父亲,狠多了。”

    权贵对于他而言,是最重要的事,如今却让平民百姓来对他进行审判,当真是侮辱他侮辱到了极点。

    一时之间,人声鼎沸。

    所有人都在议论纷纷。

    渐渐的,开始有人走上来,接过赫连鸿手中的匕首,对着萧铮狠狠一刀。

    萧铮面无表情,极力忍受着,脸上尽是疯狂的神情。

    他从冀州节度使到靖安侯,杀过多少人,做过多少坏事,他自己都记不住了,如今见着这些陌生的面孔,他只觉得想笑。

    沈念退到一旁,再也不看萧铮一眼。

    百川书院。

    待到入夜,赫连鸿来报:“萧铮死了。”

    沈念面色沉寂地给唐度生和夏神医倒茶,“多少刀?”

    “五百六十三刀。”赫连鸿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去看沈念的脸。

    萧铮的死法,和凌迟没什么区别。

    只是行刑之人,是平民百姓。

    唐度生长呼一口气,“报应,都是报应。”

    夏神医拢着袖子,若有所思地盯着杯盏中浮沉的茶叶。

    “在想什么?”唐度生问道。

    “笙笙呢?”夏神医看向沈念,“怎的一直没见她回来?”

    沈念放下茶壶,站起身来。

    众人疑惑地看向他。

    但见他双膝跪下去,跪在夏神医的面前。

    夏神医隐约猜到了他要说什么。

    沈念语气诚恳且虔诚,“济川欲娶姜姑娘为妻,还请夏先生成全,我以沈济川之名起誓,此生绝不负她。”

    夏神医轻抚胡须,“济川呐,说这事是否有些为时尚早?”

    沈念知道夏神医的意思,然而他等不及。

    他想要和姜云笙光明正大的一同站在高位,她是他唯一想要相伴一生之人。

    他不在乎她的过去,他只心疼她,想要爱护她,守着她。

    夏神医是姜云笙最在乎的长辈,只要夏神医开口,那他便有机会。

    “我会昭告天下,姜云笙,是我沈济川的发妻。”

    姜云笙站在外面,听着屋中的对话,脸上红得能滴血。

    唐玄知站在她的身边,笑得眉眼都弯起来,“笙笙,你在脸红什么?”

    姜云笙险些咬到自己的舌头,赶紧离开门外。

    唐玄知看着她有些慌乱的背影,脸上笑意更甚。

    姜云笙交给任何人他都不放心。

    先前他觉得只有自己能够保护姜云笙,然而他现在发现其实能护着她的,另有一人。

    他是她的师兄,见得师妹安然一生,才是此生最大的心愿。

    他相信沈念。

    姜云笙跑到了无忧院,去和张凤萍说话。

    冀州已定,常无忧和顾炎还在城中与李

    珩做最后的清剿,院中只有张凤萍和周驰。

    驰儿蹲在院子里的树下挖蚂蚁洞,见得姜云笙回来,脸上一喜,张开手臂跑过去,“姜姨!”

    姜云笙蹲下去把他抱起来,蹭了蹭他软软的小脸,“驰儿乖,你的阿娘呢?”

    驰儿指着屋子,“在里面给阿爹缝衣服。”

    姜云笙抱着他往屋子里走。

    张凤萍在煤油灯下穿针,穿了几次都没穿进去,听见有人进来,侧目看去,忙站起身来,“姜姑娘来啦,快进来坐。”

    姜云笙把驰儿放下来,坐在张凤萍身边,很自然地接过她手中的针线帮她穿针。

    张凤萍有些不好意思。

    驰儿趴在姜云笙的身边好奇地问:“姜姨,我爹呢?”

    “你爹还在和顾叔忙着呢,很快就回来了。”

    驰儿眨着大眼睛,又问:“阿爹去打仗了,他以后会不会是大将军?先生说,当大将军的人都是特别厉害的人,我阿爹也是这种人。”

    “那当然了。”姜云笙莞尔,“你阿爹,顾叔叔,沈叔叔,都是特别厉害的人。”

    驰儿笑得酒窝深深,“等驰儿长大了,也要像他们那样。”

    姜云笙故意逗他,“驰儿的功课学得怎么样了?让姜姨来考考你。”

    驰儿嘴巴一撇,跑出去了。

    张凤萍哑然失笑,“自打冀州大乱,驰儿就没有去学堂。”

    姜云笙颔首,沉吟片刻,终于忍不住开口,“嫂子,我来,是想请教您一件事。”

    张凤萍一听,面露讶然,请教一词有些言重,她担不起姜云笙说的这句话。

    “嫂子,你听我说。”姜云笙握住她粗糙的手,“您与常大哥成亲以来,可后悔过?”

    张凤萍隐约猜到了她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

    “恭喜姜姑娘。”张凤萍朴素的脸上漾开笑意,“姜姑娘不必忧虑过多,船到桥头自然直,若你愿意嫁给他,便安心嫁便是,以后的事谁知道呢?若每个人都能预知还未发生的事,那还成亲作甚?”

    她没读过书,这是她自己的看法。

    “可是但凡有一丝犹豫,那就暂时别嫁,这是老天在给你重新思考的机会。”

    张凤萍知道姜云笙与萧翊风和离之事,现在来问她这个问题,可见姜云笙内心深处还是有所顾忌。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女子嫁人,须得再三谨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