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让你造省油车,你造出超级电车? > 第十三章:高压快充技术

第十三章:高压快充技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微博热议。

    虎扑热议。

    很多论坛都炸了。

    一个国产品牌,造出了不用烧油的车……

    很多人反复观看视频里的画面。

    先是惊讶,然后直呼绝了!

    昆仑的老板太他妈会玩了。

    这车明明根本不需要油,还打出世界第一省油的名头。

    这不是降维打击吗?

    把隔壁的日系车,还有在场的车评人都坑惨了。

    但他们喜欢看。

    因为这二者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昆仑能造出这种车,属实打破我观念了!”

    “这车也太吊了吧!”

    “太有科技感了!”

    “真的有这种车存在?”

    “只需要充电??”

    “现场已经验证过了,甚至有人把车开走了。”

    “有大神分析一下,昆仑老总现场说的这话,半年铺设全国充电站,可信吗?”

    “这车能不能下订啊?”

    偌大的车区论坛。

    众人看得心动不已!

    是真tm的怦然心动!!

    这可是不烧油的车啊!

    现在的油价。

    懂的都懂啊!

    加油一整箱,默默泪两行!

    但出于谨慎。

    对于这种突然出现的黑科技,震惊的同时也有点质疑。

    毕竟思维惯性在这儿。

    一时间。

    都忍不住发贴。

    请教车区的大神。

    平时。

    车区也是有很多大神的。

    对于各种车。

    都分析得头头是道。

    什么价位该买。

    什么价位不该买。

    什么技术是坑,都是抢着回答。

    一目了然。

    可今天。

    这论坛里。

    “懂车帝”们仿佛都不见了。

    那些每天熟悉的id,现在好像都隐藏了。

    只剩下诸多小白还在贴中发问。

    又过了半个小时。

    一名懂车人士回归论坛了。

    稍微一愣。

    感到无法理解。

    “卧槽?还问呢?还不快去下订!我tm挤了半个小时总算挤进去了,app差点都崩了,现在已经排在三万名以后了!!”

    正在等回复的人也是懵了。

    惊了。

    怪不得都不说话!

    下手这么快?

    都去抢新车订单了!!

    尼玛的……

    ……

    此时。

    正在公司内,处理后台数据的女员工。

    满脸震惊的看着后台上涨的数据。

    仅仅大半天的时间。

    后台的订单数,已经突破了三万。

    这在之前。

    是昆仑两个月的订单量。

    新车的订金是5000。

    这一次光是回笼的资金一亿五千万。

    这个数据统计出来,已经震惊到统计的员工了。

    一天三万订单,在目前日渐衰弱的汽车市场。

    哪怕是那些火爆的车型发布会,都很少有。

    现在因为油价过高。

    很多市场人士觉得,人们的买车需求正在降低。

    一些专家认为。

    现在城市的人们,都习惯了其他的出行方式。

    但他们完全没想到,很多人买车的需求,只不过是被抑制了。

    老百姓是最会算账的。

    以前买一辆车,一年保养和加油的账目,一目了然。

    并且也在承受范围内。

    而现在,因为油价逐渐离谱,只能妥协。

    但出行的需求,始终存在。

    那些大品牌的燃油车,跑五百公里要花五百块钱。

    想想都肉疼。

    而现在,有家车企告诉你。

    他们的车,开五百公里,只需要七十块钱!!

    这销量的爆发,完全是正常的。

    甚至还有大部分人正在观望。

    因为新技术的出现,对大部分人来说,还太陌生。

    ……

    “老板,数据统计出来,可喜可贺,我们突破三万订单了,工厂产线那边都紧急开动了!!”

    陈霜面带喜色,进来报告。

    “三万多台么,成绩还可以。”

    李明点了点头,也是稍微有点激动。

    这销量在他的预料中,不过一下能回笼这么多资金,让原本岌岌可危的昆仑,局面稳定下来了,甚至还可以更进一步。

    这些钱可以做很多事情了。

    “立即招收管理人员,招收高等技术员工,加大产能,将全部产能利用起来。”

    李明发话说道。

    昆仑公司总共有三套大生产线。

    汽车这种复杂工业,一套产线的成本动辄要十多亿,这些也是公司的老底所在。

    因为之前的低迷,有两套产线都已经差不多停工了。

    一套产线就已经能满足日常销量。

    其他的产线只是偶尔开动,生产一些特殊车型。

    其实不光是昆仑。

    连其他的大车企,在淡季之时。

    产线都停了不少。

    但现在,一下拥有了这么多的订单。

    三套产线,全部开工才能跟得上交车。

    将这些车交付完,抛去渠道和人工费,按照每台四万的纯利,起码可以赚十几亿。

    当然,这是税前。

    一般销量火爆,处于十七八万价位的车,纯利也就在一二万上下。

    因为现在燃油车内卷得厉害,为了保持销量,许多车型不得不让利。

    而昆仑就不同了。

    全车的专利都在自己手中。

    特别是电车占比最大的电池包成本,足可做到极限压缩的程度。

    所以才会拥有四万这个极其恐怖的纯利润!!

    况且现在的订单量,对昆仑来说。

    只是开始而已。

    人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

    虽然今天震惊了不少人,估计很多人对纯电车还持一种质疑态度。

    不然。

    一天五万订单都不是梦。

    现在车造出来了。

    还有一个重大问题没解决。

    那就是补能的问题。

    纯电车只有拥有了完整的补能系统,才能真正对燃油车进行降维打击。

    不然就相当于光有车,却没加油站。

    “系统,研发充电桩技术。”

    李明说道。

    果断投入技术开始研发充电桩。

    充电桩技术并不难。

    本质上来说,就是个加大版的手机充电器。

    但随着功率越来越大,其中所需要的技术含量也就越来越高了。

    冲二十个小时充满。

    和二十分钟充满,那技术含量差了十万八千里。

    系统的声音出现:“宿主你好,当前可研发的充电桩技术为,【普通快充桩】、【高压快充桩】、【超能闪充桩】……”

    李明眼神一动。

    “系统,说一下三种技术的区别。”

    系统开始讲解。

    “普通快充桩,最高可达480v电压,最大充电电流可达250a,功率最高可达180w,可实现八十分钟充满一台车,所需研发资金五百万。”

    “高压快充桩,最高可达800v电压,最大充电电流可达500a,功率最高可达480w,可实现三十五分钟充满一台车,所需研发资金一千万。”

    “超导闪充桩,最高可达2000v电压,最大充电电流可达1000a,功率最高可达800w,利用超导材料,可实现十分钟充满一台车,所需研发资金三千万。”

    “注:超导闪充技术,需要车辆本身支持2000v超高压平台。”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