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恶搞封鬼榜 > 第2章 威逼怂恿,武庚起兵

第2章 威逼怂恿,武庚起兵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上回书说到三王怂恿武庚起兵造反,气势汹汹杀向西岐。

    要说起武庚这人不算是什么坏人。早在文王困求羑里之时,就经常派人偷偷给姬昌送一些生活用品。在朝中屡次进谏反对其父各种暴政,纣王均不予理睬。而且武庚与各镇诸侯交好,经常周游列国,体察民情,深受百姓爱戴,厌倦其父酒池肉林的深宫,常年居住于叔叔微子启家。

    武王伐纣,破城之后,命商容主政,商容年岁高迈,遂荐举武庚担任殷侯,武王恩准。

    殷商百姓在他治理之下,各行各业,井井有条,万民乐业。在武庚心里压根儿就没想过造反。

    常言说得好,不怕没好事儿就怕没好人。武王姬发这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尤其是管叔,有勇无谋,心里本就不服姬发,觉得灭商之后,我冲锋陷阵,勇冠三军。天下之主怎么也得是我呀!而且蔡叔,霍叔死听他的。

    哥仨没事儿就在一起喝酒,抱怨。喝醉了就指着西岐的方向大骂,把我们派到这鸟不拉屎的荒蛮之地驻扎,你们却整日在富庶的西岐歌舞升平。这也就算了,可我们想办什么事,还得经过你们同意,不公平…不公平…

    前文书说了,姜子牙远在昆仑山所以半个月才接到姬发去世的消息,前去祭奠,他这三个弟弟是拖了半个月才去祭拜,要不是信使反复催问,甚至都不想去。

    姬发死后,更不服成王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了。怎奈多少也得顾及一些亲情。这时出现一个小人,正是被封廉贞星的费仲的亲侄子名叫费武。费仲死后,无子,侄子接替了他的职务,仍然在朝为官,武王灭商之后,费武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越轨之处。

    武王见其稳妥不像其叔父,随留用,姜子牙和散大夫不这么看,说此人面带忠厚,内藏奸诈,未言先笑多为小人。听宫人们说,他原来没少给费仲出坏主意,虽然罪不至死,也决不堪大用,便将官职一撸到底。

    从丞相撸到驿马丞也就是送信的头头,费武愤愤不平,连武庚都怀恨在心,心说你也不在姬发面前给我美言几句。让我落得如此狼狈,你们等着我呢!

    因为职务原因,此人经常游走于管叔等人府邸之间,因为熟了也经常攀谈,见到三王多有抱怨武王和朝中大臣之语,也尝试着说,三位王叔论资排辈儿,本该是天下之主,怎能久居人下,尤其是成王,他毕竟还是个孩童。三位王叔久居宫闱,可能不清楚,天下百姓无不倾向于您三位的,尤其是管叔,现在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都是仰仗王叔天威啊!

    管叔心里美的要死。忙问,百姓们都是这么说的吗?

    对呀!这都是我在各个诸侯封地之间送信时听到的,这是天下百姓真正的心声啊!

    三位王叔功高盖世,本应荣华加身,主政天下,如今却被派到这苦寒之地,实在是委屈您三位了!

    说着还假惺惺挤出几滴眼泪!

    那你说怎么办?

    小人不敢说。

    但说无妨。

    嗯!小人觉得,定是周公旦毕公高等人把持朝政,想要篡位,才把三位王叔封在外地,省的跟他夺权。

    三人互相看看,你继续说。

    依小人之见,可让殷侯武庚出面带头,您三位背后指挥,联合其他诸侯,保举王叔回朝监国,如果朝中奸佞不听,王叔正好让殷侯起兵,以为成王清君侧为名,您直接班师回朝。谁敢阻拦,这么一来,大事可定。退一万步来讲,就算不成功,跟您三位也没有什么厉害关系,因为挑头的是殷侯嘛。

    三王听完哈哈大笑。好主意。好主意。

    费武走后,管叔三人一合计,费武说的有道理,可真要起兵,兄弟相互争权,岂不被天下人耻笑。

    霍叔说,费武刚才不是说武庚嘛,他在咱手心里攥着,就让他挑头,成了也是咱哥们儿的,败了责任就是他的。我们左右也不吃亏。就按照费武说的办,清君侧!

    咱们先合计一下,如果四哥周公旦态度强硬闹掰了,我们杀回西岐,这五关都有什么人物,多少兵力?霍叔一摆手,都是我原来的部将,我都不用出马,令牌一举,尔等都得出城跪拜迎接。只是界牌关守将。黄飞虎的父亲黄滚可不好惹。而且忠于西岐。别看年岁大了,手里一把金背砍山刀可不是吃素的。而且手下一员战将,李斌,手使一条大枪,武艺精通据说出自老匹夫姜尚之手,还会什么洲明五雷令。汜水关新换的主将王帅,副将张迅,都不简单。王帅有法宝华为镜,据说能千里传音,风雨无阻,千米之内,镜光一闪能摄人魂魄。尤其是张迅身高过丈,膀阔腰圆,力大无穷,有万夫不挡之勇。手上一对双王娃娃槊勇冠三军。而且善使飞镖,听说有大镖四支小镖两支,同时扔出,弹无虚发,人称四带二。主要就是姜尚,万一……

    蔡叔算是三人当中脑子最好使的了,听完一乐,不足为虑,姜子牙主持完封神大典也回昆仑山玉虚宫了。其他路路之辈,像什么武吉,南宫适等,在我们兄弟面前不足挂齿。就算姜子牙在,他能如何,我们弟兄之间的事还轮不到他一个外人插手。再说了,他年纪那么大了,还有什么本事,最多也就请人帮忙。原来咱不清楚,伐商之后明白了,神仙不能随意插手人间之事。否则会遭雷劫天谴。神仙更不傻。

    此时费武跑到武庚的住处,武庚还挺喜欢这人,身量不高,一副娃娃脸,不笑不说话,一笑一龇牙。成天跟个喜面佛似的。

    一见面跪倒于地,恭喜大王,贺喜大王,他这两句话,把武庚吓一跳,看看四下无人,费武你疯了不成,我现在是大周商地的殷侯,怎能叫我大王。你想死别连累我。

    大王有所不知,管叔,等三位王叔有意保你重夺商汤天下。届时您不就是大王了吗?

    你住口。

    殷侯你听我说,是这么这么回事。费武把经过一说。

    武庚一摆手,费武你多虑了,三位王叔定是在试探于我。现在天下初定,人心不稳,定是怕我趁此时机起兵造反,才假意来试探。现在百姓安居乐业,休养生息,谁做大王不是要天下太平,何况武王姬发贤德布于四海,万众倾心,诸天正神护法西岐。可谓难得的盛世,就算我商汤天下始祖也无不期望如此,以后此话休要提起。退下去吧!

    殷侯。

    退下。

    是。

    费武弄个烧鸡大窝脖儿。心想武庚啊武庚,机会摆在面前你都抓不住,姬发这三个愣头青的兄弟,多好的工具人啊!不用白不用,你看你,爱用不用,我还是送我的信吧!

    费武走后,武庚琢磨琢磨一乐,真有意思,费武这人,听风就是雨,我坚持我的观点,武王姬发确实贤德,否则天下诸侯怎么都会听命于他,人也就算了,还有神呢!现在百姓安居乐业为主,谁做大王都是一样的。慢说我不想复国,就算想复国,人家是亲兄弟,虽然管叔三位实力强大,确实有能力和西岐掰掰手腕儿,人家能帮我打他亲哥哥武王,打现在的亲侄子成王?这不是笑话嘛!话又说回来,就算真帮我,也得出师有名吧!当年武王起兵的口号多响亮,殷纣荒废国政,不敬神道,离弃同胞,肆暴百姓,天怒人怨。

    人家说的很对,我父配合的那叫一个默契。一条不差。

    我起兵啥口号,武王贤德,成王爱民,尊神重道,百姓安居乐业。我这是起兵造反吗?我他妈这是给人家送万民伞,红锦旗去了。

    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有人通报,正是王叔府上两位差人,范无救,谢必安,请殷侯过府议事。也是常事儿,去吧!

    几人见面还特意把武庚让到主位。武庚推脱不过,提鼻子一闻,都喝多了。忙问,三位王叔不知有何事唤我前来。

    三人也不藏着掖着,就把商议好的让武庚出头保举管叔监国的事情又说了一遍,把周公旦说的一无是处,毕公高独揽朝政,百姓怨声载道。

    武庚可不傻,稍微一分析就明白了,这是真打算造反,特意拿我当出头的梁子啊!答应吧!不是,不答应吧,他们自己写了,就说是我写的我能说什么,我这殷侯一无兵权,二无政权,说白了就是个摆设,说难听点儿,看这架势,不答应,能不能出着屋都在两可之间。便答应了下来。反问了一句,三位王叔,周公旦,毕公高等人监国,目前也无不可之处,更不曾听说鱼肉乡里,百姓民怨沸腾之言,何况你们于周公旦还是兄弟,我们这么做是否妥帖。

    殷侯不必多虑,我们也是为天下的百姓考虑,至于您没听说民怨沸腾,是你久居宫闱,我们有西岐密报。你只管写来便是。

    武庚一看,写吧!刷刷点点,没一会儿写好了,三人轮流传阅,管叔说,再加一条,如不照办,我殷侯武庚,将联合天下诸侯,代天伐周,进行兵谏。

    修改了以后,不错。来人,范无救,谢必安你俩把这封信送去西岐。

    是王爷。

    武庚也起身告辞,一路上心里跟长了草一样,唉,我何不把此事跟我爷爷商容说一声,他老人家德高望重,文王在世之时都对他礼让三分,说着到了商容府上一看,今天老头儿精神还挺好,跟商容反复说了两遍,老头儿愣了半天,指指桌子。

    武庚一看说道,您是让我拿出个解决方案?

    我是让你写下来,我听不见。

    武庚一看太聋了,写吧!写完商容看罢,大惊失色,忙命手下人关好门窗说,孩子,不能做呀!你有什么资本,无兵无将,就算都有,天下刚刚安定,百姓也不会同意的,没安稳几天又要打仗,谁不想好好过日子。我给西岐去一封密信,说明情况,你让保险的人送去。

    刚写了一半,院里冲进一伙兵丁,领头的站在院子正中,商容听令,大周成王有令,商地殷侯商容,不思王恩,心怀暴君帝辛,串联前朝余孽,伺机作乱,即日捉拿,交由管叔处置。带走。

    武庚迅速把没写完的信藏怀里,赶紧追出去,各位且慢。这是成王什么时候发来的令?

    当兵的一看,呦,殷侯,我们刚刚接到的令,有什么事儿您跟我们三位王叔说去。

    武庚一路小跑儿又回到王府,三位王叔乐呵呵看着他,殷侯,拿出来吧!

    拿什么?

    你一举一动都在我们监视之下,想救商容不难,乖乖跟我们合作。如若不然,连你带他一起让你们尝尝你爹的发明。

    武庚一想这叫什么事儿。不过也彻底确认了,管叔三位却有不臣之心,我这个出头鸟当也得当,不当也得当。可怜我那殷商一脉,都做了人质,反就反了,久闻西岐神人众多,周公旦礼贤下士,倒时诉说缘由,想必也不会把我如何。因为我是被逼的!

    武庚随后便说,三位王叔,实力强大定能一战定乾坤。不知事后我当如何。

    霍叔想了想,殷侯,日后你还是你,我们退回西岐,平等对待,互不朝奉你看如何。

    武庚一听还有这好事儿。那来吧。那三位,可有确实把握?听说西岐神人众多,万一有人出面,我等区区凡夫俗子岂能对抗…

    话音未落,天空黑云降下一人一兽,正是石矶娘娘和姜子牙徒弟龙须虎。

    二人死后未被封神。尤其是石矶娘娘,心想论资排辈三百六十五路正神,我最起码也得是头一排当中的头一排。可到底了愣是没我什么事儿。更别提庙宇香火了。

    龙须虎呢。天生四肢发达大脑贫乏,谁说跟谁走,他的死纯属意外,元神归息误认为死了,被人把肉身也烧了,意灵游荡于三界。正好遇到石矶,说龙须虎,你为大周立下汗马功劳,你师父和众多神人,本能救你不死,却没有,本能给你封神却也没有,可见他们都是在利用你。

    龙须虎一听,有道理。那怎么办?

    石矶说,你拜我为师。以后跟着我,机缘一到,我还你个金身正果。

    龙须虎但凡有一点脑子都得问问,你石矶都没有正果,你怎么给我。俩人一拍即合。这天正在四处游荡,只见朝歌城内王府之地,一股独有戾气冲天。

    石矶一看,嗯嗯…机缘来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