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生一九七九年 > 第一百八十八章 热情高涨

第一百八十八章 热情高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有生产量了还要选一个合适的地点。”

    “在大街上摆摊也未免太过寒酸。”

    消费者群众都有一个普遍的心理。

    那就是越光鲜的门面,卖的东西就越好。

    同样是贩卖面包,在店铺里的总是比摆摊的要容易受欢迎。

    “龙一,你该不会还想出去拿店面吧?”

    出品商拿走的只是老面包。

    杨树林知道这批新生产的面包。

    是要通过别的渠道出去贩卖。

    “为什么我们不能直接开一家店呢?”

    龙一眼中已经是有了思考。

    有自己的面包厂。

    自己的品牌。

    再有一家自己的店面。

    三者合一,很容易就能做的出品牌效应。

    “开店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那转让费,装修费可都是钱呐。”

    面包厂还没有完全缓过来。

    杨树林感觉龙一的这个想法。

    实在是太过激进了。

    “你可别忘了,银行的钱还没还完呢。”

    “横竖不过就是像今天一样来催债而已。”

    有工人的团结一心。

    龙一也不怕那些流氓混混。

    不论是用硬手段还是软话语。

    总归能多拖一个月。

    面包厂就多一分盈利。

    生产的新配方面包越多。

    店铺贩售出去的量越大。

    资金回笼也就越快。

    要连本带利还银行的钱。

    也就是从中抽出小数目而已。

    “可是能开得起店铺的,都是小老板。”

    “要么就是家里有留下铺子。”

    “那转让费可就得好几千。”

    杨树林开店的朋友就没赚的。

    “地段不需要太繁华。”

    “酒香不怕巷子深。”

    有了捐助山区的名号。

    成林面包厂已是传了复苏的信号。

    免费试吃已经成功。

    龙一只需要把店面开起来。

    发发传单,自然而然的就会有客源。

    “龙一只要你打定主意。”

    “大家伙就跟着你干!”

    店上吃饭的工人已经是热情高涨。

    其余工人们也是纷纷应和。

    在这个时代开店铺,需要考虑很多东西。

    除了钱之外,还有人脉关系。

    如果没有人保护着店铺。

    开龙营业用不了多久就会受到骚扰。

    龙一足足用了三天考察地段。

    但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

    要么就太偏僻流氓多。

    要么就是租金太贵,离警察局还远。

    为了打听开店的情况。

    龙一还是问了更有社会经验的爸爸。

    “开店的事情,就先缓缓吧。”

    得知儿子要开店铺,龙成林已经是摇头表示反对。

    “现在面包厂的名声渐起。”

    “如果不趁着现在多收一笔资金。”

    “以后等这风头过了,可就没有机会了。”

    做生意就是这样,必须趁热打铁。

    龙一好不容易让成林面包厂复苏。

    消费者知道成林面包厂捐助的贫困山区。

    并没有面临倒闭的危机。

    现在推出新配方面包。

    更能坚实成林面包厂的生存地位。

    如果错过了眼前的机会。

    以后资金再充足,也没有现在的势头了。

    “欠银行的钱,要不就先还上吧。”

    “大钱也是赚,小钱也是赚。”

    龙成林已经听说了食堂里的那些事。

    看见爸爸打了退堂鼓,龙一也已经猜到了他心里顾虑的事情。

    “那就把钱还上吧。”

    “开店的资金我再另想办法。”

    考虑工人的生命安危也是对的。

    龙一也不知那些混混会用出什么阴险手段,再来迫害工厂。

    把所有的外债都还上。

    在大展拳脚也不是不可以。

    “你还要想办法赚起底的资金?”

    “不会,又是想再去炒股吧。”

    语气变得有几分质问。

    龙成林的脸色已经是暗沉。

    “那地方吃人不吐骨头。”

    “你别以为侥幸赚了钱就是行家了。”

    闻言,龙一只是笑了笑。

    他比谁都知道股市是一个怎样生意场。

    “不炒股也有别的赚钱方法。”

    “比如呢?”

    “租借。”

    龙一简简单单吐出了两个字。

    “成林面包厂现在有八台机器。”

    “工人一共只干大约八个小时的活。”

    “除去吃饭睡觉,至少还有三小时的剩余。”

    这些时间里面包厂的机器是闲置着的。

    只要把它按时效租借给小面包厂。

    十天八天下来就能赚到一笔钱。

    “这倒是个好主意。”

    细细想了想,龙成林点了点头。

    “很多的小作坊,还用人工手段做面包。”

    “仪器能够减少工人的工作时间。”

    “他们的成本也会略微降低。”

    假设一个工人一小时创造五毛的利益。

    靠机器一个小时就能做出两倍的效率。

    租金如果低于一块,那就值得租。

    事不宜迟,龙一马上去打探。

    看看区内有没有小作坊。

    在这个资源相对匮乏的时代。

    有很多人都是自己做着一些小本买卖。

    一天卖的二十个面包。

    赚到一顿饭钱就已经是不容易了。

    没有花费多少时间。

    龙一就找到了他的客户。

    一个无儿无女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

    带着三四个家族中的侄子。

    到城市里来卖馒头养家糊口。

    “用机器你们只需要三个小时。

    “就能做出你现在靠人工多一倍的馒头。”

    “一人贩售,年轻人还可以再出去打工。”

    龙一游说着那个中年男人跟他的侄子。

    “这可以说是挣了两份的钱。”

    “至于卖馒头的钱怎么分。”

    “你们可以自己商量。”

    中年男人赚到能养活自己的钱就够了。

    而年轻人可以多挣一份钱来。

    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举两得。

    龙一给出了一个小时三块的租金。

    三个小时,一天就是九块,一月二百七。

    普通城镇的平均工资是也就是二百出头。

    但是他们三四个年轻人出去转的。

    可就不是一个两百。

    再分到卖馒头的钱,又是一笔收入。

    这笔账算下来。

    几个年轻人二话不说就是答应。

    “这租借面包,机器的生意谁都在做。”

    “为了稳定些,还请先付三个月定金。”

    龙一直接提出六百的首付金。

    在大城市里,北方的打工族众多,

    他们省吃俭用最经常吃的口粮就是便宜又实在的馒头。

    这中年男人带着侄子打拼了这么多年。

    绝对是赚到钱,并且有了不少积蓄。

    不然他们也不可能一口答应两百块租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