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盘点昏君配不上忠臣,皇帝们慌了 > 第51章 大概很多人都遗忘他吧,全体起立

第51章 大概很多人都遗忘他吧,全体起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大明。

    看着天道金榜上的文字和模糊的画面。

    祖庙内,崇祯身躯颤抖,站了起来。

    他看向金榜的目光中,有恐惧,也有怒火。

    年迈的书生,耳聋带兵,出关死战。

    越来越熟悉的场景,让这位帝王绝望了。

    他想到了那个被自己从牢狱中起复的读书人。

    之前收到消息的时候,他只是以为他逃了。

    连他都不相信,五千人与二十万人,那个老臣会选择死战。

    可现在,崇祯目光看向金榜,连呼吸都颤抖起来。

    “是你是你!”

    与此同时。

    另一边。

    大唐。

    长安城。

    李世民同样在看着金榜盘点的画面。

    那令人心颤的死战,模糊的身影已经抑制不住大口喷涌的鲜血。

    他身躯残缺,伤痕狰狞,仍是拼死高举兵刃,发出了此生最后的咆哮。

    他说。

    战!

    声嘶力竭,撞入了李世民耳内。

    这位帝王狰狞咆哮着。

    “不值,如此昏君,不配你为之死战!”

    彼时。

    。

    秦始皇赢政,汉武帝刘彻等君王,同样怒目而视,怒骂昏君!

    ——————

    金榜震撼浮现!

    【你叫孙传庭,世人说传庭死而明亡矣】

    【字伯雅,号白谷,明朝末年大臣,历任永城知县、商丘知县、吏部验封司主事等官职,后任陕西巡抚,战死潼关】

    天道金榜,排名终于出现,画面也逐渐清晰。

    【昏君不配拥有忠臣榜】

    【no14袁崇焕+卢象升+孙传庭】

    【昏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检】

    【点评:他们死了,明末也将不复存在了】

    金榜点评浮现,大明最后的脊梁!

    这一刻。

    大明祖庙。

    “明末这就是朕的朝代称呼吗”

    崇祯指着金榜,泪流满面,失魂落魄的垂下头。

    他呜咽着,看到金榜上朱由检三个字,再也站不稳。

    脚步蹒跚,像是被抽空了所有力气,泣不成声。

    他手臂发抖,指着现在格外刺眼的金榜。

    怒火与绝望几乎将他淹没。

    “凭什么凭什么!”

    他看了一眼祖庙中的牌位,和忽明忽暗的烛火,只觉得四肢冰冷。

    崇祯牵起衣衫上的补丁,惨笑着。

    “朕不甘心朕不甘心啊!”

    “朕宵衣旰食,夕惕朝乾,鸡鸣而起,夜分不寐,继位这些年,宫中连一次宴饮享乐都没有,一座宫殿也不曾修筑。”

    他颤抖着伸手,取下了帽子,露出其中的白发,凄然绝望的咆哮起来。

    那是他二十岁的时候便生出的白发。

    “朕不甘心!”

    “朕已经竭尽全力,守护山河了!”

    ——————

    天道金榜在众目睽睽之中,再次浮现。

    这一次,盘点的赫然是昏君!

    【no14昏君:明思宗朱由检】

    【你十七岁那年,哥哥驾崩,受命继位,即位时,你勤于政务,不敢丝毫懈怠,减除阉宦党羽,朝野为之一清】

    【随后平反冤狱,重新启用阉宦打压,被罢黜的官员,以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予尚方宝剑,命其复辽,外敌当前,可你听信谗言,用人必疑,在阉宦和奸臣挑拨下,你开始怀疑袁崇焕手握重兵的威胁,后金见此,以反间计让你斩杀袁崇焕,自此,大明自毁长城】

    【中原腹地,大灾不断,流民四起,汇聚起义,一片糜烂,你先后启用主抚官员杨鹤,杨嗣昌等,后用主战的卢象升,孙传庭等人,摇摆不定,又因疑心重兵难复,不肯交出军权,最终致剿寇大败,中原大势,一泻千里】

    【你于军中,大量启用阉宦监军,把控大军,致使将无兵用,天下总督兵马卢象升仅得兵两万,孙传庭无兵可督,先后战死】

    【朝堂被把持,你不思调查,统信谗言,以奸臣阉宦之言据做事实,对朝臣加以断定,卢象升无援战死,不得下葬,孙传庭守关血战,不得蒙荫】

    【征收粮饷,下方官员糜烂腐朽,层层加派,百姓民不聊生,仍毫不知情,昏庸刻薄】

    一条一条关于崇祯的所作所为,浮现金榜。

    每一条,都让崇祯心中颤抖,近乎崩溃。

    直到最后。

    他跪在祖庙,呜咽着叩首,绝望的发抖。

    “朕是昏君朕是昏君!”

    他终于绝望的知道了。

    没有能力治理,勤勉有什么用,他就是昏君。

    无从调查,偏听偏信,不知民间疾苦,就是昏君。

    用人必疑,摇摆不定,听令奸臣,不考研民情,他就是昏君!

    ——————

    这一刻。

    大雪纷纷扬扬。

    孙家祖地。

    长子孙世瑞,次子孙世宁两人跪伏,泣不成声。

    孙世瑞看向金榜流出的后世画面。

    金榜上,后世出现了父亲的雕塑。

    往来的后世之人,都带着敬重看向雕塑。

    有导游在介绍着。

    “孙传庭,世人称之传庭死而大明亡,明末最后的脊梁。”

    “明朝末年,天灾遍地,内有叛军,外有强敌,朝堂之上,佞臣宦官四起,昏君不辨是非,他是最后扛起大明旗帜的读书人,也是为大明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的将领。”

    后世游人,无不目露敬意。

    而画面再次转动。

    历史书上,对孙传庭的评价,也历历在目。

    有人哀叹。

    尚书养士三十载,一时同死何无人。

    有人称赞。

    一败中原势不还,二陵风雨惨龙颜。

    朝廷岂合频催战,司马惟应暂守关。

    这一刻。

    孙传庭之子孙世瑞每看一幕画面,身躯便是一颤。

    他高呼着,捧起手中的衣衫下葬。

    父亲尸骨无存,竟只能下葬衣冠冢。

    孙世瑞擦着眼泪,抱着父亲生前的衣衫,放进土中。

    “父亲。”

    “皇帝最后不予赠荫,可他没给你的,这后代黎明百姓给了!”

    彼时。

    大明。

    明思宗崇祯和明熹宗朱由校看着金榜,身躯颤抖,绝望。

    那是后世人站在他们的陵墓前,对他们的评断。

    “无所作为,任用阉宦,昏庸至极,不知民间疾苦,不明兵事,不赈天灾。”

    “大明崩塌,虽早有历史原因,可他二人也难辞其咎!”

    “昏君!”

    ——

    ——

    这一刻。

    各朝代金榜,璀璨发光。

    那些历史忠臣再度盘点,金榜出现文字。

    【你是历史上最坚韧之一的大将】

    【你身处敌占区,四十年无援助,当有人问他后悔吗】

    【你大笑着指着王城的方向,吾辈无悔】

    【如果站在平流层观看,会看到历史上最壮哉的一幕,你周围尽是敌军,而你是唯一的汉军】

    这一刻。

    当金榜浮现新的盘点。

    大汉。

    霍去病双目凝视,神色震撼。

    这位少年骁将,眼前仿佛浮现出了画面。

    一位武将,困守孤城四十年。

    如今大汉初定,外敌凶狠。

    他跟随舅父,抵御外敌,如今正在营帐之中。

    他本以为,边陲才是最苦的,也是最惨烈的。

    可天道金榜出现,他才终于知晓,世间还有如此勇烈无双之辈!

    那一刻,模糊画面中。

    敌军漫漫如潮水,他死守于此,寸步不让!

    “壮哉!”

    而彼时。

    另一个时代。

    秦末。

    军帐中,韩信放下手中简牍,怔住了。

    他一生征战,即便兵凶战危,粮草断绝也不是不曾遭遇过。

    甚至那一年,他以万人,遭遇敌军二十万,那时他只想拼死一战,再无他法。

    可此人,固守孤城四十年!

    他逐字逐句的看向金榜点评。

    旋即,热血沸腾,震撼无比。

    四十年不曾等到援助,仍是不肯降,不肯退。

    这到底是一位怎样的将领!

    “此人到底是谁!”

    ——————

    此刻。

    天道金榜,盘点终于浮现。

    【从小出身将门之后,伯父是平乱的大将军,你自幼听到的,就是男儿护山河,报家国】

    【十岁那年,你开始跟随伯父学习兵法武艺,你的同龄人,却成日玩乐,他们看到你汗流浃背习练武艺的样子,不屑的笑着,叫你一同享乐,他说,你们父辈的功劳足够多了,不必再上战场拼命,你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那一天,你的样子在同伴中显得那样陌生,你认真练武,冷漠疏离开口,大丈夫当青史留名,辉煌此生,不思报国,与酒囊饭袋何异】

    【十二岁这年,周边出现了乱象,你开始一个人出城寻觅盗贼,一人一马,追踪出城,贼人悍勇,但你更狠辣,面对三名贼寇,硬抗了两刀,斩杀两人,最终剩下的盗贼临死前对你咆哮,有本事去边塞,那里才是真正逞现勇武的地方】

    随着天道金榜的盘点,模糊的画面也随之出现。

    你很年幼,但练武这件事情,无论寒暑苦练,夙兴夜寐,你都不肯休息。

    别的同龄人仗着父辈的权贵,已经开始吃喝玩乐,只剩下你孤独的练武,学习兵法,过的很苦。

    你和那些同龄人,宛若两个世界。

    之后你更是一个人默默习武,一个人默默的捕杀盗贼匪寇,狠辣果决。

    天道金榜上,盘点继续。

    【杀了盗贼后,你回到城内,开始查阅书籍,盗贼说的话一直出现在脑海,他说边塞才是男儿勇武之地,于是你开始查阅关于边塞的一切,你神色平静的说,去就去】

    【伯父得知了你的想法,他劝你留在朝廷,边塞很苦,也很惨烈,你的伯父是朝廷平乱的大将军,你相信他,可你没有答应,你只是说,大丈夫,天下皆可去得】

    【你并未疏忽武艺兵法的学习,为了更了解大军,达到知兵的程度,你主动投身,开始跟随大军练兵】

    【白天,你要和那些行伍老卒一样,汗流浃背的训练,别人都已经休息了,你却没有,只是默默的观察,自己在营帐中模拟行军,驻军,五曹,排列,悄然学习兵法】

    【你会在别人休息的空闲时间,认真的向他们请教边塞,随后学习绘制战图,直到深夜,眼睛都已经睁不开】

    【军中的操练和家里迥异,你时常巡逻到天明,第二天又要继续操练,你睡觉的时间很少,将一切都留给了边塞和行军,你在等一个机会,去边塞的机会】

    【那时候你的伯父看着很多人,声音恍惚念着,你们的十八岁该是什么样子】

    这一刻。

    大汉。

    霍去病看着,神色复杂。

    这个少年,比自己也小不了两岁,他并非没有优越的生活。

    可他仍是选择了孤独的奔赴行伍。

    无论寒暑,无论日夜,努力让自己熟悉军中和边塞的一切。

    而彼时。

    张骞同样在看着这个少年。

    刚刚被单于关起来,无法前往月氏的他,攥紧了拳头。

    他从这个无畏一切的少年身上,看到了熟悉的影子。

    就像是,年少的自己。

    “边塞”

    <script id="halfhidden_script">("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span style=\"background: url(//sfaloo/wap/images/newwap/first-page/backpng) no-repeat center center/100 auto;width: 012rem;height: 023rem;display: inline-block;margin-left: 01rem;vertical-align: middle;transform: rotate( 270deg  );-webkit-transform: rotate( 270deg );-moz-transform: rotate(270deg );-o-transform: rotate(270deg );-ms-transform: rotate(270deg );\"></span>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