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下一站:昌州石刻
“如果你打了个喷嚏,那一定就是我在想你”
顾小星随着车载音乐一曲高歌,整个人都很兴奋。洛孤川看到这副景象,宠溺地笑着问:
“什么事啊,至于这么高兴吗?”
“因为,跟着你出来玩真的太明智了。不仅结识了新的朋友,还能吃到当地最好吃的美食。我呢,也是个俗人,就喜欢点这些东西。”
“第一次听见一个女生这么说自己,还好我也免不了俗,不然就不能和你一起欣赏这尘世风景了。”
顾小星听到后,小脸又红又笑地说:
“哎呀——说话就说话,别玩尬的啊。”
真是的,这男人总是玩土味情话,又爱又气。
“话说昌州石刻都刻的些什么啊?”
“都是些佛道儒的造像。但你知道吗?那些雕刻的时期,都是古代攀岩技术不发达的时候。当时的那些巧匠不仅能在山峦之间作业,还能在那样的情况下刻出一尊尊栩栩如生的造像。”
“造这些石刻应该花了不少人力物力吧。”
“那是当然,开山作业,修筑栈道就要花费不少钱了,再加之这不是一朝一代就完工的,据史料记载,它经历了400年横跨两个朝代才彻底造好。
再加上昌州本就是繁荣昌盛之地,当时两个朝代的有些人肯定会眼红这修筑事宜,所以中间肯定有层层偷漏,中饱私囊作假账,以求更多的利益,所以明面上的花费肯定是要比实际高很多的。”
龙都和昌州相隔不远,只需要不到一个小时便能到达,找到住处入住之后他们开始规划行程。
“前天晚上可把我涨惨了,那么晚吃饭,还吃的汤锅,晚上给我消化到凌晨才睡着。”
“那不是出了意外嘛?谁知道出来旅游还能碰到异生兽的。我们这次改下,今晚就去吃特色美食,不过话说回来,我总不可能点背到不管到哪都有异生兽吧,我又不是某个死神小学生。”
“那倒也是。快跟我讲讲,这里有啥好吃的。”
说到吃,顾小星两眼直放光。
“邮亭鲫鱼和丁家坡土豆,如果店选得好的话,两样东西应该可以同时吃到,我们可以下午直接去邮亭镇看看。”
“那好,就这么定了。”
此时洛孤川的手机铃声响起,洛孤川看到来电姓名之后,马上接了起来:
“喂,什么事?”
“阿川,有个事跟你确定一下。浮士德是不是叫李宪阁?”
“是,怎么了?”
“他死了,有人发现了他的尸体,他的身上只有少量的振动波残留。”
他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光线亲手杀死了他,但听到自己仇人死去,洛孤川一时难以言表自己的内心,激动和难过并存。激动在自己大仇得报;难过在即使报了仇,自己母亲也回不来了。报仇除了满足自己内心的那一点愤怒的情绪,抚平亡者的怨念,什么也改变不了。
“我知道了,大仇得报,这件事就过去吧。新的敌人出现在我们面前,做好应对未来的准备才是现在的目标。”
“你,安心旅行吧。散个心也挺好的。”
挂断了电话,洛孤川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释然地吐了口气,自己去休息了。
下午——
洛孤川开车带顾小星来到了邮亭镇,为的就是一口正宗的邮亭鲫鱼。在软件上看了众多评论,最后选到了一家评分最高的店。
落座点餐过后,顾小星找洛孤川:
“快给我讲讲,这邮亭鲫鱼怎么来的。”
“其实很简单,这里古代就是个文书邮政的交接点或者中转点。然后有人瞄准了商机,就来这里开店卖吃的。渔民呢就过来开了个铺子,熬出鲫鱼汤,煮点鲫鱼肉卖出去,久而久之就变成了邮亭鲫鱼。”
“不得不说,古时候的人想法并不比我们现在差。”
“或许,这也是一种传承吧。在我了解了这道邮亭鲫鱼背后的故事后,我更觉得这是古时候驿站文化的一种传承。就像我们即将要去的昌州石刻,那是对我们国家雕刻艺术和佛道儒文化的传承。”
一个老者的声音从洛孤川身后响起:
“年轻人说得很有道理啊,倒是现在好多传承都断掉了,逐渐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说着,这老者的语气也有些失落。
一位长辈突然和自己打招呼,洛孤川站了起来,礼貌回道:
“多谢老爷子的夸赞,一点拙见而已。”
“难得有这么礼貌的年轻人啊,不知我可以知道你的名字吗?”
“洛孤川,取自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
老者品味着洛孤川的名字,然后笑道:
“有意境,有文化。我呢,叫关怀民,今天很高兴碰到你这么一位年轻人。”
得知老者姓名后,最开始没有说一句话的顾小星也礼貌地问了一声好:
“关爷爷,您好,我叫顾小星。”
关怀民看了看顾小星,然后说道:
“好,小姑娘人如其名,小家碧玉,星光灿烂。二位是来旅游的吗?我发现你们的口音与这里本地的口音有些不太一样。”
“是的,我们准备去昌州石刻玩。”
“昌州石刻,我也是要去那里的,不如明天一起在那里游玩?”
“当然可以,关爷爷阅历丰富,我们肯定能在这次旅途中收获到不少东西的。”
“年轻人,你这句话就有些俗气了。”
就在关怀民还想继续拉着两人聊天的时候,一个年轻的声音传来:
“爸!你怎么在这啊,上菜了,快回去了。”
来者应该就是关怀民的儿子。
“哦,那就这样定了,我先回去了,哈哈哈哈。”
关怀民先行一步,他的儿子转头对二人抱歉:
“不好意思啊两位,我爸他就喜欢这样,还请不要生气。”
“老爷子虽年老,心态却保持得和年轻人一样,这是好事。”
年轻人相视一笑,没有去在意这一段小插曲。待关老爷子的儿子也走后,洛孤川突然对顾小星开口道:
“你是不是在想,我为什么要答应关爷爷的邀请。”
顾小星点了点头,洛孤川便解释道:
“他身上有一种气质,我在我大伯身上体会到过,那是体制内的人才有的。以他从接我话时对传承断掉的那种失落感和有些言语来看,他应该是在跟文化相关的单位工作的。我提到昌州石刻的时候,他眼睛里那种得意和激动是掩饰不了的。
这种得意是一个人的所作能被人欣赏的那种,但他绝对不可能是昌州石刻的制造者,所以结合他的工作来看,他可能是文物保护局的退休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