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科幻小说 > 乌啼记 > 第38章 空谷幽兰访隐士

第38章 空谷幽兰访隐士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秦岭中段,为终南山。

    终南山素以隐居文化闻名于天下,为世人所熟知。自古以来,数不清的隐士高人匿迹山林。如今,有众多佛道居士们在这里独居参修悟道,也有为世所累的人们放浪形骸搭茅简住,更有很多为拍仙风道骨视频的网红们在这里做秀打卡。

    终南山范围之大超出了外人想象,共有七十二峪,只长安区就有十七个峪口。每天寻访一个峪口的话也得两三月才能走完,要在这么大范围的地方找一个存心避世修行的人非常困难。

    林喜月认为陆秋鸣可能进入了终南山是有一定依据的。一直以来,陆秋鸣就有避世隐居的思想,一是为情所累,二是不堪世事繁琐。以前两人就经常为此争吵,也因此在一起几年了还没有要小孩。自从遇到慧至法师后,陆秋鸣更是出离心严重,回到家后就把社交媒体火星眼上的个人签名改为“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天天抱着《寒山诗集》有事没事都在看。

    “陆秋鸣会不会是故意躲着我们?”刘高岩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是显得比较忐忑的,怕自己的说法引起林喜月的误会。

    “你这么说的话,我倒觉得几乎是肯定的了。”林喜月却这么回答到。

    “何以见得?”

    林喜月便向刘高岩讲了陆秋鸣之前的一些表现,“你说他会去哪里呢?”

    “炎龙降这里没有的话,那当然是终南山了。”

    “那我去终南山找他。”

    “你一个女孩子怎么去找?他如果刻意回避的话,终南山那么大,是不可能找得到的。”

    “没关系,总有办法的,我要去看看。”

    “那也行,你一直在我们这里也不是办法。我有一个网友,我和他也没有见过面,倒是在终南山那边隐居的,为人很热心,介绍了不少地方给网友居住。我把他联系方式转发给你,你联系到他可以在那边先住下,再慢慢探访。”

    “那太好了。”

    林喜月路过了长安附近的那些终南山网红地段,径直进入终南山腹地。这里有一处小型寺庙,中间正殿,两旁厢房,保持最基本的寺庙规模。寺内一棵千年古银杏树巨大无比,巍然矗立。寺庙没有喧嚣,也没有太盛的香火,只有千年银杏树每到秋天时落英缤纷,壮美无比,前来赏叶的人特别多。林喜月就到了寺庙旁边的村子里,这位隐者住的地方叫百居庭院。

    百居庭院古朴典雅,只有几间厢房和一个庭院,这里倒也风和日丽。院中遍植了花草,中间一个莲池里的有睡莲正轻悄绽放,莲香里岁月静好。虽然近期地球平均气温的升高引发了灾难性的全球特大暴雨,气候异常的地方很多,终南山的各条峪谷溪水暴涨后退去,现在看来对这里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庭院主人是一位善心人士,大约六十岁左右,一袭长袍马褂,慈眉善目,有古人风,自号落月山人。自己打造了这样一个小庭院,自个儿住的是有滋有味,也给来往终南山真正有心隐居修行的人提供方便。平日到来的人也并不是很多,落月山人了解了林喜月的来意,对林喜月的到来表示欢迎,很热情地给她准备了一个暂住的房间,并邀请她一同用膳。

    在庭院空地上放一个简易的炉灶,上面支一口不大不小的铁锅。添进柴火,火就旺了起来。将洗切好的菜蔬一股脑儿扔进锅里,放上油盐,没有其它过多的配料,很快就煮熟了。配上米饭,就可以饱食终日。这就是一个普通隐者最常见的用餐方式。搬来两个小凳子,两人边吃边聊开来。

    “这菜都是自己种的,”落月山人说,“天然有机蔬菜,不像城里的大棚菜。基本上不用钱买菜,自己种的都吃不完,最多去村里买些豆腐来吃,豆腐也是这边的农民自己做的农家豆腐。”

    “也算很清贫了,你们这样的生活还过得去吗?”林喜月问。

    “当然,我觉得挺好,怎么可能过不去。生活过不过得去,要看你是怎么想的。富裕肯定是谈不上,更不要说奢侈,那些都不是我们所追求的东西。但要说小康或者说温饱其实都是没问题的。我们的小康水平和大多数城里人的小康水平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想吃的都有的吃,想用的也都有的用,那就算是小康了。”落月山人指了指庭院里一大片菜地:“你看那块菜地,青菜吃不完的都黄掉了,最后会剩很多烂在地里。我在所有终南山隐居者当中,当然是算得上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了。”

    “但你们在这里隐居,也没什么钱,创造不出社会财富来,你们的追求的精神世界对我们整个社会也没有太大的影响。人终究还是会老去,在外人看来,没有享受人生,也没有留下什么?这样到底值不值得呢?”

    “怎么说呢?每个隐居者的目的不同,价值观、财富观和宇宙观自然也有所不同,与外界的认同上更是天差地别。钱这个东西,对我们而言,并不是必须的,我们没有钱也可以过日子。事实上我们也只需要极少的钱,我每月有几百块钱的退休金,基本上都花不完。更多隐居者是没有退休金的,每年出去干点活,一个月挣个几千块钱就行,一年就够花了,丰衣足食是没问题的。隐居的整体意义,我认为是值得的。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懒蚂蚁效应’,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

    “什么叫‘懒蚂蚁效应’?”

    “就是说一个生物种群的发展演化,需要依赖‘懒蚂蚁效应’。蚂蚁是具有社会结构的群居性昆虫,科学家们研究蚁群发现一个现象,一个蚁群中大多数蚂蚁都很勤快,清理蚁穴、搬运食物、照顾幼蚁,几乎没有停歇。然而总有少部分蚂蚁却终日无所事事,在蚁群周围东张西望,从不工作。生物学家把这少数蚂蚁叫做‘懒蚂蚁’,并在它们身上做了标记。有趣的是,当研究人员断绝掉蚁群的食物来源时,那些勤快的蚂蚁立马乱成了一团。而‘懒蚂蚁’们则不慌不忙,带领蚁群向新的食物源转移。原来懒蚂蚁们并不是真的懒,而是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侦察上,是为了给蚁群预备新的希望和出路。它们看起来游手好闲,但脑子里没有停止过思考,这就是著名的‘懒蚂蚁效应’。其实,任何一个种群,包括人类自己,都需要这样的‘懒蚂蚁’的存在。”

    “是呀,这样说来懒蚂蚁们的精神是非常必要的。”林喜月开始赞同隐者的话,“其实你们这些隐者都是极具个性的思想家和哲人,就相当于是人类中的‘懒蚂蚁’。”

    “不仅是我们终南山的隐居者是懒蚂蚁,只是我们表现的太出脱于社会,事实上所有宗教界人士,不参与生产创造的社会人士,还有那些几十年如一日搞科研坐冷板凳的,都可以称为懒蚂蚁。而人相对于蚂蚁而言,有更长的生命和时间,每个人都应该要成为自己的懒蚂蚁,在必要的时候,做一些深刻的思考。有一话说‘方向不对,努力白废’也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必须让自己的行为符合自己的思想,符合价值追求,这也就是知行合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