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铸天道水月家园
大西市鱼厂总部。
“那条河有多长?”宋国祥道。
“去掉前端过长的水引子,主体总长度大约六万千米,是地球赤道周长的15倍。”凌绍峰道。
“这才是真正的太一河,它太像长长的一字了。”
“当年伏羲氏一画开天,创立《易经》而成始祖。我们今天为一画开天做了一次注解。”
“有多少条鱼?”
“太元数据:目前瞬时在线人数为578956234人。”
现在所有在息壤圆舟里的人都在太元里将自己模拟为一条鱼,在浩浩荡荡的奔月大海里,体验速度与激情,自由与浩翰。
人类在即将灭亡的边缘,带着生的希望,被逼迫着第一次走出地球,进入茫茫太空。一艘艘的圆舟像一条条鱼在海洋里飘荡着,而海洋长河也像一条长长的带鱼遨游在太空这个更大的海洋里,月亮是它的目的地港湾。
一首经典老歌在太元的海洋里响起:
“我是一条小小的鱼,穿着银色的外衣,游走在浩瀚的海洋里,埋醉在自己的天地里。
“我是一条小小的鱼,披着光鲜的外衣,穿梭在浮华的尘世里,只想一心一意呵护你。
“不要说我没有眼泪,我的眼泪在冰冷的海水里,不要说我不会哭泣,我的哭泣在奔涌的波涛里。
“不要说我不懂感情,我的感情在默默的陪伴里,不要说我没有记忆,我的记忆在最后的七秒里。”
与此同时,月亮开始加速向着地球方向,向着这条修长的海洋之鱼,向着人类发出的射月神箭迎面撞来。
经过十二万千米的漫长跋涉,海洋之鱼游到了岸,碰上月球的岩壁。是鱼吞掉了月,还是月吞掉了鱼?极其巨大的水流冲击力使月球向地球前进的势头为之一减。根据计算,水月相撞的整体冲击力相当于256万枚百万吨级核弹当量。水流本身的缓冲作用使所有圆舟顺着水流遍布了整个月球,淹没了所有的月面环形山。
“这景象,让我感觉像极了一条生猛而又活跃的精虫拖着长长的尾巴,带着父亲的基因信息拼命地奔跑,不断地奔跑,生怕被其他兄弟姐妹追赶过头,害怕从此失去生命的依托,以最快的速度钻进孕育生命的卵细胞。”
“或许这是宇宙中星际播种的常见方式之一……但愿新的月球文明能站在地球文明的基础上生根发芽。”
当太一河的尾巴消没在月球上时,月球变成了一个巨大而明亮的水球。光滑的水平面使月球看起来像一面巨大的悬空镜子,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整体亮度比之前增加了十倍以上,从太空或者地球上看,月亮里呈现着整个地球的倒影,还有许许多多的人造卫星。据测算,月球海洋的平均水深高达35145米,是地球原海洋平均深度的十倍。
月球向地球的推进速度明显放缓,然而人们担心的事情却还没有结束,虽然月球开始减速,但并没有完全停止,按当前的负加速度推演,月球依然会在完全停止推进时进入地月洛希极限,进而撞上地球。
“现在怎么办?”所有人都有一种莫名的压迫感,这是大家纷纷在太元里向治水总指挥大禹发出最多的一句询问。
“水安则天下安,水定则天下定。水还没有完全安定下来,但请大家自己先安定下来。一起祈祷吧!让我们一起耐心地等待!请大家一定相信月亮可以停下,一定能停下来,请大家相信自己,相信水的力量,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相信的力量。”大禹这样回复大家的问询。
大禹的话像有一种深入人心的精神力量,值得人们无条件地信赖,大家受到莫大的安慰和鼓舞,不再紧张不安,于是都静下心来默默祈祷耐心等待。因为是大禹,曾经无数次带领我们走出绝境,是他变堵为疏战胜了史前大洪水,是他启迪蒙化创立夏帝国而为百代先,是他指引息壤圆舟建设解决了地球缺水危机,是他提出引水奔月计划促使月亮明。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怀疑大禹的正确性和远瞻性。
月球上的日子过去了一天,两天,三天……保持战略定力的过程是让人难以忍受无比煎熬的,又有多少人倒在这样身心痛苦的日子里。然而人们不久就明白过来大禹的话:水还没有安定下来是什么意思。人们发现覆盖月球的海洋水位在下降——这只有一种可能:海水进入了月下空间——月亮是空心的!
尚不明确进入月下空间的通道在哪里,也不知道是一处还是多处,但月下空间到底有多大成了人们新的担心议题。大家担心一旦月亮吞噬了全部海水,月壳成为一个大水罐屏蔽了所有水源,月面的人们必然再次缺水,那么我们又如何能进入月下,是否会再次望月兴叹?不,是登月兴叹!
科学家们的关注点有所不同。朱颜和表示,月球如果以缓慢的速度靠近地球,而不是大力急速地冲击,那么既使非常接近,造成的伤害可能也将极为有限。就像两辆汽车在奔跑中迎面相撞和两个走路的人相撞,那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并且月球依然在绕地球公转,公转的过程中还有自转,并不像太阳系中那些不受控的小行星那样,从遥远的地方以飞快的速度直接横冲直撞过来。
朱颜和道:“或许,地球和月球,就像是一对母子,如此温和地相互靠近,并不是为了给对方造成伤害,而只是为了那一片相拥的温存。”
朱颜和的话再次抚慰了人们焦急的心灵。
月表上的水位继续下降,月面上高大的环形山和高地相继露出水面,形成月陆和月海相互交错的景象。月海上冒出一个个带天池的环形岛屿,有很多息壤圆舟就落在了环形岛包围圈的水域里。而月球此时距离地球已经只有不到一万千米,正是地月洛希极限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