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让你没有后顾之忧
这一次来的,是宫里的李公公。
李公公传太后和皇上的话,让两人一同进宫。
听到这话,赫云舒心里还小松口气。
和南司慎一同进宫,就可以知道更多更详细的事。
将军夫人原本也想跟着一同进去,最后在慎王的眼神下压住情绪。
他们得到的消息要比宫里那位快一步,所以还不能轻易的露出马脚。
在去皇宫的路上,赫云舒一直紧张着,就连南司慎的安慰对她来说都没什么用。
终于到了皇宫,这一次去的不是宁安殿,而是皇上的议事殿。
李公公领着他们进去,奉茶后退到一边。
赫云舒心里就算再怎么着急,在太后面前她也要稳住,装作什么事都不知道的样子。
“云舒,你的伤养的怎么样了?”
这好像还是太后第一次叫她的名字,叫的她心里一紧。
她面露微笑,说道:“多谢太后关心,已经好多了。”
“那就好。”太后笑眯眯的点点头,“哀家还担心你的身体得养好几个月,现在看你面色红润,哀家这心里也放心多了。”
“说事吧。”南司慎直接掐断她的话,不给她任何的面子。
太后面色微微一僵,看向皇儿。
皇上这才开口说道:“皇兄,今天叫你进宫是有一事商讨,朕刚收到边关传来的加急书信。”
候在一旁的景娉将这封加急书信送到慎王面前。
南司慎接过看了一眼,然后打开。
赫云舒也不动声色的凑过去看书信上的内容。
越看眉头皱的越深:“我爹……”
“皇兄,赫将军突发怪疾,已经请了很多大夫去看,都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皇上说道。
南司慎面无表情的看着这封信,让人看不出他此时的心情和想法。
太后默不作声的看向赫云舒,她一脸着急。
“如今赫将军突发怪疾,边关的局势必定不稳。”皇上继续说道,“叫皇兄进宫,就是为了商讨此事。”
赫云舒听了,这才知道之前南司慎在府里说的事。
边关出事,就是她爹爹出事。
她知道赫将军作为北阳朝的大将,一直镇守在边关。
他就像是北阳朝的定海神针,只要他不倒下,邻国就不敢对北阳朝怎么样。
可如今‘定海神针’倒下了,不就是给一些人有机可趁的机会。
“慎王,哀家知道你年少的时候也领过兵吃过苦,赫将军一倒,边关就需要人来主持大局。”一旁的太后开口说道,“这个人选,属你最合适。”
赫云舒有些意外的看了眼太后。
她仔细想了想,忽然恍然。
这必定又是太后针对南司慎的计谋了,原以为是要针对赫将军的。
说到底,赫将军反倒成了她利用中的一环。
可是太后为什么要将南司慎引到边关去?
这一点赫云舒没怎么想明白。
“母后说的有理,皇兄你现在是最合适的人选。”皇上附和着说道,“皇兄你怎么看?”
南司慎见身旁的人看完了信,然后把信收起来。
他说道:“本王的南城正好有一名神医,本王一会儿就命人快马加鞭让他赶去边关看看赫将军。”
太后的眉头微不可查的皱了一下,他这是什么意思?拒绝?
皇上看了眼太后,直白地问:“皇兄不打算去边关主持一下大局吗?这封加急的信虽然话少,但情况可能比预想中的还要严重一些。”
太后在旁加了一句:“更何况还有虎视眈眈的邻国,此时要是不派人过去,到时候边关出点事,北阳朝的百姓怪罪的可就是一直镇守边关的赫大将军。”
任谁都听得出来这话里的威胁。
赫云舒放在桌下的手紧紧握成了拳头。
南司不怒反笑,目光幽幽的看向太后:“如果真需要本王去一趟边关主持大局,可以去,只是……”
他话没说完,吊起了太后的胃口。
“只是本王需要太后的手谕。”南司慎说道,“太后若是不愿意给,皇上来拟这手谕也可以。”
话音一落,议事殿里的气氛空前的紧张和窒息。
仿佛谁也不会为此退让一步。
最后还是皇上主动出来提到:“朕明白皇兄的担心,你放心,这份手谕,朕来拟。”
“嗯,尽快拟好,本王也好尽快动身。”南司慎。
太后看了眼皇儿,眼神有些意味不明。
她又说道:“慎王有这心就好,只是云舒这身体还没有痊愈,也不适合跟着你一路长途跋涉。”
赫云舒眉头一皱。
“更何况云舒还是将军夫人从小娇养大的,哪里能适应边关的气候。”太后又说道,“所以还是让云舒留在京城吧,哀家和将军夫人都会好好照顾她,也让你没有后顾之忧。”
好一个没有后顾之忧。
赫云舒听了恨不得多瞪两眼太后,分明就是想借此拿捏住南司慎。
只要她和娘亲待在这京城,可不就成为了太后手里威胁南司慎和将军的把柄了吗。
她觉得南司慎一定不会答应这么无理的要求。
然而她接下来啪啪打脸了。
南司慎:“可以。”
太后也有些意外他答应的这么轻巧。
赫云舒吃惊的看向他,这样的场合,显然不适合解释。
这事发生的急,确定好了该怎么办后,太后也没多留他们,让人赶紧回去准备。
两人离开后,议事殿内的太后并没有急着离开,皇上也没离开。
“皇儿刚才可看见了慎王的态度?”太后瞥向儿子,问道。
皇上微微点头,没有说话。
“什么本王的南城,真当他封个王爷就能做山大王了。”太后轻嗤,“不管是南城,还是天下,都是我皇儿的。”
“母后说的是。”皇上附和她这话。
太后看他一眼:“皇儿,你这是在怪罪哀家?”
皇上摇头:“母后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儿臣好,儿臣怎么会怪罪母后。”
“你能这样想就好。”太后露出满意的笑容,“君王者,不狠哪儿来的天下。”
皇上表面上是赞同她的话,内心却一直在隐忍。
等了这么多年,她终于快要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