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重建大明 > 第575章 王辅臣冲城

第575章 王辅臣冲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放箭!放箭!”

    尼堪大怒,急忙一手拉着屯齐后退,一边却是大吼道。

    士卒们正待射箭,谁知道,只见一道火浪,从城门洞内汹涌喷出。

    五匹战马,横着飞了出来,跌落在地,当即气息全无……

    火焰笼罩了城门楼。

    紧接着,脚下城墙一跳!

    又是一声巨响!

    “轰!”

    巨响震耳欲聋!

    有趴在女墙边,正要开弓射击王辅臣五人的清军,一头栽倒下去……

    城墙抖了三抖,震得清军士卒站立不稳。

    “哗啦啦!”

    城门楼上的瓦片,落了一地。

    “城门破了!”

    守在城门后的清军,惊恐的大叫起来。

    ……

    “冲!”

    巨响,震得王辅臣耳朵轰鸣。

    然而,他却不管不顾,看到火焰散去。

    伸手拍了身边的士卒一下,抓着骑枪,就冲进了硝烟弥漫的城门洞。

    没良心火炮,已经被炸成了铁皮状,碎成了无数块……

    城门被整个被炸碎,碎屑横飞。

    时间仓促,尼堪收到明军来袭的消息时,已经来不及堵死城门洞了!

    他匆匆拆了房屋,用房梁顶死在了城门后。

    水桶粗的房梁密密麻麻。

    就算攻城车撞击,没有半天功夫也是撞不开的。

    有了这个时间,尼堪就能用砖石堵死了城门洞!

    然而,明军来的太快了。

    姜瓖更是第一时间就下达了爆门的命令。

    四枚没良心炸药包,足足百斤黑火药。

    当即就将城门炸得粉碎!

    这些房梁,失去了支撑,散落在地,成了一堆废料……

    城门洞内,伸手不见五指,硝烟呛人。

    眼睛火辣辣的疼。

    身前三尺处,就已经看不到东西了。

    堵在城门后的清军士卒,倒了一地。

    浑身都是木头茬子,口鼻全是鲜血,浑身软绵绵的,显然是震碎了骨骼。

    王辅臣几乎是贴着墙,凭着感觉朝前走。

    听到脚步声,一个被火焰烧瞎了双眼的白甲勇士,劈刀就朝王辅臣脑袋上劈去。

    ……

    白甲兵并非是两白旗的军卒。

    白甲兵、红甲兵、巴牙喇(也有写作摆牙喇的),这是特殊军种的名字。

    而不是指的两白旗。

    (八旗可以理解为八个军,满汉蒙就好似是各军下设的各个师。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八旗蒙古,这不是八个旗的兵力。

    有清一朝,分为内蒙古49个旗,外蒙古86个旗。

    准确的说法是八旗蒙古部,和蒙古藩八旗部。

    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这也是我将蒙古八旗算作两部分的原因。)

    ……

    得益于圆嘟嘟等人的努力,大清终于从平均每十个人才能凑够了一套铠甲,进化到了每三人就有一套铠甲。

    于是,最英勇的猛士,就身披重甲,又将铠甲刷白。

    这就是白甲兵的由来。

    也就是重装兵的意思。

    每个牛录,根据上下旗的划分,白甲兵一般也就10--40人之间。

    在他们之下,有个红甲巴牙喇,这个人数多一点,一般也不超过牛录人数的三分之一。

    可以理解为铁甲兵。

    在白甲兵之上还有一支巴牙喇兵,也就是护军旗。

    这是守卫鞑子皇帝的亲卫护军。

    鳌拜就是护军旗的出身。

    这就是为什么在确立福临这件事上,鳌拜能够让多尔衮让步的原因。

    ……

    那白甲兵,也算是勇士了,除了军功晋升者外,只有牛录大比,勇武出众之人,才能晋升。

    这些人,都是百里挑一的勇士!

    他这一刀,当真是又快又急,虽然眼睛看不到,却准确的判断到了王辅臣的位置。

    看这一刀,若是对准的是旁人,怕是定要被一刀两半!

    好个王辅臣。

    却见他脚步不停,手中长枪扫倒了另外两个鞑子,左手猛然上压又一抓,却是准确的反抓住了劈到了脑袋上方的刀背。

    手腕一拧,脚步一错,就单手硬生生将大刀夺了过来。

    他也不换手,反握刀尖,将长刀横着一送。

    照着白甲兵的脖子侧面抹去!

    “噗嗤!”

    一股血液溅射开来。

    刀刃顺着铠甲和兜鍪的缝隙,生生将那厮的大脖筋切开了。

    大动脉被割开 ,血液宛若高压喷泉,怎么也止不住。

    白甲兵捂着脖子,轰然倒下!

    王辅臣已经冲出了城门洞,因为到了空旷的环境下,硝烟已经稀薄了很多。

    左侧的楼梯上,已经有很多清军涌了下来。

    身后,四个炮手也跟了过来。

    王辅臣大吼道:

    “跟紧了!”

    他手腕一抖,四指担住刀身,拇指使劲一压。

    大刀凌空转了个圈,刀把翻转过来。

    王辅臣随手就捏住了刀把。

    就好像刀把是生生对准他的手心,转过来的一样。

    就王辅臣的这一手,没有长年累月的练习,怕是耍不好的。

    果然不愧是卖油翁的那句话——无他唯手熟尔……

    至于手不熟的——

    都被刀刃削掉了……

    ……

    王辅臣右手长枪,左手长刀。

    远扫近劈,所向披靡。

    冲过来的清兵……

    倒了一地。

    四个炮手,排成了横阵。

    挥舞着腰刀,劈砍着被王辅臣抽翻在地,来不及爬起的清军。

    配合默契。

    只要被王辅臣打倒的清兵,就没有能够逃过一劫的。

    王辅臣脚步不停,一路朝着城墙冲去。

    长枪远攻,长刀近扫。

    没有一合之敌。

    五人所过,死尸留了一地……

    ……

    就在火光亮起的第一时间,姜瓖大吼:

    “冲!”

    “杀啊!”

    明军发起了冲锋。

    没有炮火压制。

    没有火枪、弓箭齐射。

    明军一反常态,竟然率先发起了步兵冲锋!

    当冒辟疆说出了炸开城门的办法后,姜瓖就制定了这个计划。

    利用城门被炸后,清军那片刻的错愕——

    利用清军来不及布防的短暂时间……

    冲进去!

    临阵机变,是每一个合格将领都必须拥有的能力。

    不墨守成规,才是良将。

    姜瓖利用从未出现在历史上的“单骑爆门”战术,改变了以往的打法。

    毕竟古往今来,纵然炸开城门、城墙的操作,历史上并不少见。

    甚至在明末战场中,更是成为主流操作。

    但是,却都是在大兵攻城的掩护下进行的。

    比如李自成攻打开封、洛阳时,就曾数度挖掘地道,将大量火药运到城下,准备炸塌城墙。

    在人们的映象里,只要是想用火药炸城墙,必然是要先行用步兵攻城,来为爆破队提供掩护的。

    姜瓖打的就是一个时间差!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