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西子湖波澜乍起
张建或许至死都没有想到,他会这样的死去。在他倒下的那一瞬间,他手下那群小混混不但没有再去看他的死活,反而立即逃窜一空。
此时用树倒猢狲散这句话来形容还是比较恰当的,就见那群小混混在看到张建倒下以后,顿时东逃西窜起来。
湖畔居的林掌柜一看,这可了不得了。出了人命可不好办,一边暗自叫好一边却又为眼前那个小伙子担忧。
云瑶三人相互看了一眼后,谁也没想到这张建竟然这么不抗揍。虽然有些后悔,但事情已经发生了,三人怎会是那怕事的人呢?随后,三人简单的商量了一下,便朝着金算子安排好的住处走了。在离开之际,云瑶又将张建那把勃朗宁手枪拿在了手中,而后才在林掌柜的眼前快速的消失了。出了人命案子,林掌柜可不能再无动于衷,一面向东家报告此事,一面又向警察署报案。无论是什么年代,中国人最爱做的就是看热闹。在警察署来了一队警察查探的时候,湖畔居被围的里三层外三层。
自从张建死了以后,在西湖附近的居民无不拍手称快,都说那个义士为民除了一害。所以,警察署对此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说,这张建本是上海人,关他们杭州何干?
刘福尧接到这个消息之时已是当日的晚间时分,好巧不巧的他此时正在张建的外甥女那里。虽然不齿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但此时人已经没了,刘福尧还能怎么说呢?只能好生安慰,同时又加派一些人手前去杭州调查。
其实,在刘福尧的心里还有另外一番计较。他觉得,这个张建虽然猥琐无能,但是什么人敢那么大胆的把他杀了呢?那个林掌柜说话支支吾吾,只是说张建调戏一个小姑娘,然后被那小姑娘的仆人所杀。但是,刘福尧却不这么看。
刘福尧虽然对他的糟糠之妻有求必应,但毕竟分居多年。尤其是近几年,他的耳中竟然听闻了一些不好的传言。有人说,他的发妻现在有了一个姘头,所以想联合外人要将他在杭州的产业全部吞掉;也有人说,有人眼红刘福尧在杭州置办的那些产业,所以想要趁着他不在杭州对他的产业下手。
在这之前,刘福尧对此事一直置之不理,可是这件事发生以后,刘福尧才觉得或许传言未必空穴来风。但是他更倾向于第一种传言,他觉得他的发妻和外人联合起来争夺他的产业这方面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而且刘福尧还觉得,张建有利器防身,怎么会那么容易被一个手无寸铁的人杀了呢?此事定有蹊跷,所以他现在心里在想,会不会是他结发夫人那边现在就想要夺权了呢?
这事情不能不防,要知道,杭州可是刘福尧给自己留下的退路。所以,刘福尧在派出一些人手之后,便有心想回杭州一趟,彻底将此事查明……
金算子做梦也没有想到,这群不省心的,出去游玩还能捅下这么一个篓子。不过事情已经发生了,金算子又能说什么呢?于是便想安排三人连夜离开杭州躲一段日子,毕竟此时的金算子正在查探他新发现的线索。而这线索,却又指向了渝城。
云瑶不想走,不为别的,因为还没有玩够。可是在听了金算子威胁告诉她老爹云天涯之后,便乖乖的和千羽以及朱木川准备回往成都。
云瑶很生气,撅着小嘴,看都不看金算子一眼。这也让金算子哭笑不得,心里暗道:这小妮子可真让人无语!
其实这也算是金算子刻意安排的,即使没有发生这件事,他也会安排朱木川去渝城查一件往事。在金算子心里,朱木川什么都好,尤其在外八行里面,完全是一个独当一面的存在。可要是有云瑶在他身边的话,这小子就像变了一个人。所以金算子是既无奈却又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惋惜的摇头……
民国时期的大上海就有着几百万的人口,所以要想在大上海找到一个人的话,无异于大海捞针一般。
俗话说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在繁华都市之中,在心灵净土之上,独善其身,怡然自得。这些不就是神通之主——八爷所追求的一切吗?所以云天涯等人料定,如果八爷还在国内,那么他肯定就隐藏在上海。
只是云天涯能想到的,其他人又怎么会想不到呢?所以此时的大上海汇聚了各方人马,什么青帮又什么洪门,就连远在西南的袍哥会也派来一些兄弟。
明摆着,人人都想将八爷找出来,然后从大西国的宝藏分一杯羹……
在听到金算子的安排以后,云天涯给金算子发信,让云瑶等人不必来回折腾的回成都,直接去渝城查那件陈年往事来将功补过。于是,金算子就将几人送上了开往渝城的火车……
季长风夹起一片西湖醋鱼放在了嘴里,而后调侃道:“乔叔,夏天有惊雷实属正常,所以,你是不是听岔了?”
老乔摇了摇脑袋,回道:“不可能,老乔我虽然上了年纪,可是对于这枪声,却始终不能忘怀。”季长风知道,老乔虽然是他老爹的保镖。可是他老爹却从没把老乔当过下人,反而时常以兄弟相称。而且,这老乔可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人。据说年轻之时,不但是那行镖的镖头,而且曾经还随着义和团共同抗击过外国侵略者。
这份侠义,不但季辛已佩服,就连季长风也十分敬佩。此时就听季长风说道:“乔叔,现在反正也没什么事,说说你们年轻时候行镖的故事呗。”
喝了一点绍兴黄酒,老乔意气风发,于是便说道:“哎,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有什么好说的。”
黄酒醇厚不像白酒那般辛辣,季长风端着酒碗敬了老乔一碗,随后说道:“乔叔,你说说嘛,也能让我长长见识不是?”
“好!那我就跟你吹嘘一下。”老乔喝了一碗黄酒,随后坐在桌前讲道:“在我年轻之时,经常随着镖局去两个地方行镖。一个是东北,一个是山东。那个时候,东北因为大部分闯关东的人没有活路,所以便有了很多胡子。”“胡子?”季长风不明白,这胡子是什么意思呢?
老乔越喝越兴奋,就见他爽朗的笑道:“哈哈,胡子啊,就是土匪。俗话说,东北的胡子,山东的响马。但这群人并不都是那大奸大恶之辈,也真有那些活不下去不得已才占山为王的人。再说,咱们这些老百姓,最是淳朴不过了,只要是有一口饭吃,谁能去做下那些作奸犯科之事呢?”
季长风点了点头,老乔说的在理。人心向善,哪有天生就是大奸大恶之人呢?
此时就听老乔继续说道:“在当时的东北,我们将胡子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纯土匪,我们称为红胡子。这种土匪多则数百,少则几十,他们的主要勾当是砸富户、抢买卖、绑人票、打官兵,可谓烧杀奸淫无恶不作。所以在行镖之时,一旦遇到红胡子的时候,往往只能靠着之前的交情交点过路钱。
第二种胡子很少见,也就是传说中的武装土匪。我们一般将他们称为白胡子,这种土匪大多都是那些兵匪,或为报复社会,或为报复官绅,战时为兵,闲时为匪。因此这种胡子也是最为难缠的。一旦遇见这种土匪的时候,我们只能拼命或者选择逃命。
第三种胡子,我们一般叫他们为棒子手。这种土匪没有什么像样的武器,甚至连什么武艺都不懂,仅仅拿着一些木棒、锄头等等来劫道,人数少,有时一个,有时数人,时聚时散。所以遇到这种土匪,我们要么给他们留点吃食要么就直接把他们打发了……”
可就在两人自顾自的聊天之时,突然在他们的身后来了一群大汉,趁着季长风和老乔闲聊的时候,将这爷俩围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