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似水柔情水知道_2
朱颜和教授站在讲台上高谈阔论,同学们正襟危坐,却又津津有味地听着课。
“同学们,这个时代,科幻早已成为了现实。”朱颜和教授神情逐渐亢奋起来,“从上世纪初开始,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便奠定了现代科学的基础。随着二战中原子弹的两朵蘑菇云,日本军国主义和德国法西斯就此灭亡,迎来了现代化工业和农业,华夏在一穷二白中建立起新华夏,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更是抓住了历史发展的机遇,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成功研发了两弹一星,抵御住了西方国家的核讹诈,并使华夏国的科技水平保持在世界前列,打破西方垄断,建设了世界上最完善的工业体系,这些发生在上世纪的五十至六十年代,可以说是华夏的第一次科技革命。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经济逐渐衰退,华夏却一直保持了高速发展,以因特网为基础的全球化信息网络改变了世界。2008年美丽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这是一个历史节点。此后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在本世纪一十至二十年代,华夏从3g到4g,再到5g,现在是6g时代,在网络信息技术上实现了全面超越西方发达国家,这是华夏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如今,同学们!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曙光正在眼前。量子技术将再次改变世界!这一次,我们的对手是谁?我们没有对手!或者说我们的对手是我们自己!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世界观、宇宙观乃至价值观,才能深刻理解这次科技革命的真正意义。我们量子力学专业的同学,未来的世界一定是你们的,改变世界的人就在你们中间,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最近朱颜和教授的量子力学课越来越让人难以理解,本身课程艰深又十分前沿,所有同学都无法突破瓶颈。朱教授的爱国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希望同学们能掌握乃至找到努力的方向。
蒋玉奇望着教室窗外最远处的天边,教授的话根本没有听清一句半句,又好像听到了一点,就像《金刚经》的经文一样让他总是似解非解。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天边的白色云幕变幻无穷,若来若去,上课前明明一碧如洗的晴空没有云,那些白云不知什么时间就突兀地出现在那里。
蒋玉奇越想越觉得这句与量子纠缠越相关,以至于几乎神出天外。
“蒋玉奇!”朱颜和教授喊了一声,“你在听我说话吗?你对量子纠缠怎么理解?我的思想量子对你起到纠缠效应了没?”
蒋玉奇收回远望窗外的目光,站起身来,朗声说道:“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所以量子名量子,是非量子。量子纠缠者,即非量子纠缠,是名量子纠缠。”
“神棍啊,啊哈哈哈哈,如来佛祖都跑出来讲量子力学了,笑死我了。”底下有位同学放肆地笑了出来,也有同学若有所思,更多的人则是开始窃窃私语起来。课堂有点混乱。
“大家安静一下!”朱颜和教授敲了敲讲台,“不要纠缠不清,蒋玉奇同学能把量子理论和《金刚经》联系起来,是非常有想象力的,科学就需要这样的大胆和想象力。我们不提倡怪力乱神,但量子力学走到今天,它最大的魅惑就是让人匪夷所思,我国也建立起来量子信息工业化体系,应用上发展的很不错,但基础理论却始终无法突破,这需要同学们好好努力。蒋玉奇同学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蒋玉奇道:“我们知道,处于微观态的量子是构成宏观世界的最基础物质。它若有若无,若实若虚。有是因为我们人这种高级智慧生物对它进行了观察,研究它的几何结构、质量密度、所处空间、运动状态等属性,因此给它了一个定义和名称,它就存在于我们人所能理解的三维空间中。如果我们不去观察研究,不去发现,不去理解,就像没有量子力学以前,量子未被定义,那么我们的世界就不存在量子,量子是相对于我们的研究定义而存在,它脱离不了我们给它设定的属性背景,一旦脱离这些定义,它就失去了。这说明物质是一种假象,是因为我存在,物质才存在,我不存在,物质也不存在。”
朱颜和问:“那么我是谁?如何定义我呢?”
蒋玉奇道:“这就是问题所在。搞清楚我是谁,我是什么这个问题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伟大的科学发现。我是蒋玉奇吗?并不是!我在被称为蒋玉奇之前,被起名前我是谁?我是我爸妈生下的孩子,那么在生之前呢?我们发现,任何事物,都是被一层一层的定义的,然后才有了我们所理解的事物。每个个体的我都是一堆微观量子团的组合, 我们知道,观测可以引发量子态的坍缩,而每一个我都是量子坍缩后的现象。世界上不存在既死又活的猫是因为猫已经被定义和观测,是坍缩后的产物,我们无法对坍缩后的物态进行量子化分析,这是我对薛定谔的猫悖论的解释。”
“非常有见地!科学就需要这样创见性的思维。坐下!”朱颜和道,“我们这堂课的内容主要讲三维薛定谔方程的解法……”
————————————————
上水大学云琴计划项目研究中心,蒋玉奇在电脑上打开地月距离激光测距系统,又将屏幕点到下一页,是计划中的地日精确距离测定项目。蒋玉奇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被朱颜和教授推荐到研究中心做研究助理,可以拿到研究补助。
“蒋玉奇,你对量子纠缠的见解很独到,老师很开心,推荐你到这里来参观学习也有一段时间了,电脑里的数据维护的很好。我想听听你对引力波现象的看法。”朱颜和道。
蒋玉奇道:“谢谢老师栽培,到研究中心来让我学到了更多知识,也加强了实践。引力波的存在证明了空间确实会产生扭曲,实验早已证明,宇宙中的引力波无处不在。任何天体运动过程中都在从自身向宇宙的任意方向散发着引力波。理论上,只要有足够精密的引力波检测系统,我们就可以探测到三维宇宙空间里的每一颗星星,因为它们都在不停地高速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时间足够久,就可以把引力波传向足够远的宇宙边缘,而且永不间断。空间本为一体,这就让无限远的两点间有了瞬时通讯的可能!基于此,宇宙极有可能是一个宏大的生命体,而且它的智慧无边无量。”
“科学需要我们不断地大胆想象,又务必小心求证。想象力是创新的源泉,但任何科学结论都需要经过严谨验证才能产生。大胆想象你做到了,要验证必需要回到现实中来。如果不是天体而是普通物体,甚至是微观粒子,物体的运动同样可以产生引力波,你说对吗?”朱颜和教授启发道。
“普通物体当然也可以产生引力波,但是太微小了,引力场的耦合常数比电磁场的耦合常数弱四十个数量级,物体引力在其他作用力面前完全可以被忽略不计,无法被探测到,我们就不可能拥有可以探测微观物体引力波的系统。无限远的两点间进行瞬时通讯这一结论无法验证。”
“是的,还好微观上我们有量子工具可以使用。如何将引力波系统与量子系统结合起来,将宏观和微观进行碰撞会产生新的知识体系,这个方向是有前途的,可以作为你以后做博士研究的一个方向。”
“我们很快要毕业了,不久就要离开老师,考研都还没准备好,博士研究还早呢。有点担心工作。”蒋玉奇慑嚅着说出了重点。
“我的学生从来不用担心什么工作,我们是谁?是时代的骄子!我们的工作就是搞科研,这是一辈子的宿命。别想着去社会上赚大钱,搞科研的必需要能抵制住诱惑,特别是从事基础研究的,都是一辈子见不到钱的工作。进入这个云琴计划实验室的,你就别想再出去了,宇宙的工作还不够吸引你吗?”
“当然希望继续从事这工作,只是硕博还要读几年。”
“那就好,考研你不用担心,我帮你争取一下你的保研名额,如果没有争取上,你就去考,以你的学科基础也没有问题。人这一辈子非常有限,必须一门深入才会稍有成就,不要为了经济或家庭压力就放弃了梦想。”
“谢谢老师!我一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