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真君赠礼
付守政眉头紧皱,按照楚清明的意思,他每年都会去参加水王祭?
如果是这样,那岂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有两个一模一样的楚清明了?
“兄长,以往的水王祭……都是咱俩一起去的吗?”付守政如是问道。
“端阳为何有此一问?往年的水王祭,不都是我一个人去的吗?”楚清明回答道。
此话一出,付守政惊骇无比,背后冷汗直流。
自己从未参加过水王祭?
不是说水王祭必须全村人到齐,少一个都不行吗?
而且,自己没参加水王祭,怎么没有承受过水王爷的怒火呢?
想了想,付守政并未直接询问楚清明,目前看来,他觉得这个兄长也不太可信。
这村子里的一切,如同一团迷雾般困惑着付守政的内心,他有一种预感,自己的救赎之道,也许就藏在那块黑铁片之中。
所幸,即便是此刻,楚清明也未曾发现房门上的黑铁片已经不知所踪,否则必然会怀疑到他的头上。
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第四天,眼看着自己身体的情况已经逐渐好转,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可无数的危险就像贴在他身上的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
这个时候,付守政的心底已经升起了逃离的念头,他想起了沈韫书离开前的那句话。
“你们先走吧,离开这里。”
她的意思……到底是指当时离开宋大夫家呢?还是彻底离开四渡口呢?
也许……她的母亲会知道一些内幕?
……
宋大夫办了一场不太吉利的寿宴,因为在这场寿宴上,死了足足九个人,虽然对他没什么影响,但是传出去终归有些不太好听。
在收过寿礼后,村民们陆陆续续离开了这里,回到各自的家中去。
余下几位宋大夫请来的帮手,此刻正帮他收拾着残局。
而那些已经死去的人,则是被冯村老一把火烧了。
如果尸体不及时处理,很有可能会引来邪祟诡异的。
四渡口没有土葬的习俗,一来浪费土地,二来劳力伤财,也讨不得什么好处,大多数是一把火烧了,骨灰都没人会认领。
人要是死了,也就没有存活在他人记忆中的必要了。
宋大夫现在有些虚弱,主要是取寿过多,以及祭寿时过于消耗精气神,还被水王爷给吓了一大跳。
不过,他还是死死地抱着那根乌骨。
这可是寿元庙祝真君送来的寿礼,即便还不知道效果如何,可光是这个名头,就已经称得上是一件至宝。
“老宋,你这物件……要不给我回去研究研究?”冯村老眼神火热的盯着宋大夫怀中的乌骨。
如手臂般粗长,通体五黑,生有六趾,这是什么物种的骨头?
“少打歪主意!这可是真君赠予我的寿礼,哪有先给他人的道理?”宋大夫有些不满的回答道。
虽说冯村老是四渡口唯一的修士,但他宋儒海也不是好惹的,不然哪敢独自出村去收集药材?
冯村老讪笑一声,也不再多问,扭头就离开了这里。
他知道,这个村子的秘密不少,自己只是个来“做事儿”的,不该惹的麻烦还是不要惹的好。
紧接着,其他帮忙的村民们也纷纷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
而王瘸子则是跟其他人不太一样,他本就行动不便,此刻还走到宋大夫身旁,搀扶着对方走进了屋内。
“还是你有心啊!”宋大夫笑着回道。
“您这是说的哪里话?要不是得您救治,我王瘸子这条命早就没了,但凡您有用得上我的地方,便尽管开口,在下莫敢不从!”王瘸子将宋大夫扶到乌木椅上坐下,语气恭敬的回答道。
他跟宋大夫颇有渊源,只因他家是其他村子逃难过来的,在不远处的伏野山中,他的父母丧身虎口,而他自己也是恰逢宋大夫于伏野山采药,这才将之救下。
只是,他这天生瘸腿的家伙没有被大虫吞下,反而是健全的父母没了,这着实有些令人起疑。
但想来是爹娘护子心切,当时尚且年轻的宋大夫也没有多想,直接救下了王瘸子。
而宋大夫宅心仁厚,知晓一个孩子不可能独自在山林中生活,便将其带回了四渡口,还为他医治天生瘸腿,这才能勉强下地走路。
虽然宋大夫没有直接将他养大,而是令其在村子里自行讨着生活,但对于王瘸子而言,这也算得上是再造之恩了。
所以,这些年来,王瘸子对于宋大夫一向是十分尊敬。
在他自己的努力下,家境越来越好的同时,也时常主动给宋大夫帮一些小忙。
“义川,帮我去关一下门,顺便守着别让其他人进来。”等其他人全部离开后,宋大夫对着王瘸子说道。
义川是他为王瘸子取的名,倒是很少向外人提及过。
王瘸子知道,宋大夫这是要试试那根乌骨的作用了。
“宋叔,那我便出门去守着。”王瘸子应道。
因为他心里有分寸,真君赠礼这样重要的东西,宋大夫肯定也不希望让其他人看到,自己当然不可能还傻愣愣的杵这里不走,那就多少有些不识好歹了。
对于他的自知之明,宋大夫笑着点了点头。
……
良久,周围的一切重归安宁。
宋儒海坐在乌木椅边,他把那截乌骨放于面前的乾坤桌上,然后随手拿起今天刚收的一颗寿珠,将其置于乌骨的手心之处。
奶白色的光芒爆发,一股令人如痴如醉的气息不断散发,寿珠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小。
宋儒海深吸一口气,这种感觉实在过于舒适,如同自己年迈的身躯都因此变得充满活力。
片刻后,那颗寿珠已然消耗殆尽。
而其引发的效果便是,乌骨最边上的那根趾骨,变成了奶白之色,与其他趾骨的乌黑色有着极大的反差。
这让宋儒海精神一振,他立刻将第二颗寿珠放到了乌骨的手心之上。
紧接着便是重复此前的效果,第三颗、第四颗、第五颗……
乌骨上的奶白之色也越来越多,宋儒海有一种预感,等这截乌骨通体变成奶白色时,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