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过节
自从徐思辰的娘来了张家一趟,给幺娘带了包点心,并暗示了张老太太等徐思辰考试结束后就谈幺娘和徐思辰的婚事后,幺娘的心一下子就稳了。
整日喜笑颜开的,对人更加和善了,就算她现在不作妖了,她的心情也能影响到全家。
幺娘心情不好,张老太太心情就不好,全家都别想清静,反之亦然。
所以说,幺娘这两日心花怒放的,使得整个张家也都分外和谐,就连坚持天天往娘家跑的张二妞也没影响了众人的好心情。
这个好心情可能也有马上要过节了的缘故。
中秋前一日。
这天一大早,张大哥两口子就带着守成守业出门去了。
今天的任务有三。
第一,就是去卖鸡蛋,就这十天,二十多只鸡已经攒下二百三十颗鸡蛋了,要拿到镇上去卖了。
第二,就是去买过节需要用到的东西,今年是丰收年,张老爷子发话,多买些吃的,今年要好好过个节。
第三,虽然不一定非要今天买齐了,但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给梅香置办嫁妆。
幺娘看张大嫂的架势,应该是想今天一天买齐了。
他们走后,家里也开始忙碌起来,打扫卫生,大人孩子轮流洗澡,准备明天需要用的东西。
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是这一个流程。
幺娘跟着清雅去村口那的石磨处,准备磨些豆子,预备明天要做些绿豆发糕用,家里的豆面都太粗了,她们俩人要去磨细一点。
去了那才发现,已经排了好几户人家了,一般家里没有石磨的都会跑到村口这来磨。
无法,只能排队等着,才站了一盏茶的功夫,幺娘就热的想回家了,拉了拉清雅道:“咱们傍晚再来吧,这么热的天,咱们两个都热的脱力了,也推不动啊。”
清雅看了看姑姑这热的浑身发软的样子,刚想点头,就见张妙儿走到了她们面前,“姑、姑,你也太弱不禁风了吧,咱们村子里哪有你这样晒不得,累不得的。你这样怎么能干活儿。”
幺娘翻了个白眼,最近都没见她,还是这样碰到了就刺激她,不过幺娘也不和她计较,反正她都是要和徐思辰成亲的人了,跟她计较什么?
这么想着幺娘对着张妙儿笑了笑,拉着在旁边担心准备时刻拉架的清雅就走了。
弄的张妙儿莫名其妙的,对身旁的同伴不解道:“张幺娘吃错药了?”
一路上幺娘美滋滋的想着,手下败将,她张妙儿就是再喜欢徐思辰又怎么样?和徐三姐玩的再好又怎么样,到头来徐嫂子还是选择的她张幺娘。
幺娘真的越想越美,清雅看幺娘心情这么好,也笑嘻嘻的和她说这话。
两人一路说说笑笑,屁事没干,怎么走的怎么回来后,发现已经走了好几个时辰的张大哥他们已经回来了。
只见院子里放了好些东西,兰香看到她们回来后高兴的跑过来,告诉她们家里买了好多肉,比上次姑姑买的还多。
肉是时时刻刻能牵动所有人神经的字眼,所以听到后他们赶紧凑上去,见钱氏正捧着一堆肉往堂屋走去。
幺娘目测是两斤肥肉,两斤五花,想来明天既有肉吃,又有油渣吃。
吴氏正喜气洋洋的抖着一块大红的布给众人看,这是给梅香做嫁衣用的。
布是村里最常见的粗麻布,最便宜的那种,女人做身裤装大概四五十文,裙装费料子,会再贵一点,其中黑、蓝、灰这种常见的暗色是最便宜的,其他的颜色会再贵一点点。
给梅香买的这块看起来足够做一身裙装了,村里一般条件不好的,女人成亲会穿女上衣黑裤子,这样成亲后平时也能穿,再往上是图个喜庆的,红上衣红裤子,最后舍的花钱的就是红上衣红裙子。
张二妞家娶儿媳妇的时候,儿媳妇是直接穿着一身蓝裤装,带着好几个补丁嫁过来拜堂成亲的,那是实在没条件了。
这次吴氏是真的一次把梅香的嫁妆都带回来了,不止有做嫁衣的料子,还有一大块白色,一块红色,一块绿色的布,这是做被子用的,棉花直接拿家里种的就行。
幺娘觉得这些即使是粗布,娘给的100文也不够用,应该不是大嫂砍价厉害就是她自己多给添了一二十文钱。
最后还有两块布是一块蓝色,一块黑色的,是张老爷子额外给他们钱买的,现在手里有钱,梅香结婚的时候总不能让他们两口子还穿那补丁摞补丁的衣服呀。
这两块布可真是把众人都看的眼馋不止,除了田氏,每个人上次穿新衣服的时候都要往大几年之前数。
大房屋里人逢喜事精神爽,张老太太却拉着脸子让他们赶紧把东西收进屋里干活。
她的这点不乐意一点也没影响到吴氏的心情,喜滋滋的抱着一堆东西回屋了。
张三哥趁机道:“娘,什么时候也给我做身衣服呀,我就两套衣服还都是补丁摞补丁的,其中一套还是捡二哥不要的,娘~”
钱氏和田氏也眼巴巴的看着她,让张老太太更是憋屈的不行,这衣服要是给她自己的儿子穿上该有多好。
幺娘忍不住道:“咱家又不能一气全给买了新衣服,总要一个一个轮着来呀,你现在不也挣钱了嘛,想穿拿自己的钱买呗。”
张三哥刚想开口骂她,可能突然想起这是自己老板的缘故,又马上把嘴闭上了,讪讪的对她笑了笑。
这把幺娘给看乐了,金钱的力量啊,她一边往自己房间走一边想,一定要多挣钱,多多的挣钱。
第二日,便是中秋节了,整个村子从鸡叫开始就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气氛中,大人在屋里忙碌,小孩们结伴在大门口玩耍。
张家上午做了绿豆发糕,炸了猪油,留出油渣,这些都留到晚上吃,早饭随便吃了点。
下午又做了油渣韭菜包子,和红烧肉、炒辣白菜,炖萝卜汤。还有两壶村里打的散酒。
十分丰盛的吃完饭,坐了一会儿,说了会儿话,又把昨天买的四块月饼切成小块,每人都分到一小口。
甜滋滋的吃完月饼,也到了睡觉的时候,大家笑着闹着都散去了。
幺娘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圆月,悄悄的许了个愿望,希望明年中秋节的时候,家里每个人都能吃到满满的一碗肉,每个人都能吃一整块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