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成咸鱼大佬搞种田 > 第128章 龙套王简

第128章 龙套王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她这般抬举秦三娘, 柳婆子笑道:“老奴知道你们表姐妹感情好。”

    段珍娘:“你还是不懂,我懒得同你说。”又道,“我把庄子里的账目清算后, 你们都同我去闵县, 那边要开始忙了, 得置办作坊铺子,有好多事呢。”

    柳婆子点头, “好, 就盼着跟在娘子身边, 这样多照看着些也放心。”顿了顿,问道,“续种的那几百斤要不要叫人剥籽出来?”

    段珍娘摆手,“不用管它们, 只要是晾晒干的就搁那儿,三娘会亲自处理,她有法子怎么剥籽出来。”

    柳婆子高兴道:“她若真有法子老奴得磕头跪了,剥籽这活儿可不好干,磨人。”

    段珍娘:“她说行,就准有法子。我待会儿还要去董蔡两家, 让他们收拾收拾,准备跟着我们去闵县。”

    柳婆子:“好, 老奴安排他们去把庄子里剩下的白叠子送到平康坊,请来的工人也一并结了工钱。”

    段珍娘点头, “你做事我甚放心。”

    把庄子里的事情大概安排妥当后, 段珍娘亲自走了一趟董蔡两家的家里。

    陶二娘可算把她盼来了,有很多话想问她,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

    段珍娘坐到凳子上, 董大郎送来一只火盆,她烤了烤手。

    “这会儿你们两家正由三妹领着指使五个村子的佃农给地下底肥,我们回来把种子的事情敲定后就要去闵县,应该就在这几日了。”

    陶二娘憋了憋,问:“他们去了那边可还习惯?”

    段珍娘失笑,“瞧你担心得跟什么似的,来回才一日的行程,又不是多远,再说那边有官府的人护着,还有贺家的护卫看着呢,他们不会出岔子。”

    陶二娘“哎哟”一声,董大郎颇有些兴奋,“现在已经在下底肥了?”

    段珍娘点头,“一千三百亩的底肥呢,得折腾一阵子了。”又道,“五个村子的地,四十七家佃农,以后都归你们和蔡家一并管了。”

    陶二娘又“哎哟”了一声,摆手道:“我可不敢管。”

    段珍娘被她夸张的表情逗笑了,“之前我们商量好了,你们两家一年各十二贯,老小都请,住处我们解决,每月米肉补贴,待稳定后再把娃送去私塾,他们允了,你们是什么意见,可说来听听。”

    陶二娘半信半疑,“一年十二贯呐?”

    段珍娘:“对十二贯。”

    陶二娘掰着指头算了算,暗搓搓道:“那咱们大郎应是可以娶媳妇儿了。”

    段珍娘笑道:“可以娶了。”

    董大郎颇觉不好意思,陶二娘爽快道:“这么好的东家上哪儿找去,咱们董家应是上辈子积了德。”

    段珍娘:“那你们就把家里要用的东西收拾收拾,到时候随我们一并去闵县,我还得去趟蔡家。”

    陶二娘高兴道:“好,就不耽搁段娘子了。”

    段珍娘没坐一会儿又去蔡家那边。

    听到狗吠声,蔡老婆子出来看情形,见到他们来了,蔡老婆子热情道:“原是段娘子来了!”

    段珍娘问:“这些日家里头可还好?”

    蔡老婆子:“好,今年有棉衣穿,不挨冻,还有粮食吃,也不挨饿,极好!”

    段珍娘同她进屋,蔡家大儿媳妇送来一个汤婆子,暖烘烘的,段珍娘接下了。

    她坐到长凳上,说道:“这几日我们就要回闵县,你们把需要的东西都收拾整理整理,到时候一并过去。”

    蔡大媳妇:“前些日就收拾得差不多了,都盼着一家子过去呢。”

    段珍娘笑了笑,把给他们两家的工钱和那边的情形粗粗讲了下,她们说当家的说了算,跟陶二娘他们一样都是高兴的。

    双方说了好一阵儿话,段珍娘才回了庄子。

    柳婆子把庄子里的所有事情做一个结算,段珍娘又赏了些钱银给庄子里的管事,这些日仆人们委实辛苦,叫他们买两头肥羊来宰杀犒劳一下。

    处理得差不多后,段家人才跟着回了城,去了一趟平康坊。

    那边有方氏盯着,各方面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段珍娘把庄子这边的账目一并交给她放着,这些账只是她跟秦宛如的私账,跟贺家无关。

    以后待她老娘进京了还要重新做一笔三家人的公账,目前三家的协议也没签订,等着方二娘过来把事情敲定。

    段珍娘看了下平康坊里的库存,应该处理不了几天了,对方氏说道:“姨母可莫要对外再接单子了,怕没货。”

    方氏:“早就没接了,把这些处理完也就差不多了。”

    段珍娘:“你们若是需要,自个儿留些好的起来,自己人可不能亏待了。”

    方氏笑道:“不急这一时,好的今年先卖出去,价格喜人,明年可就卖不上这样的价了。”又道,“续种留的那些不是还有好几百斤吗,那些也能用。”

    段珍娘:“那些在地里留的时日长,要差些,颜色也不漂亮,待三妹回来剥籽后,再低价处理给张家胡同的人们,我对门儿的向娘子问过我好多回。”

    方氏点头,“也可先让他们试试看好不好,若是觉得满意,明年说不准也会买了。”

    段珍娘边看边问:“祖母那儿缺的话就给她多送些去用。”

    方氏摆手,“今年够了。”

    段珍娘:“这些日就要劳烦姨母多操心了,东西处理完了麻烦你汇总做一份清算出来,我好同三妹分钱,让她赶紧给我弄剥籽的东西出来,要不然明年一千多亩的白叠子,那得剥到什么时候,想想就头大。”

    方氏笑呵呵道:“好。”

    段珍娘暗搓搓道:“等明年走上正轨,姻伯母多半顾不上府里的琐碎了,大娘说她定不会给我们拖后腿,咱们一帮子女人打天下,也能像男人那样顶半边天。”

    方氏乐道:“咱们家的姑娘个个都了不得,你们这般有拼劲儿,以后走出去个个都是有头有脸的。”

    段珍娘野心勃勃道:“三妹说了,以后还要成立商会,吸纳更多的商贾来做这份事业。”

    方氏笑眯眯地看着那张年轻的脸,愈发感觉自己老了。

    她们身上那股子生机勃勃是积极向上的,并用实际行动来展示自己的野心,而不是空口浮夸。

    可以说窦氏、段珍娘和秦宛如都是行动派,执行力都是非常不错的,一旦定下目标,便一步步朝前。

    三人也不是个个都那么厉害,总有一项短板。

    像窦氏,她出身将门,平时接触的都是上流圈子的人,见多识广,个性要强,思想并不迂腐刻板,反而欣赏性格独立的女性。

    她接受新奇事物的能力是极强的,也喜欢探寻新花样,这样的人跟商贾对阵洽谈是能压得住场子的。

    但你要她跟最底层那群人接触,就是鸡同鸭讲,因为身份上的优越不可能让她会转变观念用平等的态度去看待佃农和仆人。

    而秦宛如则跟她完全不一样,现代人讲究的是平等,不论是权贵还是普通百姓,她都能周旋厮混,男女老少通吃。

    再加上她擅察言观色,又擅攻心,拿去对付黎县令和佃农这些人物最容易收买人心,凝聚他们的力量。

    段珍娘则是执行的一把好手,只要把事情安排下去了,她总能办得井井有条,干净漂亮。

    但要她跟佃农他们打成一片,她又欠缺了点态度,放不下身段儿。

    要跟黎县令那群人打交道,又是商贾身份,思想层次要低些,上不上下不下,最适合接触的就是中间层次。

    三人各有所长,也各有短板,组合成一个团体配合就有意思多了。

    话说许久没见到那只飞出去的山雀,王简特意跑去贺家蹭了顿饭。

    贺亦岚向他炫耀自家崽子,王简居高临下瞧着摇篮里的婴儿,白白净净的,生得颇文秀,两条小腿盘着,时不时发出“啊喔”声。

    贺亦岚道:“你要不要抱一抱?”

    王简像见鬼似的摆手,仿若那白团子是烫手山芋,“不必了。”

    贺亦岚啐道:“瞧你这模样,又不烫手。”

    王简弯腰瞅了会儿,问:“可有取名?”

    贺亦岚:“取了,父亲取的,叫贺玥,小字东临。”

    王简“唔”了一声,贺亦岚调侃他,“今日怎么有闲情逸致来这儿了,莫不是连月子餐也要蹭?”

    王简:“……”

    月子餐就月子餐。

    现在秦大娘已经出了月子,不过餐饮方面还是挺讲究的,以清淡为主。

    这会儿她在窦氏那边,多半不用回来用饭。

    两个大男人坐在厢房里净手,贺亦岚打趣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小子醉翁之意不在酒。”

    王简斜睨他,“听说你贺家出了两座宅子?”

    贺点头,“是有这回事。”顿了顿,“我阿娘大约也跟着疯了,在闵县租下了一千多亩地种白叠子。”

    王简:“……”

    贺亦岚发牢骚道:“你说这帮女人干点什么不好,跑大老远去种地,不是疯了是什么?”

    王简憋了憋,露出奇怪的表情,“一千多亩庄稼地种白叠子?”

    贺亦岚:“对,看这势头,我家还要砸不少钱银进去。”

    王简:“……”

    贺亦岚继续道:“不仅如此,听说闵县的官府都掺和了进去,亲自引进白叠子,可见是要把场子做大的。”

    王简沉默了阵儿才问:“这是谁出的主意?”

    贺亦岚:“不知道。”又道,“我阿娘近些日两头跑,忙得不亦乐乎,连家都不打理了,拿给我媳妇儿掌权当家。”

    两人正说着,婢女送来晚膳,有蒸鱼、清炖乳鸽、冬笋、杂卤,还有一份炙羊肉等。

    贺亦岚发牢骚道:“我跟着大娘吃了一个多月的月子饭,人都瘦了一截。”

    王简失笑,“就这些你还瘦?”

    贺亦岚:“你看这些是人吃的吗,要么清蒸,要么炖煮,嘴都能淡出个鸟来。”

    王简半信半疑,他的口味已经够清淡了,结果把所有菜尝过后,露出一副无法直视的表情,甚至连那份炙羊肉都很奇怪。

    “你一个月都吃这些?”

    “对,跟着媳妇儿吃。”

    “你傻啊,自己不知道开小灶?”

    “她不允,说看到我吃会流哈喇子,不让我吃独食。”

    “……”

    “月子餐,宫里头的嬷嬷调配的,瘦身效果贼好,结果我媳妇儿没怎么瘦下来,我反倒瘦了一截。”

    “……”

    王简默默地夹起冬笋,质地脆嫩爽口,“以后我再也不来你家蹭饭了。”

    贺亦岚哭笑不得。

    王简继续道:“宫里头给产妇调配的膳食是为了尽快恢复身段儿供帝王取乐的,别什么都当宝一样。”

    贺亦岚发牢骚道:“大娘还觉得挺好,女郎到底是爱美的。”又道,“你过来就为蹭一顿月子餐?”

    王简搁下筷子,“你明知故问。”

    贺亦岚乐了,“一时半会儿是回不来的,在那边有好些事要做呢,听大娘说这会儿跟那些佃农在地里做底肥。”

    王简皱眉,“这么冷的天在地里头喝西北风不成?”

    贺亦岚:“人家乐意,比被你关在后宅有乐子。”

    王简:“你莫要激我。”

    贺亦岚:“嗐,我激你作甚,我是服我阿娘,三妹一文不投,还要占四成利呢。我贺家和段家各三成,结果她们一句废话没有,使劲往里头砸钱,你服不服?”

    王简乐了,“这生意我也愿意做。”

    贺亦岚摆手,“我是提醒你王三郎,那丫头鬼精得要命,你打她的主意,说不准被哄得连裤衩都不给你剩。”

    王简啐道:“你当我三岁小儿不成。”

    贺亦岚:“她那张破嘴,上上下下没有谁不喜欢的,且还是心甘情愿。”

    王简才不信这个邪。

    二人坐着说了许久,看天色不早了,他才回国公府,结果一回去就叫瑶娘给他备宵夜,说在贺家没吃饱。

    瑶娘笑道:“贺家不至于连饭也给不饱才是。”

    王简一边换便服,一边嫌弃道:“宫里头的嬷嬷给产妇调配的月子餐食,寡淡无比,难以下咽。”

    瑶娘解下他腰间的玉带,说道:“那倒也是,宫里头为了争宠都盼着产后尽快恢复身段儿好侍寝,调配的饮食自然以瘦身为主的。”

    王简乐道:“贺二郎说秦大娘没怎么瘦,他反倒瘦了。”

    瑶娘失笑,“郎君想吃什么宵夜,小厨房马上送来。”

    王简:“做碗馎饦就好。”

    瑶娘下去吩咐仆人去备馎饦。

    王简换了一身宽松的交领衣袍,稍后瑶娘进来,他似想起了什么,说道:“这么冷的天,在外头折腾必定是极冷的。”

    冷不防听到这话,瑶娘好奇问:“郎君说的是谁?”

    王简闭嘴不语。

    瑶娘一下子就猜到了,笑盈盈道:“郎君说的莫不是秦家的?”

    王简瞥了她一眼,没有吭声。

    瑶娘自顾说道:“能想着把花园里的白叠子引到庄稼地里去,可见那小娘子是个有心思的,这样的人,后宅关不住。”

    王简轻轻摩挲手掌,“我又没说要关她。”

    瑶娘:“那郎君去贺家,可知她这会儿在哪里?”

    王简默了默,答道:“跑去闵县了,一下子租了千多亩地种白叠子。”

    听到这话,瑶娘咂舌,“千多亩庄稼地全都种白叠子?”

    王简一时不知说什么好,“那滑头比她老子还精明,十成里她分文不投,就要占四成利,贺家还一个劲往里头砸钱银,仿佛她是聚宝盆似的。”

    瑶娘更是吃惊,“贺家乐意?”

    王简也觉得这事玄乎,“贺二郎说他老娘脱手了两座宅子砸进去,还得砸。”

    瑶娘:“……”

    王简继续道:“你是没瞧见她那小胳膊小腿儿的,走出去估计还有人会问她及笄没有,那么一丁点的滑头,胆子却大得要命,听说连闵县的官府都掺和进来了。”

    瑶娘:“……”

    王简:“什么时候我过去瞧瞧,那闵县的县令也真敢折腾,把千多亩庄稼地种成白叠子,不知得闹成什么样子。”

    瑶娘分析道:“这事多半因为贺家的成分在里头。”

    王简并不认同,“贺家毕竟没有权势。”又道,“这可是一件不小的事,当地官府必定会谨慎做决断。”

    不一会儿馎饦送来,王简净手后食用。

    殊不知他以为的混乱不过是瞎想,秦宛如敢忽悠,黎正也有胆子敢做。

    身为父母官,他是非常爱惜闵县的子民的,在他们给庄稼地下肥时,他也亲自去看过一回。

    当时秦宛如正拿着麦秆吸火晶柿子,同地里的佃农们插科打诨。

    瞧见黎正一行人过来,彩英忙上前拉了拉秦宛如的衣袖,小声提醒道:“小娘子,黎县令来了!”

    秦宛如回过头,立马把柿子塞进她手里,上前去接迎。

    黎正瞧见她的举动颇觉好笑,到底是年纪小的女儿家,有贪玩贪吃的小性子,再老气横秋都挡不了骨子里的活泼。

    秦宛如上前行礼,问道:“黎县令大驾光临,不知有何指教?”

    黎正笑道:“来瞧瞧,也学学怎么种白叠子。”

    秦宛如:“黎县令可莫要忽悠我。”

    黎正觉得她性情活泼,有些许趣味,说话也不端着,问:“方才见你拿着火晶柿子,可还有?”

    秦宛如愣了愣,“有!”

    当即命彩英去取来,一行人边走边谈起目前地里的情形。

    秦宛如说龙门村那边的地已经下好底肥了,还有两个村的没做完,三五几天应该就能做成。

    黎正问:“下好底肥就等着来年开春了吗?”

    秦宛如点头,“对,白叠子喜温,待开春气候升上去播种,不过在移栽前要先做营养钵,这样移栽的苗子才长得更稳健。”

    彩英把火晶柿子取了几个过来给众人,黎正拿麦秆戳破表皮吸里头的果肉,赞道:“还挺甜。”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还有一更~~

    王简:起初我是怎么都不信秦三娘有本事把我忽悠得连裤衩都不剩的。。。

    后来——

    众臣:王中书啊,牺牲你一人,幸福千万家!!

    秦致坤:女婿啊,朝廷真没钱了,要不你向你媳妇儿讨点?

    王简:岳丈啊,要不你向你闺女讨点?

    秦致坤:我拉不下这张老脸。

    王简:。。。

    秦致坤:我可以教你怎么去哄她的钱。。。

    王简:。。。。

    可拉到,我国公府除了这个爵位,其他全被她扒拉干净了。。。

    无商不奸,古人诚不欺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