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入驻新家十日明_4
《西江月》(节选)
向外探求转为向内探求是宇宙文明发展的两极互换
从张衡小时候开始数星星的时候起,循着从观测到理论,再从理论回到观测的发展途径,宇宙天文学不断把人的视野伸展到宇宙新的深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跨越空间障碍,研究对象从熟悉的月球和太阳,再到银河系,直至发展到610亿光年的整个可观测宇宙。
我们能看到的星星越来越多,能看到的范围也越来越远。人类的脚步上到了太空,也上到了月球,人类的探测器到达了太阳系的所有行星,甚至还有的已经飞出了太阳系。然而对脚下的地球,我们却未曾有任何探测器到达过地壳以下的空间,世界最深钻井仍然停留在12345米深的库页岛odoptuop-11油井。12345米对于向外来说,还没有超过地球大气层;对于向内来说,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地球屏障。
探索地球内部的难度比登月不知要难上多少倍。目前为止,我们也只能通过地震波来判断性地猜测地幔和地核的构成,而这样的判断本身存在很多缺陷。想要真正了解地球内部的情况,必然要让探测器真正能够深入地球内部,也就是我们要向下挖到地球内部,甚至是地核深处。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人类就已经开展了多项探寻地心之旅。美苏争霸时期的苏联,抱着挖穿地球的野心为此付出了庞大的人力和物力,誓将科拉超深钻井项目进行到底。然而巨大的付出并没有带来应有的回报,经历的却是最惨痛的失败。人类花了整整二十年也只是挖到了地底12262米。而在这期间,12000米花费了7年时间,最后的262米却花费了整整13年。向更深地层进行钻探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整个项目最终不了了之。
江元的出现和开发涌现了人类社会第一次最大规模的地下探险之旅,也增加了人们对地底世界的好奇心。到底这个地球还有多少这样巨大的地下空间,一直以来就有人认为地球的内部实质上是空心的,甚至还居住着拥有超高级智慧的生物,这是否是真的?哪怕我们已经成功走出地球,移居到了月球,对浩瀚的宇宙研究得更深入,但是对于孕育了人类生命的地球,特别是地球内部,我们仍然有许多未解之谜。
或许是过于接地气的缘故,在江元里居住久了的人,对宇宙的认知也悄然发生着一些微妙而又根本的改变。也许是大西湖的水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缘故,也许是江元的空气中氧气负离子含量远远超标的缘故,住了超过三个月以上的人都有非常不一样的深刻体验。人们发现,三个月以来,自己的思路更清晰了,思维更敏捷了,精神更饱满了,体魄更强健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和对宇宙的研究一样,向外太空探求到一定程度转换到向地球本身进行探求,人本身也在不断地向外求索和向内求索。向外求索主要是物质上的,包括个人在社会上获取为世人所认可的成功,具体到有形的一切:房子、车子、票子、孩子、位子、圈子、面子……向内求索则主要是对自己身体内部进行的不断剖析,对自我修身养性等各种精神需求上的不断深入求索。人总是在追求那个获取他人认可和自我认可之间的平衡点。
虚拟现实和ai技术的进步对人类自身修养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人是否更优于机器?或者说人本身是否就等于是一部无比精细的机器?人能否像制造机器一样造人,像上帝一样。向外造人和向内造人概念同时出现,即外造万物而内修己身。江元人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了人本身巨大的内力能量,在人身体里头可创造空间居然如此之大。
江元人在与这片新土地磨合的过程中,从自己身体的改变升华为对精神需求的渴望,进而认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文化精神。同时江元人也从对地球大量灾难的反思中认识到世界上每一个人都需要不断修身的重要性。
人们在对儒道修身方法的实践中,发现修身又分为外修和内修,外修是外练筋骨皮,内修是内练一口气。
人们在对内练一口气的实践中,发现内练一口气还分外气和内气。
人们在深入练习内气的实践中,进而练精化气。
人们在深入练精化气的实践中,进而练气还神。
人们在深入练气还神的实践中,进而练神还虚。
我所说的这些内求,都还是很外在很浅显的,离落月山人、虚水道长、慧至法师们的境界还差很远很远。我自己也在不断地进步中,每一次深入都是一次精神的升华,每一次深入都是生命的内在体验,每一次深入都是灵魂的洗礼。进而反观世人只顾追求外物,在豪华的房子和豪车里掏空了身体,游走在一个个空旷的精神沙漠,在不断的精神堕落里不可自拔,是多么无知和荒谬。
喝着西湖水的江元人净化了身心,淡化了欲望,渴望灵性的成长。江元人相信,一个高度和谐的人文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充满灵性闪光的人,是与道合一的,是与宇宙合一的,也才是任何机器所无可替代的。
内求并不容易,和探索地球内部一样困境重重,甚至更为困难。大部人只摸到内求的表皮,不得其门而入。进入江元是历史的潮流为人们打开了一个宇宙物质的外壳,精神的外壳却需要人本身利用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力量去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