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宠妾灭妻?嫁你死对头后凤仪天下 > 第297章 想起来了

第297章 想起来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小院里秋风四起,将夏神医灰白的发丝扬起,纵是花甲之年,他依然站得身姿笔挺,犹如一棵立在岁月里不朽的巨木,巍峨而庄严。

    他不悔自己的决定,若真有什么代价,他愿意一人受过,即便是下地狱。

    姜云笙敏锐地察觉到他的心境变化,眉头轻拢,轻声唤道:“师傅?”

    夏神医回过神,敛了神色,“笙笙可还有什么想问的?”

    姜云笙见他并无异样,便放下了心,缓缓道:“师傅,其实我第一次看到沈念的脸,便觉得有几分熟悉,只是想不起来了,才来问你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量和计划,她不会去问沈念的这局棋是什么局,因为她无法为任何人做主,连带着她,也是棋局博弈之人。

    只要结果皆大欢喜,每个人走不同的路,又有何区别?

    夏神医笑着捋须,“笙笙,你的记性还没有师傅的好吗?”

    “嗯?”姜云笙因这莫名的一句面露疑惑,“师傅是何意?”

    夏神医看向隔壁,眸光深深,“什么都要师傅说,就无趣了。”

    他转而又道,“我此处有一些草药,你拿去给沈念沐浴时用,舒筋活络,对他练武极好。”

    姜云笙不明就里,拿了草药后,她独自站在院内,就着屋檐下灯笼的光看向另一侧,从院中的柿子树枝干上拉了一条用来晾衣服的绳子。

    沈念褪下的外袍就挂在上面。

    入秋后夜里露水重,姜云笙走上前将外袍拿下来搭在手臂上,这才朝着沈念的屋子走去。

    她直接推门而入,“师傅让我拿一些草药来给你沐”

    话音戛然而止,她猛地瞪大眼睛,手臂上的外袍滑落在地。

    沈念神色慌张,手忙脚乱地将脱到一半的里衣穿好,转过身去,但见姜云笙满目震撼地看着自己,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开口。

    屋内摆着一个木桶,木桶旁是尚未倒进去的热水,显然正准备沐浴。

    “你”姜云笙艰涩开口,话到了嘴边却不知如何说下去。

    推门进来时,沈念正背对着她,里衣已经脱到了腰间,肌理分明且流畅的后背映入她的眼中。

    然而这并不是让她震惊的原因,让她愣在原地的,是沈念后肩上,一只展翅九天的苍鹰刺青。

    记忆如潮水般从脑海深处涌出来,面前沈念的脸渐渐和另一张尚且带着少年稚气的脸重合到了一起。

    “是你。”姜云笙喃喃开口,“我想起来了。”

    沈念将衣带系好,走到她面前,最先的慌乱已经消失,眸光愈发幽深。

    他长腿一伸,自她身后将门一脚踹过去关上,嗓音沉沉,“姜姑娘想起什么了?”

    “难怪师傅早就知道你是谁。”姜云笙此时并没有注意到和沈念靠得有多近,她抬头凝视他的眼睛,“你为何不辞而别?”

    她想起来了,自己在悬崖下救下的小少年。

    当时被夏神医医治时,她躲在窗外悄悄看,对方白皙皮肤上的苍鹰刺青威风凛凛,对于那个年纪的她来说,既稀奇又震撼。

    她从未见过有人会在身上留下这些刺青,苍鹰又代表着什么含义呢?

    那小少年在家里待了数月,他从未主动和她说过话,每日醒来都是目光呆滞地看着房梁,能下地之后,又表情麻木的倚在窗边看天。

    那时的他在想什么?

    小姜云笙被师傅训斥后,经常委屈巴巴地去找少年沈念说话,对方都只会听着,而不开口。

    自此之后,她每日都会和他闲聊,或是带来一些从未见过的奇特草药教他辨别。

    直到某一日,小少年不见了,师傅也什么都没说。

    瞧着空荡荡的小屋,小姜云笙为此还失落了很久。

    那幅刺青,是小少年留给她最深刻的记忆。

    姜云笙看进沈念的眼里,诸多疑问在这一刻悉数都明白了。

    难怪他从一开始便对自己这么好,难怪上一世姜家遇难,他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去相救。

    他一直都在她的身边,只是她记不起来罢了,也没有注意过。

    虽然只看了一眼,她依然看清了他的后背上,刺青边上的疤痕,都是他这么多年受过的疼。

    姜云笙此时说不上心里是什么滋味。

    只感叹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甚是奇妙,年幼时遇见的人,多年后还能相见。

    沈念低声笑了一声,“我设想过诸多你想起我的场景,却没想到会是今天这样。”

    她闯入得猝不及防,一如多年前在他生命垂危之际,闯入他的生命里。

    姜云笙嘴角轻挽,“吓到你了?”

    沈念哑然失笑,抬手在她小巧的鼻尖上轻轻刮了一下,打趣道:“你说呢?若是你来晚一些,我可就全都脱了。”

    姜云笙:“”

    她耳根子发热,弯腰将脚下的外袍捡起来囫囵塞进他的怀中,又把草药放在桌上,匆匆说了一句,“泡了,对身体好。”

    门被大力合上,沈念拎着外袍,在屋里站了很久。

    他以为姜云笙发至少是激动的,或是惊骇的,没想到却是落荒而逃的。

    到

    底是谁在吓谁?

    这边尚且平静,冀州府前却是人声鼎沸,混乱一片。

    赵大人在屋内踱步,面上满是愁色。

    主簿疾步走进后房,神情凝重,“大人。”

    “还在闹?”赵大人问,“这都什么时辰了?”

    “人都还聚在门外,说是必须给白云寺遭此横祸一事给个说法和交代。”主簿小心翼翼道,“大人,您看何时去查查这个案子?毕竟死了很多百姓,光躲着也不是个事儿啊。”

    “查?怎么查?”赵大人愤然爆喝,“谁会想到佛门之地会有人大开杀戒?我听说世子也去了,他现在不是把我的兵都撤下来了吗?要查让他查去!”

    主簿平白无故被迁怒了,只弯着腰点头称是,不敢多言得罪。

    赵大人狠狠一掌拍在桌上,“奶奶的,这冀州城老子守了这么多年,今年是犯太岁了还是怎的?”

    主簿哀叹,不做答话。

    今年真是多事之秋,总之是越来越不太平。

    赵大人脸色铁青,最后还是拂袖道:“且随我去安抚。”

    主簿应了一声,从一旁的架子上取下赵大人的剑,提防有失去理智的百姓动手。

    赵大人一出来,原本在门外大声喧哗的人声音更甚,若不是被兵士拦着,恨不得直接冲上来揪住他的领子,逼着他现在就去白云寺查案。

    赵大人站在台阶上,抬起双手,示意都安静些。

    然而白云寺一案实在是太过惨绝人寰,那些没能从起火的宝殿里逃出来的百姓,以及被莫名江湖人士杀掉的人,他们的魂魄还未得安息,失去亲人的滋味,无人感同身受。

    原本他们是要去寺里佛祖庇佑的啊,怎的眨眼之间,就变成了人间炼狱。

    “诸位!”赵大人大声说道,“赵某今日便在此地说实话,此事事关重大,以我一人之力,无法胜任,我明日便写信传回京城,让朝廷派监察司的大人来!定当会给你们一个交代!”

    “写信回京要多久?朝廷派人来又要耽搁时日!”有人并不买账,高声反驳,“我们等不了!”

    众人一呼百应,“就是!我们等不了!”

    眼看局面再次失控,赵大人犯了难。

    这时,人群中悠悠走出一人,他双手抱在胸口,耳垂上的弯月耳坠反射着火把的光,整个人看上去愈发神秘。

    有把守士兵认出他来。

    此人不正是先前在门口一刀削掉柱上刺客尸体脸皮的刀客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