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姜还是老的辣,良计权谋
“季二少,”福顺对季啸行还算客气。
随后看着一旁由安国公,陈太傅以及许侯爷领头的文武百官眼皮子不由地抽了抽,
“怎不见陛下?”
福顺心虚地朝安国公看了一眼,“陛下宣季二少入宫觐见。”
话音刚刚落下,周围的百姓不乐意了,纷纷出声,“铜鼓冤案就得当着全京城百姓的面审理,怎能宣进宫单独审理?”
“就是,季府一事,必须在此地审理!”
百姓一个比一个激动,福顺身上的汗珠那是一颗比一颗还大。
季啸行心底冷笑两声,今日季府怕是不能如他所愿了。
安国公双手杵着权杖,上前走了两步,朝众位百姓抬了抬手,百姓们瞬间安静了下来。
“福顺公公,劳烦你将先皇定下的规矩高声诵读一遍如何?”
福顺心口一惊,抬手擦了擦汗,“这”
“怎的?这样的规矩莫非福顺公公不知?”安国公反问。
“既然福顺公公不知,那不如由老夫亲自诵读一遍如何?”
没等大家说话,安国公郎朗道来,
“今特设铜鼓,但凡是我天盛子民,无论何种冤屈,无论大小是非,都可敲响此铜鼓,自此,无论何人继位,为君者自当放下手中琐事,亲自出宫在铜鼓前审理此案!”
“如何?老夫说的可对?”安国公侧头看着福顺问道。
福顺悻悻地出声,“是国公爷说的极是。”
“既然这是先皇定下的规矩,还请公公再跑一趟,将陛下亲自请到此处!”
福顺没辙,只好担惊受怕地跑回了御书房,
“陛下,”
“将人带进来吧,”独孤鰂甩了甩衣袖,一副君王的态度坐在案桌前,
福顺眼神躲闪,紧张道:“回陛下,季啸行没进宫。”
“众位大臣以及百姓们都都力请陛下亲自出宫审理此案,”
话此,独孤鰂并没有福顺想象的大怒,反倒冷笑两声,“看来朕这是太给他面子了,传朕旨意,朕龙体不适,今日怕是不能亲自审理此案,”
“是,”福顺忐忑地又出了宫。
众人看着还是只有他一人出来了,百姓又不乐意了,
“陛下呢?怎不见陛下亲临?”
“老奴拜见国公爷,太傅”
没等福顺行完礼,安国公不耐烦地朝他摆手,“公公还请讲。”
福顺无奈地看了季啸行一眼,随后高声道:“陛下忽然身体不适,怕是不能亲自审理此案。”
季啸行心底冷笑两声,
“不知陛下为何身体不适?”
“这陛下他近日龙体欠佳,着实”
“既然陛下龙体不适,那便让陛下好生休养,万不可受累才是,”
福顺一听,堵在心口的那口气松了松,还没等他大喘气呢,只见安国公举起手中的权杖,朝众人高声,
“近日陛下龙体欠佳,无论何等大事都不得影响了陛下的龙体,近日便由老夫亲自受理季府冤案!此权杖乃先皇钦赐,见权杖者犹如见先皇!”
“季二公子,由老夫受理此事,你可有意见?”安国公放下手中的权杖,侧头看着季啸行,
季啸行后退一步,朝他行了个抱拳礼,正声道:“草民拜见先皇!”
有了他带头,一侧的陈太傅,许侯爷以及身后的文武大臣通通朝安国公下跪,
“微臣拜见先皇!”
一众大臣都下跪了,百姓们自然纷纷跟上,
包括南星也跪了下来,果然姜还是老的辣,权谋计算,一样也不落下。
福顺暗自替独孤鰂捏了把汗,行完礼站起身后,干笑了两声,“国公爷,不如让老奴再去请请陛下,国公爷身子也不利爽,陛下可是最看重您的身体康健,老奴去去就来。”
没等安国公发话,福顺说完拔腿就跑。
南星见状冷笑两声,低声在追风耳旁说,“我看他可以改名字了,”
“嗯?谁?”追风不解地看着她。
“宫里那位啊,叫独眼龙倒是合适,”
追风顿了顿,反应过来后默默地朝她竖了两个大拇指,“这名字倒是贴切。”
福顺气喘吁吁地又走进御书房,此时御书房里还站着文丞相,只见他脸色极其难看,福顺不免替自己担忧了一把。
“如何啊?”
“陛下,不好了,奴才按照您的吩咐传话下去,没想到安国公竟将先皇权杖拿了出来,说”
“那老东西又说什么了?”独孤鰂没好脸色。
“安国公说不饶陛下龙体,让陛下好生休养,今日他便代先皇亲自受理季府冤案一事。”
话音落下,文丞相立即出声,“陛下,不可啊,万不可让安国公受理此案。”
独孤鰂随手拿起杯盏往一侧的柱子上砸去,哐当一声,殿内的宫人纷纷垂下了头,生怕他一个不高兴把他们全拖出去斩了。
“好!好得很!”
“竟还学会拿先皇的权杖威胁朕了!”
文丞相害怕归害怕,但这时候还得出声,“陛下,请您顾全大局亲自走一趟!”
独孤鰂负立着双手,闭着眼深呼吸一口气,
“朕绝不会当着天下人的面受理他的案子!”
“陛下这是何意?”
独孤鰂勾唇阴冷一笑,“他们既然一而再再而三地逼朕,那朕就成全了他们便是。”
“去将他们带到文宣殿,朕今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亲自受理季府一案!”
福顺颔首退了出去,
其他宫人见状也默默地走了出去。
文丞相心中有了一个猜想,出声试探道:“陛下可是?”
独孤鰂冷笑两声,“明年的今日,记得给他们都多烧点纸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