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火锅城案
局里旧案还堆积成山,解决了一个之后,又来一起,不知道这群警官们中的谁有柯南体质,在昨晚吃夜宵的火锅城,今天竟然发生了杀人案,一个小女孩在厕所里被人用氰化物毒死。
这起案子影响恶劣极大,在人气十足的火锅城里竟然发生这样的杀人案件,一时人心惶惶,全城谣言满天飞,说有疯子从精神病院跑出来毒人了。
因为发现死者的人员报案及时,警方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将有关人员控制住。
我们从氰化物的来源查起,发现该氰化物浓度并不纯,有可能是个人在家自己提取的,伊莎作出了第一种猜测:这个凶手杀小女孩是为了试验该氰化物剂量能否将人致死,也就是说这是一起无差别杀人案。
目前警方还没有在现场找到沾染氰化物的物体。
案发现场厕所虽然在二楼,但是从窗户爬出去通过空调外机跳下去也是没有难度的,但我们没有在窗户边以及空调外机上采到任何脚印,同时外面墙角也没有人爬上来的痕迹。
从火锅城调取的厕所监控来看,当初时段总共有8人分别待在男女厕所,其中包括小女孩,也就是说罪犯就在剩下的7个人当中。
这7人当中有2个男人,5个女人,之所以不排除男性,是因为该厕所的结构是封闭性的独立厕所,当5位女性都待在自己的位置上时,是不会看到有嫌犯从外面进来的,小女孩可能是那个时候被嫌犯捂住口鼻,拖进隔间。而监控只能照到他们进厕所大门口,不能看到是进男厕还是女厕。
奇怪的是男厕放着维修牌,却还是有人在案发时间段上了厕所,我们找到维修工,他表示在案发前的时间段就修好了,我们通过监控查证他说的是实话。
警方先将这7个人在火锅城里单独分开,独立审讯。
以下是他们个人资料以及证词:
侯丽群,女,26岁,保险公司业务员。
我们公司今天聚餐,一起来到火锅城,我在和沈梅结伴上厕所,进厕所以后有空位我马上就去上了,没有看到小女孩,我补妆的时候有个保洁员进来马上又出去了,后面我和沈梅打算出去的时候小女孩的门慢慢被推开了了,还有一阵风刮过,我们看见她整个身子倒了下去就赶紧报警。
沈梅,女,25岁,保险公司业务员(侯丽群同事)。
我在侯丽群后面上的厕所,等了一会儿,有个小姑娘(指王梵)出来,我就进去了,没看到女孩,我们要走的时候,那个小女孩从门里倒了出来,我着急下打了110,后面想万一只是晕了就又打了120,总之我们两个都没敢碰她。
王梵,女,18岁,七中高三学生。
我进厕所的时候有看到小女孩,后面出来的时候没有看见她,我出去的时候有一个女人在旁边等我的位置,我因为蹲久了头晕,开门之后还在里面闭着眼睛站了一会儿。
李清薰,女,30岁,广告公司总经理。
我进去的时候直接走向最里边的隔间(第一个位置),看到厕所里面大概有三四个人和一个年轻人和我擦肩而过。
曹珍,女,53岁,火锅城保洁员。
我进去拿拖把的时候厕所里有几个人,但是我没注意到谁是谁。
女厕里面总共有四个隔间,镜子在门的对面,四个隔间竖排在镜子和门中间。侯丽群、李清薰上的是左边第一个,死者在左边第二个,王梵和沈梅上的都是第三个,第四个隔间门当时锁着没有人上过,警方来的时候是开着的,可能是凶手临时藏身地点。
而李清薰指认在厕所里面擦肩而过的年轻人时,她在侯丽群、沈梅、王梵三人面前摇了摇头,她觉得都不是,而当时与她擦肩而过最有可能是王梵,因为侯沈两位结伴而行,此时还在厕所。但是王梵称她出去的时候没有进来一个女人,而侯表示她看见李了。
这里面要不是真的有人记忆出现偏差,要么就是有人在撒谎。
按照时间顺序唯一见到小女孩的王梵,应该是最早在厕所的,侯沈第二,曹第三,李第四
上厕所的顺序:王,侯,沈(王出来),李(侯很早就出来,所以空了一段时间)
离开的顺序是曹、王、李、侯沈。
李凯哲,男,23岁,无业游民。
我进厕所的时候没有人。
张汲,男,29岁,医生。
我一直在厕所隔间里,偶尔听到外面有人进来的声音。
因为保洁员在监控和证词当中都是很快就出去厕所,所以警方初步排除嫌疑。
但是伊莎提出假设,假如凶手的无差别杀人就是将氰化物涂在死者死的隔间里某一个地方,那么保洁员的嫌疑就是最大的。
车离在死者死的隔间里检验了所有地方,没有发现氰化物的存在,故仍将保洁员曹珍的嫌疑排除。
因为男厕中的两人比小女孩进入厕所时间都早,所以他们很有可能趁着女厕中只有小女孩的时候利用氰化物将其杀死,但是王梵见到了活着的小女孩,所以小女孩也有可能是死在王梵进入隔间以后,厕所只剩下小女孩的时候凶手把她拖入隔间杀死。
还有一种可能王梵就是凶手,她说没有见过李清薰也有可能是在干扰警方判断。
伊莎问王梵是否亲眼看见小女孩关上隔间的门,她说她没有看见,不知道死者是在等人还是要上厕所,而且她带着耳机在厕所途中也无法听到任何声音。
伊莎此时做出了第二种推断:凶手和小女孩的家庭有渊源,可能为报复家长,杀小孩。
但死者的父母说这群人他们都不认识。
于是警方调查了这群人与死者家属的社会关系,并且也调查了各位嫌疑人之间的关系,除了侯沈两位本来就是同事之外,其他人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李响让他们再进行深入调查,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处。
当中有一个细节是,原本死者的厕所门一直是紧闭着的,当时凶手是用了何种手法将门在众人面前缓缓推开?
车离在死者倒地的隔间内找到一个松散的活结,随着时间推移它会在原本就坏掉的把手处自动散开,这时候靠在门上的死者就会因为自身的重力往前倒。
也就是说凶手不是临时轻易杀人,用松口活结是早有装备。
而且凶手想让大家赶快发现死者!
这个活结上没有任何人的指纹,工作人员说这个门把手是前天才坏的,说明准备绳结和弄坏把手是凶手的配套计划,也就说凶手在前天来过火锅城,死者父亲说今天是孩子母亲突然要加班,才将她带来吃火锅。
原本伊莎还推测有可能是死者家属的仇人跟踪他们,现在看来这个凶手就是埋伏在这里,等随便哪个人跳进陷阱。
这起案子就是无差别杀人案。
从调取的监控来看前天来火锅城的人当中竟然有三个今天也在现场,他们是李凯哲、张汲、李清薰。
李清薰出现的时候,厕所里始终站着侯丽群,她们两个应该没有互相包庇的可能,所以嫌疑排除。
看来嫌犯在李凯哲和张汲之间,可是伊莎仍然觉得王梵有嫌疑。
警方搜了好几轮,都没有在嫌犯身上找到氰化物
这里的医生张汲是最有可能搞到氰化物的,伊莎和李响打算先重点审讯他。
而李凯哲被张立民带去做凶手打的活结演示。
伊莎:你是医生,哪方面的医生,平时能搞到氰化物吗?
张汲:我是儿科大夫,氰化物我拿不到。
陈朗:为什么前天和今天都来火锅城吃火锅?
张汲:我平时都会来吃火锅。
伊莎:儿科大夫应该很忙吧?况且吃完火锅满身都是味儿,患者不会介意吗?
张汲:是挺忙的,所以我一般抽空就来 ,而且我有除味的喷雾,不用担心。
伊莎:喷雾带来了吗?
张汲:在医院。
伊莎:那要麻烦我的同事去取一趟了。
伊莎示意孔其俞去张汲医院取。
陈朗:氰化物的提取对你来说很简单吧
张汲:我只是个儿科医生,对氰化物不感兴趣。
伊莎:前天来火锅城的时候,有没有进过女厕所。
张汲:没有 ,我为什么要进女厕所。
伊莎:那今天呢?今天有没有进过女厕所?
张汲:警官,你不能因为我多来了几次火锅城,还是个医生就断定人是我杀的吧。
伊莎:不要紧张,我们只是按照惯例问几个简单的问题,你知道厕所坏了还一直待在里面,厕所是你弄坏的吗?
张汲:我不知道厕所坏了。
伊莎拿过孔其俞给她的检验报告,低头一笑,“果然”。
伊莎:作为凶手你一定很矛盾吧?既要掩藏男厕是密室的真相,又不得不配合警方演男厕还有人的好戏。
张汲:你到底想说什么?
伊莎:如何让除了你以外的人进不来男厕呢只要将厕所里原本的排污水管放到门口显眼的警示,然后再贴一张告示说里面排泄物喷了,那还有什么人敢进来。
原本你以为在大家说出男厕不能用而你还在里面时,我们会对你产生怀疑,所以你真的将厕所弄坏,然后通过监控曾拍到维修工来这抢修,这样你就能扮演一个一直在隔间里丝毫不知道维修工曾来抢修过的普通顾客,这就是你最高明的地方。
可惜,你不知道吧,有个人他恰巧就是维修工的儿子李凯哲,他知道自己父亲已经修好了,所以没有管那个告示,反而尽责的打开了每个隔间的门检查。
而那个时候你没有在厕所里面,你在王梵上厕所的时候在她的隔壁把小女孩毒死了,我们之所以找不到氰化物是因为它早就被马桶冲走了。
警方这么蠢,连这么简单的手法都想不到,你一定很得意吧,其实我们根本没有想找氰化物,而是在找死者身上另一种化学成分----蓖麻油醇酸锌,就是你放在医院的除臭喷雾。
先来说说你为什么要冒着风险把整个男厕都作为密室吧,因为一个马桶冲不走你身上所有女性的装饰物,本来我就怀疑凶手在你和王梵之间,首先王梵作案条件最便利,再者她竟然说没有见过李青薰,我以为她在扰乱警方视线。
后来我才知道,她有可能真的 没有看过李,还记得李清薰说她进去的时候厕所里有三四个人吗?
你注意她说的是三四个人和一个擦肩而过的年轻人,李到厕所的时候曹珍早就出去了,除去她自己她最多能看到3个人,那就是镜子前补妆的侯,打开隔间的王,在一旁等着的沈。
擦肩而过的年轻人是谁?是你,张汲。侯沈王三人因为隔间的阻挡,根本就注意不到你,你是从第四个隔间里出来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案发时没有人上第四个厕所的原因,而李只知道有人和她擦肩而过,不知道她从那里出来。
当你回到男厕的时候李凯哲已经走了,根本不知情的你顺利的将头上的假发,还有外套扔进各个马桶,当然外套不能整件扔进去,所以你需要用到剪刀,我们没有找到剪刀,却在外面一楼的墙角里找到有同样作用的刮眉刀,不巧的是刮眉刀上有你完整的指纹。
张汲听完我的话后已经彻底绝望了, 他说要是先用橡胶手套把指纹擦了扔刀片再把手套冲走就不会有人发现了,我笑着回答他要是在每一个马桶按钮上都发现你的指纹,你同样还是会被怀疑。
根据他交代杀人原因就是他一直不想做一名儿科大夫,他讨厌儿童,他想要人们看到某个孩子惨死的样子,最好引起全县孩童的恐慌,所以自己在家提取氢化物,在熟悉的火锅城里布置下一切,寻找某个机会完成他变态的杀人手法。
张汲出发前曾喷的除臭剂沾到了死者身上,我们提取到了其中主要的成分,但是不敢声张,所以三番两次找氰化物,放松他们的警惕。
没想到就是张汲的自傲,说出自己经常用除臭喷雾才让我们找到真正的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