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暴风眼
打一场不算有把握的官司,无论对于当事人还是律师而言都是不小的考验,这是一场没有硝烟、充满未知的战争。在法官没有宣判之前,没有人知道自己手中掌握的证据是否能被法律认可。
在这个过程之中,池母将要一次又一次面对失去至亲的现实,一次又一次重复回答关于女儿意外死亡的种种细节,对于一位失独母亲来说,这一切实在是有些残酷。
考虑到这个因素,杨子健其实问过池母是否能够接受其他的方式,比如跟gi公关私下和解,接受赔偿,如果她愿意,杨子健可以亲自去谈。
但池母拒绝了。
池母坦白告诉杨子健,其实她内心想要状告的并非gi公关公司,而是那四位同行的同事。只是她也知道这大概是行不通的。
“我去gi公关公司闹过,想他们至少能给我一个说法,跟露露道歉,或是在网上替她澄清。如果他们愿意,也许我就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吞了,因为我女儿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回来了……可是,他们什么都没有做,一个人都没有。由始至终,我一句‘对不起’都没有听到过。”
杨子健决定到炎城跑一趟。
可因为峰会的缘故,炎城暂停了外地访客进城,杨子健现在根本进不去。
在找了一圈关系之后,杨子健才好不容易辗转找到了一位在公安大学毕业的高中同学,恰好认识负责池海露案的炎城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副队长李思微,通过电话远距离了解案情相关。
池海露案件早已在热搜榜上撤下,这件事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在大众的记忆中销声匿迹,而肖逸仍然三不五时的搜索关键词后点击进去查看相关的帖子。好像这样做,就能够依然和池海露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
肖逸发现,就算这桩新闻已经不再引起网民的广泛讨论,仍然会有偶然浏览到帖子的网民对池海露评头论足。
创立视野工作室以来,肖逸接触过不少娱乐圈艺人和社会名人,在采访交流时,他们无一例外都提到网络暴力和谣言对自身的心理和事业造成的伤害。
就在前不久,肖逸为一位遭遇性质极为恶劣网暴的顶流明星写过专题报道,在深挖其中纵横交错的利益关系和日趋畸形的明星饭圈文化后,肖逸忽然意识到,资本和资源能操控市场和流量,是因为环环相扣的利益链,而手握流量却脱离于利益链之外的人,也许能让资本无计可施。
“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成为真理。”
这句话,肖逸十五岁那年就懂了。
只要一个人被预设了前提,所有的行为语言都被打上了固定的标签。
一个拥有超过两百万粉丝的公众号所发布的文章、资讯,能够辐射影响的人群远远大于其粉丝数量。而此刻的肖逸其实还没有想好是否要利用这项握在手心里的权利。
肖逸尚在犹豫,杨子健却已经在炎城重新开放城市的当日前往炎城取证调查,和李思微会面。都是干实事的人,两人免去了不必要的寒暄,直接步入正题。
杨子健听李思微讲述了一遍案情的始末和相关人员的口供内容,与池母说得分毫不差。但是出于一点拐着弯的私人交情,李思微还是多说了两句:“池海露确实挺可惜的。其实最开始,我们怀疑过她一位同行同事。”
原来,法医在做尸检的时候,在池海露的指甲缝隙里提取到了他人的皮屑及血液,dna检测结果显示属于池海露一位同行的男同事。可是在调查后证实,池海露和该名男同事在离开炎城的前一天晚上曾经发生过性关系。据称俩人维持这样的关系已经长达一年,可是这位同事再三恳请警方保密,并强调自己有交往多年的女友。
“既然是有这一层关系在,也应该多关心关心,不能让人一个人留在外地啊,”李思微说,“遇人不淑,确实是很可怜。”
除了与李思微会面,重新调阅卷宗之外,杨子健也专门到池海露入住的雷森酒店以及池海露出事前应酬的酒店实地考察。他还登门拜访了应酬饭局上的gi公关客户公司,一切证据都表明,情况与池母所说的完全相符——酒,确实是因为公事而喝的。
杨子健在炎城的这段时间,每天都会跟肖逸通电话分享进度。
俩人上一次这样互通电话,已经是三年前。
三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可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三年足以将一座城市改头换面,也足以让昔日恋人忘记当初分手的具体原因。
电话里熟悉的声音,是杨子健公事公办地说着池海露案情相关,分享完毕后,俩人各自陷入沉默。
正在肖逸疑心杨子健是不是已经偷偷挂了电话的时候,她忽然听见杨子健问:“为什么,你对这个事情这么上心?”
肖逸记得,教室门外的走廊长得像是走不到尽头。她跑啊跑啊,可是好像怎么跑都跑不出去。
那种窒息感,就像是一个逃离火灾现场的人,将全副希望都投在安全出口那儿,却发现标有安全出口标志的地方其实没有门。
她躲进女生洗手间最靠里的那一格,没有灯,没有人,可也依然避不开嘲讽的眼神,激烈的推搡,莫须有的指责,无尽的谩骂……
老师没有听进去一句她的解释,自然而然地站在了人多势众的那一边,居高临下地给她下指令,要她道歉。
时隔十几年,她仍能记起当初那种无能为力的窒息感。
她不记得事情是因何而起,只记得她这个从外地到南城读书的毫无存在感的土气女孩,忽然成为众矢之的,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当年的她总被人拎出来跟池海露比较,如果池海露是天鹅,那她无疑就是一只丑小鸭,她们俩是一个天,一个地。
她曾经在心底深深讨厌过池海露。
可是她却绝对不会忘记,在最困难的时候,当没有人愿意相信她的时候,是池海露拉了她一把。
杨子健的声音将她从回忆沼泽中拉回。
“你对这个事情,上心得都不像你了。”杨子健说。
肖逸没有回答杨子健,笑了笑便以自己累了想睡觉为由挂断了电话。
她没有忘记过分手的原因,也没有忘记杨子健曾经说她:“你现在已经没有下限,完全钻到钱眼里了。”
3月15日,即池海露出事后的第三个星期,杨子健在再次确认池母意愿后,陪同池母前往法院向gi公关公司南城办公室递出状告书,正式起诉。经过三天审查后,法院正式立案。
几天后的晚上十点半,视野工作室的两百多万粉丝的手机响起了新微信推送的提示音。
是的,肖逸想好了。
肖逸甚至已经能提前预测到,在所有事情曝光后,会在推文底下看见什么样的评论。
尽管如此,就算明知道这样会将已故的旧友推上风口浪尖,就算明知道这样可能会造成他人生活的巨变,她也还是想要为了池海露试一试。
要想施加压力,造成影响,就必须要将话题推至舆论的暴风眼。
或许明天,gi公关便会有危机公关前来联系,用金钱或者资源置换试图将这件事压下去,让视野工作室删除公众号文章。她也知道,有无数人就是这么利用媒体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利益的。
幸运的是,肖逸现在可以不必受制于人。
她回想起自己选择新闻专业时的热血初衷——她要为遭遇不公的人发声。
而这一次,她要从被投之以桃的受害者,变成报之以李的施暴者。
一场舆论风波正在悄然拉开帷幕,跟暴风雨来临之前一样,这个夜晚,尤为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