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似曾相识的感觉
“李芥微。”
李芥微听见有人叫她的名字,于是回头。
叫她名字的是一个男孩,瘦瘦高高清清秀秀的,看起来二十多岁,和她差不多大。
李芥微完全不认识他,于是迟疑地指了指自己,“你……叫我?”
男孩点点头。
李芥微:“你认识我?”
男孩又点点头。
男孩:“缝隙。我捡到你的寻人启事了。”
李芥微愣住了,“你也能进出缝隙?”
男孩:“嗯,是的。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周静隅。”
周静隅:“不要去喜鹊山,你会死。”
李芥微感觉脑子瞬间宕机。
周静隅:“下个月的你会接到我的电话,是上个月的我打给你的。”
周静隅:“上个月,我掉入了缝隙,看见了遍地的寻人启事,找了一张字迹清楚的,记下来,回到现实之后,我给你打了电话。”
周静隅:“缝隙这个名字是你起的,说以后就这么称呼,方便沟通。”
周静隅:“我们通了电话,知道了我们身处不同的时间,通电话的时候,你在喜鹊山,正在打电话的过程中,你掉下了山崖。”
周静隅:“我现在终于把你找到了。”
李芥微消化了一下这个情况,这不就是她和苏敏的故事的翻版吗?不过这一次,死亡是降临在了李芥微的头上。
而且,缝隙这个名字,除非自己跟对方说过,不然对方不可能说出来,因为那个地方没有名字,是李芥微给它命名为缝隙而已。
李芥微思考了一会儿,“谢……谢谢你。”
李芥微:“到时候我请假,我不去喜鹊山。”
周静隅点点头。
就在这一瞬间,李芥微忽然感觉,自己似乎不是第一次见到周静隅。
李芥微脱口而出:“咱们是第一次见面吗?”
周静隅愣了一下,“嗯……是的。”
就在这个时候,大雨忽然停了,人们开始走出站口。
周静隅:“咱们……边走边聊?”
李芥微点点头。
在路上,周静隅跟李芥微说了自己掉入缝隙的经历,和李芥微、苏敏大同小异。
回家途中,有一个十字路口,需要往左走,李芥微发现,自己并没有指路,但是周静隅却自然地往左走了两步,然后很快停住脚步,问李芥微:“你家是往左还是往右?”
李芥微:“往左。”然后两人往左继续边走边聊。
两人越是说话,李芥微心中的熟悉感越强。但是她摇了摇头,感觉自己想多了。
终于,两人走到了李芥微家楼下。
李芥微:“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可能听起来会有点儿怪怪的。”
周静隅:“你说。”
李芥微:“我能看看你的手臂吗?”
周静隅挽起袖口,不出所料,她的那一只手,也有和他们差不多的伤疤。
李芥微深呼吸一口气,果然。之后,李芥微简单地复述了苏敏和自己的情况。
李芥微:“你的伤疤是怎么来的?”
周静隅:“小时候爬山的时候,从山上摔下来,摔伤的。”
李芥微:“那时候你多大?”
周静隅:“那时候我还小,是11岁。”
李芥微:“是不是以前的记忆就消失了。”
周静隅点点头。
李芥微:“知道我和苏敏的情况之后,你觉得这事儿奇怪吗?”
周静隅:“非常奇怪。”
之后,两人互相要了联系方式加了好友,随后就分开了。
李芥微走进小区之后,并没有回家,而是躲在小区大门处的一个角落里,她偷偷看着周静隅。
只见周静隅在小区门口站着,凝视着李芥微消失的方向,深呼吸了一口气,然后仿佛给自己加油似的说了一句什么,之后转身离去了。
……
时间一天天过去,距离喜鹊山团建越来越近了。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李芥微、苏敏、周静隅见了个面,李芥微觉得,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越发强烈了。
三人细细交换了信息,关于缝隙,关于伤疤,关于童年的意外,以及意外后的失忆。
李芥微:“我觉得,我们失忆的部分里,我们……可能是认识的。”
苏敏和周静隅都点点头。
李芥微:“你们有童年时期的照片吗?”
苏敏:“有啊。”
周静隅:“有。”
李芥微:“要不……我们分头回家翻翻影集,看看小时候的照片,试试能不能有什么发现。”
苏敏和周静隅点点头。
李芥微的童年照片在妈妈那里,找了个周末,李芥微去了妈妈家,翻开了影集。
影集非常正常,从李芥微出生到慢慢长大,都是有照片的,只是她从楼梯上摔下来那一年,没有照片,妈妈说,那时候哪有心情拍照片?
苏敏和周静隅反馈的情况也一样,出事的那一年,没有照片。
时间过得很快,明天就是喜鹊山团建的日子了。
在这段时间里,三人都没有掉入缝隙。
李芥微跟领导请假了,表示不去参加团建,领导虽然很不高兴,但还是同意了。
在本应是李芥微“死期”的那一天,李芥微一直在家里待着,苏敏和周静隅也陪着她。
三人点了一堆烤串、啤酒、披萨、炸鸡、薯条……然后刷剧、打牌、玩游戏……
李芥微好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了,比起去爸爸家或者妈妈家,那种仿佛自己是多余人的尴尬聚会,她觉得跟苏敏和周静隅在一起才是家人一般的感觉。
李芥微和处于未来时间线上的苏敏通电话,得知苏敏会在2027年底遭遇车祸,她将此事告知了处于现在时间线上的苏敏,希望能躲开车祸。
能不能躲开车祸,目前还没有得到验证,谁能知道,自己的死期竟然在苏敏之前,现在,得靠自己去验证此事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距离喜鹊山团建越来越近了。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李芥微、苏敏、周静隅见了个面,李芥微觉得,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越发强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