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于氏又上门
“不敢去问,你就给我上山挖草药去,现在天气渐渐地热起来了,中暑的人也要多起来了。”
现在已经算是盛夏,地里也是正忙的时候,这种天气下劳作,还是很容易中暑晕倒的。
晕倒不能及时救治,也能造成生命危险,这还是有一定的风险的。
他得多备一点药材,以备不时之需。
“知道了,爷爷。”
其实不用羊老大夫多说,往年这个时候,羊老大夫都会带着他准备药材。
今年羊老大夫收了宋知奚当徒弟忙了起来,没有什么空闲的时候,现在羊途不用羊老大夫多吩咐,也知道自己上手开始准备。
“嗯。”
羊老大夫点点头,没有再多说一句话。
而这边宋知奚回到家后,在家里又见到了“不速之客。”
为什么说又呢,还不是因为老宋家的人一而再,再而三的上门找事情,以至于宋知奚现在看到老宋家的人就没有什么好心情。
下次老宋家的人再来,她能用扫帚把她们轰出去吗?
郑老秀才和于氏两个人作为娘家人和婆家人分别坐在上首位置,而吴老婆子站在郑老秀才身边,徐春莲这个长媳为了给于氏撑场面,也站在于氏身边。宋立宗和郑氏带着几个小的坐在下首。
见到于氏,宋家二房谁都没有什么好心情。
吴老婆子也不愿意多搭理于氏这个磋磨她闺女的老婆子。
在场的人只有郑老秀才能心平气和地面对于氏了。
其实于氏也不愿意来她这个已经分家出来的二儿子的家里,毕竟她对宋立宗一家人犯怵,她只要遇到他们,一般没有什么好事。
就前段时间,短短几天内,她接二连三的被村长和族老们训斥,甚至是被罚跪祠堂。
跪祠堂这么丢脸的事情,于氏能记他们一辈子。
“奶奶,你咋又来了?”
宋知奚放好自己的东西,对于氏没有多少好气的直接问。
“你个贱丫头,老娘的事是你能管的?”
如果说于氏讨厌宋立宗一家人,那么这其中她最讨厌的一定是宋知奚。
自从她打伤过宋知奚脑袋一次,宋知奚就和开了窍一样,性格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不能再任由她欺负。
如果不是因为现在的宋知奚性格强势,她早就把宋知书卖了,说不定宋立宗一家也不会摆脱她的掌控。
一想到这里,于氏就恨的牙痒痒。
她可以接受任何人脱离她的管控,但是就是宋立宗不行。
如果不是顾忌村长和族老们,她怎么可能会同意分家。
宋立宗就不配离开他,要不是她好心哺育大了宋立宗,宋立宗早就已经喂了山里的狼了。
“奶奶,我们已经分家了,而且你不要忘了村长和族老们怎么说的。”
都分家这么久了,这于氏还想拿着当初那副做派来使唤她们一家人,看来跪祠堂还是罚的轻了些。
“懒得理你。”
于氏听宋知奚拿村长和族老们压她,她内心本能是想骂宋知奚的,但是这一个多月来,她也反思了不少,让自己尽量控制住不要被宋知奚牵着鼻子走。
只要不顺着宋知奚的话走,她就不会被带到阴沟里。
还想炸她,以为她还是以前的于氏吗?
呦呵!
宋知奚一挑眉,暗道这于氏受罚后还长教训变聪明了,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奚丫头,我教你的你都忘了?”
郑老秀才看着宋知奚和于氏你来我往,担心最后于氏会斥责宋知奚目无尊长,就不痛不痒地骂了宋知奚一句,给宋知奚开脱,其实他一点也没有怪罪的意思。
这于氏一点也没有当长辈子的样子,还想让别人尊重她。
想得美。
“外公,我知错了。”
宋知奚嘴上虽然说着认错的话,嘴角上却挂起一抹灿烂的笑容,丝毫没有知道错了的意思。
“不知道亲家今天来是为了什么?”
郑老秀才颇为无奈地看了一眼宋知奚,这才侧头去问于氏今天的目的是什么。
他可不相信于氏是想念宋立宗这个儿子,巴巴地过来探望。
于氏和徐春莲一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目的。
“老秀才啊,你也知道,我虽然和这个二儿子分了家,但终究还是一家人……”
于氏叹了一口气,面上露出几分的犹疑和为难。
“我那小儿子马上就要考试了,可是分家之后,家里就没有什么银钱,就想着让老二给他弟弟救救急。”
于氏一想到他那小儿子有中举的可能性,脸上就有掩不住的笑容。
只要他儿子当了举人,宋立祖就可以说是一只脚迈进了官场。
二十出头的举人可不多见,说出去,她脸上也有面子。
而且她也可以说是半个官老太太了。
等当了官老太太,她就看村长和这些族老们该怎么在她面前蹦跶。
到时候,她可不会给他们什么好脸色,她一定要让他们求着和她道歉。
这可是她老宋家莫大的荣誉,所以虽然她不待见这个二儿子,还是强忍着嫌恶和宋立宗服软,求他帮帮他弟弟。
郑老秀才想了想宋立祖,对于宋立祖的学识他还是有所耳闻的。
听说在县学里也是可以拔得头筹者。
今年夏天的考试,宋立祖倒是可以去试试。
“这,老二和我闺女家里也不是很宽裕……”
虽然说郑老秀才很赞赏宋立祖的才学,但是他是站在他闺女和女婿这方的。
涉及到宋立宗一家人地利益,郑老秀才也不愿意退步。
所以,借钱不行。
“怎么就不宽裕了!分家的时候我可是给了不少银子,总不能两个月就花光了吧!”
于氏一听郑老秀才这话,就知道是他拒绝了她的请求。
这郑老秀才这个糟老头子,手伸那么长,还管到她儿子家里的事来了。
于氏气不打一处来,她都已经低三下四地求到宋立宗面前了,怎么可以拒绝她呢?
“可是老二一家也要生活的,最近大郎也开始读书了。”
羊老大夫听着于氏毫不客气的样子,也有些语气不好。
怎么,他闺女和女婿家里就不生活了?
就她那个小儿子是儿子,老二就不是她的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